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1)
2023(5449)
2022(4633)
2021(4030)
2020(3369)
2019(7271)
2018(7016)
2017(13137)
2016(7149)
2015(7866)
2014(7868)
2013(7935)
2012(7900)
2011(7558)
2010(7979)
2009(7474)
2008(7055)
2007(6461)
2006(6387)
2005(6067)
作者
(21601)
(18122)
(18103)
(17703)
(11672)
(8591)
(8184)
(6965)
(6895)
(6510)
(6448)
(6079)
(5983)
(5886)
(5816)
(5704)
(5399)
(5294)
(5256)
(4989)
(4869)
(4384)
(4334)
(4322)
(4192)
(4168)
(3953)
(3762)
(3719)
(3582)
学科
(55691)
经济(55654)
管理(17974)
地方(17375)
方法(13592)
(12827)
地方经济(12471)
数学(12124)
中国(12085)
数学方法(12015)
(10255)
(9501)
企业(9501)
业经(9052)
(8589)
(7549)
环境(6895)
经济学(6837)
(6453)
金融(6452)
(6368)
(6119)
(6082)
银行(6081)
农业(6058)
(5976)
(5945)
(5602)
产业(5373)
资源(5369)
机构
大学(109792)
学院(108493)
(56589)
经济(55438)
研究(44883)
管理(36238)
中国(34194)
理学(29695)
理学院(29233)
管理学(28668)
管理学院(28450)
(24847)
科学(24817)
(23536)
(22696)
研究所(20127)
中心(19957)
经济学(19001)
财经(18969)
(18908)
(16960)
经济学院(16657)
(16169)
师范(16082)
(16063)
北京(15370)
(14674)
(14650)
(14305)
财经大学(13684)
基金
项目(64176)
科学(51113)
基金(47352)
研究(46882)
(41001)
国家(40706)
科学基金(34653)
社会(32694)
社会科(31134)
社会科学(31129)
基金项目(24384)
(24227)
教育(20692)
自然(20600)
(20148)
自然科(20115)
自然科学(20110)
自然科学基金(19720)
资助(19503)
编号(17364)
(15489)
成果(14967)
重点(14805)
国家社会(14191)
(14018)
(13342)
课题(13274)
经济(13218)
发展(13093)
(12928)
期刊
(76026)
经济(76026)
研究(42805)
中国(24339)
(18506)
管理(16064)
学报(14336)
科学(14327)
(13522)
经济研究(13108)
(12739)
金融(12739)
大学(11156)
财经(10686)
学学(10336)
教育(10013)
技术(9902)
问题(9705)
(9451)
业经(9119)
农业(8562)
技术经济(7227)
统计(7041)
(6858)
世界(6402)
经济问题(6126)
国际(6070)
(5919)
经济管理(5685)
决策(5552)
共检索到19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安树伟  周文斌  
作为发展中大国的首都、具有强大产业功能的综合性特大城市,北京市经济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城市布局的“一极集中”,产业布局与资源禀赋不一致,郊区工业园区散而小等。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确定北京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十一五”时期经济布局必须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进行合理调整,最终将形成“一心—一环—两带—多点”的空间格局。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建军  戚剑光  
通过对江西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及其重要性分析,引出当前江西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融资难问题,并对江西民营经济融资渠道进行了简要的分析,重点分析了产生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结合江西省“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与重大发展机遇,提出了疏通江西民营经济融资渠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丹娅  苏墨  罗罡辉  
深圳市基本农田管理范围外存在大量零星破碎的耕地,管护十分困难,且易被违法侵占。通过耕地空间布局优化,确保规划期末行政区内耕地数量不少于耕地保有量,将保护与利用紧密结合,探索并建立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保护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丽拉  
在建立金融中心时,改变以往突出强调金融中心集聚效应的观念,引导金融机构适度扩散和科学布局,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建设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园区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上海、北京、广州与深圳等金融中心在进行金融产业空间布局、建立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外移外包业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不同金融中心和金融后台基地的建设必须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避免功能相似、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启仿  陈江龙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姚常成  宋冬林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其能否在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过程中促进公平效率更加统一,目前尚缺乏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本文使用融入了中间投入品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并基于由数字技术变革所引致的城际产业关联水平、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以及区际交易成本的参数变化,来识别数字经济重塑产业空间布局的微观机理。利用2011—2019年我国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宽带中国”的准自然实验等方法,本文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促进区域产业均衡发展的微观机理。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数字经济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城际产业关联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又在两者的交互作用下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均衡发展;第二,数字经济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特征不利于大城市的产业扩散,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空间布局的极化风险;第三,数字经济所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引导产业扩散,重塑均衡的产业分布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成至  金彩红  
世界城市是在高度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环境下,国际资本对世界经济进行控制和发挥影响的空间节点。世界城市的产生与1960-1970年代兴起的后工业革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后工业革命的内在要求形成了世界城市特定的产业布局和与之相应的圈层结构。概括说来,世界城市在产业布局上以国际金融业和相关的高品质服务行业为主,形成了从中心到边缘、由多种承载特定功能的集群组成的城市圈层布局。这种布局遵循功能原则,对城市中的各种产业进行有机组合,支撑着世界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枢纽地位。西方对世界城市圈层结构的规划设计,为中国建设自己的国际性城市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成德宁,侯伟丽,周立  
随着网络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世界经济正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制度壁垒和自然壁垒明显减少 ,产业空间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强 ,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聚集共存的趋势。那些以创新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形成有规律的集群 ,大城市中心区也将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银行、保险、管理咨询等生产者服务业高度集中的地区 ,成为协调全国乃至全球生产的信息和服务中心。根据产业空间演变的新趋势和我国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 ,作者提出了调整我国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方向和思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左连村  张小兰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粤港之间经济合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近年来,粤港两地在推动各自经济转型过程中和在产业定位及发展方向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协调之处,给两地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些挑战。文章分析了“十一五”期间粤港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在以后的粤港经济合作中广东应加强粤港合作中创新和香港应加强粤港经济合作中的应变的观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军  
一、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空间实体,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农业设施工程为主体,通过农业新品种的集中开发、引进和农业高新技术的集中投入,产生的一种融农业的精品生产、示范、带动、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农业组织形式。它与常规农业园或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最大的区别是对区域农村经济与农业具有示范、带动、辐射功能,因此在确定其空间布局时,我们以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莫菁洁  王晓东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物流节点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仓库等,是完整物流系统的依托和基础。本文分析了物流节点的空间布局原则,提出了构建物流节点空间框架的基本方法,为区域中心城市建立区域物流中心提供了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磊  张晓平  
21世纪之初,北京正由一个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其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都将对北京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空间布局为着眼点,分别运用功能分区的圈层划分方法和基于邮区尺度的重心计算方法,对近10年北京制造业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进行刻画,并且利用重心变动的分解分析对影响制造业布局的动力因素进行定量描述。研究表明,研究期内北京制造业的布局正在经历由城市功能拓展区向城市发展新区调整的过渡阶段;近10年间北京制造业的就业和企业分布重心都出现了向东偏移的趋势,但是南北方向有所不同:前者向东北偏移,后者向东南偏移。对北京制造业的就业重心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对就业重心偏移的贡献同样显著,推动就业重心向东北偏移。北京应继续深化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工业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工业;要继续引导产业转移,推动制造业"东移南扩"的布局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大都市区产业空间格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剑伟  
空间布局调整是南平市在新时期面临的巨大挑战,通过产业布局和人口布局调整,南平市将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福建省的经济推动区。空间布局的调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一系列的激励机制,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趋同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引入总部经济概念,通过将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分离可以促进不同空间的资源配置,有利于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业布局雷同和缓解产业间的同构无序竞争等问题。文章认为,在总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该从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探索总部经济竞争与合作机制、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三个方面着手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其科学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