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0)
2023(3934)
2022(3216)
2021(3198)
2020(2776)
2019(6718)
2018(6814)
2017(13558)
2016(7273)
2015(8413)
2014(8471)
2013(8210)
2012(7219)
2011(6520)
2010(6745)
2009(6192)
2008(6169)
2007(5403)
2006(4730)
2005(4312)
作者
(20974)
(17235)
(17124)
(16623)
(11221)
(8230)
(7814)
(6714)
(6520)
(6205)
(6031)
(5867)
(5668)
(5609)
(5348)
(5294)
(5282)
(5087)
(5031)
(4902)
(4325)
(4301)
(4276)
(4050)
(3902)
(3856)
(3848)
(3758)
(3539)
(3393)
学科
(31796)
经济(31772)
管理(20788)
(19777)
方法(18593)
(17287)
企业(17287)
数学(16908)
数学方法(16405)
(7378)
理论(6529)
中国(6426)
业经(6223)
(5821)
(5783)
(5628)
(5628)
贸易(5624)
(5479)
(4603)
银行(4598)
农业(4565)
(4565)
地方(4561)
(4526)
(4324)
技术(4241)
经营(4166)
教学(4133)
(4115)
机构
大学(103857)
学院(103523)
管理(42616)
(41322)
经济(40292)
理学(36979)
理学院(36634)
管理学(35637)
管理学院(35473)
研究(30833)
中国(24291)
(22145)
科学(19069)
(18079)
(15682)
(15431)
(15386)
业大(15165)
中心(14786)
财经(14481)
北京(14141)
研究所(13999)
(13091)
(12894)
(12721)
师范(12581)
经济学(12335)
农业(11982)
技术(11302)
(11286)
基金
项目(69174)
科学(54435)
基金(49844)
研究(49521)
(43431)
国家(43101)
科学基金(37488)
社会(30567)
社会科(29076)
社会科学(29064)
(27391)
基金项目(25517)
自然(25293)
自然科(24779)
自然科学(24776)
自然科学基金(24310)
教育(24099)
(23061)
资助(22465)
编号(20454)
成果(16208)
重点(15507)
(15203)
(14448)
课题(14236)
(14084)
创新(13479)
科研(13269)
教育部(13118)
大学(13074)
期刊
(46553)
经济(46553)
研究(27931)
中国(21330)
管理(16552)
学报(14344)
科学(13830)
(13814)
(13560)
教育(12423)
大学(11447)
技术(11279)
学学(10760)
农业(9117)
(8842)
金融(8842)
统计(7953)
业经(7458)
(7125)
财经(6949)
经济研究(6871)
决策(6514)
(5906)
技术经济(5864)
问题(5401)
(5183)
商业(4989)
科技(4645)
(4626)
图书(4616)
共检索到15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仁华  
对医院承包经营制一般认为有两个层次,即所谓“两级承包”。第一层次是医院作为经营主体,对全民所有权的代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实行承包经营;第二层次是医院内部各科室或班组集体对医院行政首长实行承包。我们认为,从两权分离的角度来考察,只有第一层次才是确切意义上的承包经营;而医院和科室之间一般不存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第二层次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进学  凌谟良  
承包经营为医疗卫生行业增添了生机、活力,医疗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活泼、繁荣。事实雄辩地证明:医院不仅可以,而且必须实行承包经营体制,因为承包经营责任制能够有效地调动经营者和职工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收益,发展事业,造福人民。在探索承包经营的过程中,各单位创造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发展尚不平衡。为及时总结经验,有效地指导全行业的承包经营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避免走弯路,减少影响和损失,笔者建议:各级卫生部门有必要对已实行承包经营的医院的承包经营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确认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仁华  
作者仁华同志首先从多方面论述了医院承包经营是势所必然;接着作者着重对医院承包经营的内外环境亟待改善作了颇有新意的闸述: 第一,目前无论是全民医院还是集体医院,财产所有权关系都相当模糊; 第二,对医院承包经营人来说,应为各承包者提供大体均等的基础条件,而目前相差甚远; 第三,价格体系和劳动人事制度严重地制约着医院承包经营制; 第四,医院承包经营目前基数的确定方式,难免有“鞭行快牛”的现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金福  刘耀东  
承包经营做为一个成功的经验,近几年被卫生部门所引入,并在一部分单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对扭转医院亏损,消除大锅饭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受卫生部门特殊性的影响,承包所具有的吸引力将会逐渐减弱,而弊端则会越来越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伍振军  张云华  孔祥智  
文章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括为M、M-、S+和S四种主要模式,并构造了交易费用函数,计算出四种模式中农户、用地主体的交易费用。文章进一步比较了四种模式中的政府主体行为,及其与农户、用地主体交易费用的关系,结论是政府主体行为对农户、用地主体交易费用有直接影响。文章最后提出了降低农户与用地主体交易费用的建议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闫岩  李放  唐焱  
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改革探索目前正在国内一些地区展开,各地采取了不同的置换模式。通过梳理国内现有的置换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几点启示:置换办法的设定应因地制宜,置换范围和对象应明确;分批置换,利用承包地收益缓解财政压力;置换社保的标准保证与城镇社保一致;置换的社保项目应向城镇看齐;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进行置换;政府在置换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应配套公共服务政策。以此为这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晓峰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试点政策,将进一步提高农民拥有的资产存量,提高农业经营效率以及农民收入,从而带动农民消费和农业投资。以建立地方政府流转服务中心为基础,从土地承包规模大小出发,设计了不同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融资方式和方法(土地银行、土地信托),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融资运作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启宇  
本文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长久流转"模式的内涵、法律依据、积极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长久流转"模式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实行,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农民意愿,建立科学合理的"长久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帮助农民"长久流转费"保值增值,警惕工商资本剥夺农民,保障农民的农地承包经营成员权和转入方的合法利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发超  
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科学合理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是实现该目标的关键。采用系统分析和案例对比的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典型区域流转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尝试构建了"土地市场+土地银行"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并阐述了其在推动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化制度上的支撑和保障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给予了农户自主选择的权力,为承包经营大户解决了资金问题;政府的监管降低流转后产权利益纠纷风险。研究结果为政府制定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业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下简称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模式进行流转有其经济上和实践当中的合理化基础,同时,经营权的流转也是推动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需要,还是促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最优化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进程。经营权流转对于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的经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省莱西市经营权流转采用自愿、等价、规模化的原则,取得了流转成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其模式的调查分析,了解实现经营权流转途径和制度方法,将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土地生产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琳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现象的增多,以及国家征地、拆迁等现象的增加,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而产生的法律纠纷,更是屡见不鲜,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纠纷争议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效力不明,当前我国学界对农村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性质与效力的认识还存在分歧。本文首先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基本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进而分析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性质及其效力,在此基础上,以《物权法》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状况及登记的基本效力情况,最后提出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效力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业松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下简称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流转模式进行流转有其经济上和实践当中的合理化基础,同时,经营权的流转也是推动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需要,还是促使土地利用效率达到最优化的需求,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进程。经营权流转对于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的经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东省莱西市经营权流转采用自愿、等价、规模化的原则,取得了流转成效,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对其模式的调查分析,了解实现经营权流转途径和制度方法,将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土地生产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章蓉  王欢欢  
本文结合实地调查、相关法律法规讨论,通过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我国东部、西部农村发展的差异,探讨了我国目前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以及相应的操作模式所产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贷款抵押物能起到信用增级、防范风险的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农户信贷的违约率和农信社的监督成本。其中,"明溪模式"和"同心模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各有所长,前者更适合于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需求,后者更适合于普通农户的微金融需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耿  雷司雨  
我国推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物融资的农地金融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融资模式下银行对抵押物价值要求过高,农户信用风险难控,成为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的重要瓶颈。本文提出建立村级合作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融资模式创新,通过构建不同融资模式下,农户、银行和合作组织的预期收益模型,对比分析合作组织介入前后,贷款方对抵押物的价值要求,并探索银行与合作组织合作提供贷款时,最优的融资方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国平  蔡伟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农民开发经营集体土地等新土地管理政策。伴随着农村土地经营权制度改革的推进,为金融机构开办以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创新,破解农户贷款缺乏抵押物难题提供了可能。本文以荆门市为案例,分析当前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存在的困难,并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做初步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