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5)
2023(6506)
2022(4902)
2021(4503)
2020(3585)
2019(8261)
2018(8868)
2017(16730)
2016(9012)
2015(10030)
2014(10186)
2013(9665)
2012(8497)
2011(7570)
2010(7855)
2009(7213)
2008(7225)
2007(6241)
2006(6062)
2005(5543)
作者
(23751)
(19774)
(19629)
(19085)
(12701)
(9343)
(9221)
(7670)
(7535)
(7113)
(6983)
(6639)
(6542)
(6425)
(6124)
(6093)
(5853)
(5819)
(5723)
(5704)
(5196)
(4800)
(4751)
(4556)
(4501)
(4481)
(4439)
(4365)
(4098)
(3910)
学科
(33570)
经济(33422)
(23376)
管理(22477)
(17266)
企业(17266)
中国(14282)
(12075)
业经(11900)
(11897)
方法(9963)
(8609)
(8309)
地方(7767)
理论(7684)
工作(7287)
农业(7286)
服务(7083)
(6831)
(6826)
银行(6823)
体制(6737)
(6606)
(6389)
数学(6297)
数学方法(6237)
(6163)
(6111)
金融(6110)
发展(5670)
机构
大学(118223)
学院(116140)
(48169)
经济(46811)
研究(43660)
管理(42523)
理学(35241)
理学院(34826)
管理学(34232)
管理学院(33981)
中国(33502)
(26102)
(25084)
科学(24570)
(21937)
(20183)
中心(19641)
研究所(19369)
(18338)
财经(18155)
(17807)
师范(17676)
北京(16927)
(16421)
(15720)
(15613)
(14964)
经济学(14740)
业大(14510)
师范大学(14305)
基金
项目(73197)
研究(58222)
科学(57583)
基金(51597)
(44160)
国家(43712)
社会(39004)
科学基金(37308)
社会科(35661)
社会科学(35643)
(28325)
基金项目(26713)
教育(26385)
编号(25184)
(23502)
成果(22532)
自然(20941)
自然科(20459)
自然科学(20455)
自然科学基金(20117)
资助(19383)
课题(17471)
重点(16577)
(16517)
(16004)
国家社会(15925)
项目编号(15617)
(15158)
(14831)
(14823)
期刊
(64838)
经济(64838)
研究(40904)
中国(34359)
(19916)
教育(19824)
(18181)
管理(16984)
学报(16822)
科学(15343)
大学(13600)
(13381)
金融(13381)
学学(11963)
农业(11439)
图书(10993)
经济研究(9980)
业经(9890)
技术(9772)
财经(9478)
(8345)
书馆(8311)
图书馆(8311)
问题(8175)
(6424)
(6312)
(6229)
论坛(6229)
改革(5962)
(5962)
共检索到20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月应,周爱民,王庆林,葛亚明  
我院从2000年以来,全面地推行了后勤服务社会化,有效地克服了医院后勤保障体制中的诸多弊端,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明显的效益。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医院后勤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鸣  
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中,笔者认为,理顺医院与后勤服务实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加速产权制度改革,对推动后勤服务改制转型,完善医院后勤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加速产权制度改革对医院后勤改革的现实意义 (1)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澄清各方对后勤改革的思想认识。在改革的进程中,不少医院面对改革的巨大压力和紧迫形势,以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作为突破口,进行人员划分,成立机构,再制定一些经济制约措施,将后勤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伟  
后勤服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支持系统。随着各项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提高医院综合效益,与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相辅相成,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日益成为各级医疗机构关注的焦点。医院后勤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封闭的对内服务体系存在许多弊端,严重地挫伤了后勤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使后勤服务缺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冯世生  
随着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也在不断寻求改革、发展的新路子,特别是近年来医院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改变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封闭、落后、低效、“小而全”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代之以开放、先进、高效的社会化、专业化的新模式,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医院管理者“后勤滞后”的难题。 1.医院后勤基本现状 大多数医院在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行了几十年,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小而全”封闭式供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丽杰,王丽梅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医院后勤改革的步伐也正在进一步的加快。后勤保障系统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影响着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医疗卫生工作时也指出:“医院后勤服务要逐步实行社会化。”就是说凡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保障,都应交由社会去办,也可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鹏举,孙淑玉,盛卫星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医院后勤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目的就是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1 现行医院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行管理模式是在计划经济摇篮中所派生出来的。后勤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工作上相互推诿。在管理上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没有长远的计划与规划。在人事管理方面,没有很好地贯彻人尽其能的原则,许多医院都存在着后勤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人员复杂、难管理的问题。在奖金分配问题上,没有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奖金的分配更是平均主义的大锅饭。人的积极性、创造性被扼杀了,人浮于事,得过且过的现象充斥着不少医院的后勤服务部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国平,殷胜国,魏秀卿,高广华  
1 管理模式的转换是医院后勤改革的突破口 (1)新门诊楼为单位全方位引进物业管理。1998年底,医院新门诊大楼落成,该楼是天津市目前具有国内一流医疗设施和技术装备,具有良好就医环境和就医条件的现代化门诊大楼。医院决定将全楼的保洁、保安工作和部分维修工作及电梯、急症导诊等服务工作委托给楼宇物业管理公司,引进了社会竞争机制。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效果明显,不但得到天津市人民的首肯,也成为启动我院后勤改革的“催化剂”。(2)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搞好综合治理。物业管理为医院带来了新的气象,但“请进来”并非长久之策,工务科主动请缨,提出改革建议,决心向改革要效益。该科是后勤的关键科室之一,工人占全处的一半左右,改革成功与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铁柱,赵艳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傅莉评  
为了加快我院后勤工作改革的步伐,逐步实现医院后勤服务的社会化,依据医院经营管理和经济分配的基本要求,结合医院后勤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遵循将后勤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相分离的思想原则,从2002年起在医院内部对后勤服务工作进行了模拟市场方式运作的探索,后勤部门开始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脱离母体的试点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水长,周学山,史晓川  
国务院体改办等8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凡社会能有效提供的后勤保障,都应逐步交由社会去办,也可通过医院联合,组建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集团。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将本应由社会承担的责任从医院分离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俊华  
随着国家卫生体制的改革,全国很多大、中型医院后勤服务进行了社会化改革。我院是国家卫生部批准的湖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在10年前也有着一支庞大的后勤服务队伍。医院后勤通过10年循序渐进的改革,目前,基本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文杰  
组织是管理实践的载体 ,管理实践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为依托。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要以能否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组织结构的选择必须适应组织的不同战略、组织的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环境和技术发展的实际。有效的组织结构选择对增强各类经济组织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是至关重要的。现时代 ,制造业选用网络型组织结构极富生命力 ,同样 ,在我国高等教育后勤服务社会化中也可加以借鉴 ,使高校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缓解发展中的矛盾 ,提高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尤玉军  
加强高校后勤监管是保证高校后勤改革方向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保证。高校作为后勤监管的主体应发挥决策者、执行者、协调者、引导者、公益性保证者的作用、应加强后勤监管的机制建设、高校后勤监管制度体系建设,以及加强"四位一体"的高校后勤监管体系建设。同时,要增强高校后勤监管的有效性:校园后勤市场体系建设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理顺甲、乙方关系是实现有效监管的重要条件,实施科学的监管方式是实现有效监管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