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15)
- 2023(4630)
- 2022(4279)
- 2021(3844)
- 2020(3561)
- 2019(8617)
- 2018(8560)
- 2017(16912)
- 2016(9370)
- 2015(10845)
- 2014(11185)
- 2013(11399)
- 2012(10835)
- 2011(9777)
- 2010(10004)
- 2009(9419)
- 2008(9769)
- 2007(9083)
- 2006(7617)
- 2005(6840)
- 学科
- 济(42186)
- 经济(42148)
- 管理(26957)
- 业(25835)
- 方法(22983)
- 数学(20810)
- 数学方法(20662)
- 企(20389)
- 企业(20389)
- 财(11562)
- 农(11469)
- 中国(9514)
- 学(8785)
- 贸(8216)
- 贸易(8216)
- 易(7964)
- 地方(7910)
- 制(7636)
- 务(7565)
- 财务(7548)
- 财务管理(7521)
- 农业(7469)
- 业经(7376)
- 企业财务(7107)
- 银(6732)
- 银行(6712)
- 和(6570)
- 行(6231)
- 融(6223)
- 金融(6221)
- 机构
- 大学(143465)
- 学院(141759)
- 济(59883)
- 经济(58461)
- 管理(54353)
- 研究(47089)
- 理学(46325)
- 理学院(45793)
- 管理学(45019)
- 管理学院(44742)
- 中国(36400)
- 京(30308)
- 科学(29752)
- 财(27909)
- 农(27522)
- 所(25165)
- 业大(22858)
- 研究所(22811)
- 中心(22619)
- 江(22375)
- 财经(22107)
- 农业(21986)
- 经(19888)
- 北京(19124)
- 经济学(18868)
- 范(17820)
- 师范(17636)
- 州(17549)
- 经济学院(17254)
- 院(16291)
- 基金
- 项目(90782)
- 科学(69890)
- 研究(65063)
- 基金(64855)
- 家(56502)
- 国家(56034)
- 科学基金(46917)
- 社会(39801)
- 社会科(37668)
- 社会科学(37651)
- 省(35847)
- 基金项目(34720)
- 自然(30716)
- 划(30268)
- 教育(30108)
- 自然科(29883)
- 自然科学(29871)
- 自然科学基金(29344)
- 编号(27240)
- 资助(27212)
- 成果(22301)
- 重点(20652)
- 部(20572)
- 发(19566)
- 课题(18454)
- 创(18419)
- 科研(17958)
- 教育部(17299)
- 创新(17283)
- 计划(17142)
共检索到207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春平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的实施,使医院的财务、会计制度更能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的发展。但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新制度”中净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实际净资产。 1 净资产的概念 医院净资产是医院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余额,它是医院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所有债权减负债的资产总额的反映,它表明医院目前的资本规模和经济实力,反映了医院拥有的资产总量及尚未分配的结余,是财务考核的重要指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莉 曲松涛 于晓萍 杜乐勋
依据2000年和2005年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编制的卫生部门财务决算汇总表,测算衡量评价卫生部门所属公立医院的净资产增值率,试图进一步深入讨论《中国会计报》记者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净资产分析 增值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金玲 全龙江 毛文 戴秀兰
医院净资产是由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财政专项补助结余、待分配结余等组成,它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是财务考核的重要指标,也是政府、医院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进行相关决策的基本依据。《医院财务制度》对净资产的界定及分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规范医
关键词:
净资产 局限性 管理对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召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中,最值得引起思考的是会计理念的转变:即由收入费用观到资产负债观的转变。资产负债观是指以资产、负债概念为基础和核心,将会计看成一种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手段,通过定期和经常的估价来计量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从而确认企业的整体价值。资产负债观着眼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确认和计量,并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渝
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有关净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规定仍然比较保守,着重强调的是“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管理原则,将医院的净资产按用途严格划分为:“事业基金、专用基金、固定基金、财政专项补助结余等”,强调净资产与资产存在形式的对应关系,并规定了各类净资产的使用和核算原则。从核算过程和结果来看,这些规定已显得陈旧和落后且不能准确地反映医院新的经济事项,主要存在以下3方面的局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罗治民 胡颖乐 祝晓明
医院净资产是开展医疗、教学、科研活动的物资基础,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客观反映了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力度以及医院自身的运营结果。全面、准确核算医院净资产对加强单位内部运营管理、提升服务效率及效果,为国家层面制定科学的补偿机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政府会计标准体系下的医院净资产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旧制度中医院净资产核算的主要变化、净资产与预算结余的关系、净资产的期末结转,最后,以同济医院为例,探讨了净资产核算的科目设置总体思路与具体内容。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 净资产 医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骆国城
一、权益法计量长期股权投资规制要点分析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计量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类。《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8条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后续计量,即应按持股比例调整其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净资产变动份额。运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需遵循的规制内容可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增亮 陈红梅 赵景峰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关于"结转和结余管理"的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调整了净资产项目的组成,增加了科目"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相应调整了净资产要素的会计科目。为帮助事业单位广大财会人员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净资产要素的内容及各科目之间的关系,文章在详细介绍事业单位净资产要素内容与分类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学习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分析了"结转"与"结余"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不同的"结转"和"结余"与各项"基金"间的关系。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净资产 结转结余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立晟 王博
本文运用63个国家1970~2007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各国对外净资产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会极大地影响一国对外净资产水平。发展中国家在融入金融一体化的过程中,倾向于吸收长期资本;然而,较低的金融发展水平又导致资本从发展中国家回流至发达国家,金融发展相对滞后是中国对外净资产异常增长的主要原因。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晓艳 戚悦 陈素波
<正>新发展阶段,净资产收益率成为央企主要经营指标有其必然性。该指标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企业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一、央企净资产收益率现状1.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央企加快落实改革举措,效益有所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呈现上升态势(见图1)。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林钢 孙富山
一、问题的提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是指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负债及或有负债公允价值后的余额。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吕淑娟
文章通过对卫生事业单位内部医院与其他单位净资产的管理、核算的对比研究,找出执行不同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管理和核算净资产的异同。发挥净资产在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医院 净资产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奇霖
中国对外金融资产近十年来迅速膨胀,从2004年的9291亿美元增长至6.4万亿美元,十年扩大近六倍,其中2014年末仅外汇储备就高达3.8万亿美元,占比为59%。与此同时,对外金融净资产亦从2004年的2764亿美元迅速增长至2014年的1.8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拥有3万亿美元对外金融净资产的日本。尽管对外金融净资产的多少并不等同于金融实力强弱,但对外金融净资产的多寡还是能反映一国是否具备较强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沛勣 薛爽 李志刚
并购业绩承诺是我国并购交易中的一项特有安排,其在并购定价中的作用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信号理论,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为样本,将并购总溢价分为未确认净资产价值和已确认净资产溢价两部分,研究并购业绩承诺对这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并购业绩承诺对两个溢价都有正向影响,且其对被并方未确认净资产价值的影响要大于其对已确认净资产溢价的影响。业绩承诺产生上述影响的原因在于其传递了有关被并方未来业绩的积极信号。当主并方对信号的需求更强(如被并方盈利能力较差或并购为非关联交易)时、或信号本身强度更大(如承诺额为“扣非净利润”而非“净利润”)时,并购业绩承诺对两类溢价影响的差异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主并方为业绩承诺支付溢价的行为是理性的。文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并购定价机制和溢价来源,为实践中通过合理利用业绩承诺提高并购效益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