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29)
- 2023(10570)
- 2022(8945)
- 2021(8214)
- 2020(6742)
- 2019(14843)
- 2018(14366)
- 2017(27500)
- 2016(13846)
- 2015(15048)
- 2014(14164)
- 2013(13529)
- 2012(11964)
- 2011(10537)
- 2010(10775)
- 2009(10257)
- 2008(8928)
- 2007(7545)
- 2006(6687)
- 2005(6015)
- 学科
- 济(45442)
- 经济(45382)
- 业(42970)
- 管理(40325)
- 企(33498)
- 企业(33498)
- 融(25914)
- 金融(25913)
- 银(23721)
- 银行(23716)
- 行(23008)
- 中国(21224)
- 方法(17349)
- 财(16098)
- 农(15141)
- 制(15044)
- 数学(14677)
- 数学方法(14497)
- 业经(13132)
- 贸(11427)
- 贸易(11416)
- 地方(11274)
- 易(11203)
- 中国金融(11115)
- 务(10963)
- 财务(10936)
- 财务管理(10913)
- 企业财务(10408)
- 农业(10362)
- 理论(8911)
- 机构
- 学院(176538)
- 大学(174007)
- 济(73294)
- 经济(71586)
- 管理(70218)
- 理学(60415)
- 理学院(59870)
- 管理学(58865)
- 管理学院(58560)
- 研究(54616)
- 中国(49543)
- 财(36184)
- 京(34679)
- 科学(30179)
- 中心(29069)
- 财经(28721)
- 经(26175)
- 江(25850)
- 所(25124)
- 农(25027)
- 经济学(23127)
- 业大(22609)
- 研究所(22521)
- 范(21991)
- 师范(21776)
- 州(21737)
- 财经大学(21641)
- 北京(21255)
- 经济学院(20993)
- 融(20154)
- 基金
- 项目(122185)
- 科学(97573)
- 研究(94134)
- 基金(89456)
- 家(77352)
- 国家(76274)
- 科学基金(66657)
- 社会(62185)
- 社会科(58968)
- 社会科学(58951)
- 省(47948)
- 基金项目(47195)
- 教育(42090)
- 自然(40491)
- 自然科(39573)
- 自然科学(39563)
- 编号(39376)
- 划(39254)
- 自然科学基金(38876)
- 资助(34838)
- 成果(31678)
- 重点(27052)
- 创(27008)
- 发(26927)
- 部(26423)
- 国家社会(26314)
- 课题(25607)
- 制(25354)
- 项目编号(25249)
- 创新(25086)
共检索到269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豪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是医防融合服务供给的重要基础,研究采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考察了有偿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公众就医行为与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从医疗服务利用来看,有偿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促进了其医疗服务利用行为,且对门诊行为的改善效果强于住院;从医疗费用来看,参与有偿签约明显降低了居民医疗自付费用。从基层首诊行为来看,有偿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有效规范了居民的住院行为,使其首选在基层就诊,但对门诊无明显改善效果。从影响机制来看,医疗服务满意度在有偿签约服务对住院行为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而未影响门诊行为。从医疗资源可及性来看,门诊与住院就医距离均正向调节了有偿签约服务对医疗自付费用的影响,对基层首诊行为的影响中仅发现住院就医距离的负向调节效应。基于此,建议要依托有偿型签约服务提升医疗服务利用水平,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有偿签约纳入医保,进一步降低患者自付费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与公众满意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殷涛 关梦然 尹德卢 鄂啟顺 陈博文
以全国各省(区、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筹资支付方式的政策制定情况为研究内容,综合分析32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筹资渠道和支付。只有少数省份规定了签约服务经费"不纳入绩效工资和其他应得的奖补经费总额",大多省份签约服务经费仍按原有绩效分配制度执行。少数省份对经费提出了具体的比例。各地签约服务筹资支付方式逐步建立,但各部门政策改革力度和协同性仍有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筹资支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大平 赵东辉 任静 付晓光 程念
目的:总结提炼现阶段医保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典型模式,为规范该项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政策回顾、面上调查、典型调查。结果:现阶段主要存在6种医保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典型模式,分别是支持签约服务费、医保打包付费、签约对象报销优惠、不签约不报销、医联体和医共体医保结余用于签约服务人员奖励、将转诊后大型医疗检查等费用额度交给签约团队所在首诊基层机构。结论:医保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支持已形成一些模式,但总体上尚缺乏体制机制性设计,下一步有待以医保打包付费为主要支持模式,建立实体性和程序性机制,并完善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蛟灵 邱宝华 梁鸿 葛敏 江萍 朱敏杰 刘姗姗 张宜民
目的:通过对居民感受最为直观的医疗费用个人现金支出的分析,探讨签约对缓解居民医疗负担的成效。方法:依托问卷跟踪调查采集上海市协同改革试点长宁区居民数据,通过签约与未签约居民的医疗费用比较、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签约对医疗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签约居民医疗费用高于未签约居民,但是在纳入年龄结构与疾病特征后差异消失;模型检验结果显示2016年签约居民医疗费用低于未签约居民593.6元,而在2013年签约居民费用仍然高于未签约居民;在认知、行为与慢病服务三大作用机制中,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点知晓、就诊医疗机构选择是家庭医生影响个人医疗费用的重要因素,慢病服务还未发挥作用。结论:年龄与疾病结构导致了签约居民个人现金支出高的假象,随着时间推移签约对医疗费用的抑制作用已初显成效。而依托家庭医生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医疗费用的管控有赖于有效的健康管理,这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关键词:
家庭医生 居民 签约 个人现金卫生支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本刊通讯员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升年工作为抓手,推进签约工作向纵深推进,突显"六个更"。一是服务覆盖面更广。截至目前,全市签约率达38.8%,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0.8%,特殊人群签约率达95.38%。二是服务内容更全。对行动不便的签约对象提供45种上门服务项目,对4类签约对象可提供家庭病床服务;明确家庭医生
关键词: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家庭医生工作室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艳春 秦江梅 张丽芳 林春梅
目的:梳理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激励机制,分析存在问题,并基于英国质量与产出框架(QOF)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通过专题小组座谈和深入访谈了解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及基层医务人员对签约服务激励机制的认识与反应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基层医务人员的签约服务绩效考核、分配与满意度。结果:仅有40.9%的基层医生认为收入中有签约服务费;而英国基于政府税收的国家卫生服务为QOF的实施提供了单一且稳定的筹资来源。81.8%的基层医生反映薪酬小于付出,薪酬满意度较低;英国QOF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医生的积极性与卫生服务效率。基层医生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贾梦 管雪帆 孟禹呈 邓淏晏 路海英 王芳
目的:分析我国现阶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政策发布、收费标准、筹资渠道及落实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问卷对全国282个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结果:241个城市已出台明确签约服务费标准及筹资比例的政策文件,147个城市签约服务费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地现执行签约服务费标准范围为5~150元(人·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个人缴费筹资占比分别为41%、39%和20%。结论:我国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已初步建立,针对现阶段筹资水平不高、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应在签约服务包基础上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明确付费方式,进一步探索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动的门诊按人头付费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大平 张植晟 崔雅茹 王海英 陈远红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也是新形势下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家庭医生团队既是人群健康的守门人,也应是人群医药费用的守门人。河北省黄骅市、上海长宁和北京方庄等地区对家庭医生控费进行探索,已初步形成一些做法并取得成效,如签约人群医药费用降低,医保基金支出节省。但由于家庭医生与医保联动不够理想,其作为医药费用守门人的职能尚未充分发挥。下一步应向家庭医生团队赋能,并健全完善相关支撑机制,使其更好地担负起医药费用守门人职能。
关键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药费用 医保控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黎雯 易付良 肖立玲 陈艾玲 李杰 田子伊
通过随机抽取南充市三区居民50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四川省南充市居民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现况、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意见,为南充市家庭医生式服务推进提供引导。文章认为南充市居民签约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影响居民签约的因素较多,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居民对家庭医生式服务费用、医师的医术水平是较为重要的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佟佳玉 孙海波 陈宏 李忠原 郭通 邱永强 胡亚凡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形势下,社区家庭医生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出来。文章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社区签约家庭医生发展建设情况来分析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现状和特点,探讨社区家庭医生服务的存在问题和缺陷,并提出建设性对策。
关键词:
医院 社区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齐齐哈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斌 朱兆芳 陈佳鹏 陈芝芳 刘倩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贫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效果,为推进贫困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对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慢病患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进展、管理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健康扶贫促进贫困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快速覆盖,签约率达92.39%,重点慢病患者签约率为96.95%。贫困重点慢病患者管理逐步规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与血压、血糖控制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0.754)。贫困慢病患者门诊自付医疗费用明显减轻。结论:贫困地区全科医生短缺成为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瓶颈,建议加快全科医生培养,并借助医共体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的服务能力;结合慢病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慢病全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拓展签约服务费的筹资渠道,逐步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涵。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家庭医生签约 健康扶贫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世长 吴爽 李晨辉 朱雅俊 任迎 王乙 许亮文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也是协同推进分级诊疗的重要抓手。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概念界定,并运用米切尔评分法对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划分。探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居民等利益相关者的不同利益诉求,继而对签约服务制度中不同角色特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损益分析,探究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以此针对主要利益相关者提出相关政策及建议,旨在全面推进和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延伸和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孟利 关志强
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南疆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在贫困疾病恶性循环理论框架基础之上,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可及性,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推动贫困地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的健康运行提供依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连杰 徐湖洋 罗利 房圆晨 陈旭东 梁靖
作为医养结合制度优势向实际效能转化的重要抓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整合医疗康复与养老护理,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兼具综合性与连续性的健康养老服务。实际中,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可分为基础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较于基础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健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综合性的关键。但是,考虑医养结合服务连续性的提升,则需要解决是否选择个性化服务情景下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续约难”。本文采用演化博弈论,解析续约时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收益,并研究家庭医生与老年人的续约策略选择问题。结果表明:提高家庭医生续约后的收益、降低双方在服务过程中的利益侵占,是解决家庭医生“续约难”、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连续性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邹思梅 张新生 罗达欣 严红
目的:构建深圳市家庭医生式(上门)服务项目成本核算模块,对已经开展的服务项目进行成本核算,以期为政府合理制定上门服务价格、完善补偿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模块化理论为指导,结合文献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焦点观察方法获取家庭医生式服务的基本情况劳务与物质消耗,通过计算标准人力成本与标准交通成本核算家庭医生式服务项目成本。结果:深圳提供上门服务的医师单位时间人力成本为1.683元/分钟,护士为1.497元/分钟,康复师为1.574元/分钟。结论:各项上门服务项目的成本均远高于现行收费价格,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的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