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8)
2023(8060)
2022(6899)
2021(6423)
2020(5273)
2019(11588)
2018(11665)
2017(21612)
2016(12195)
2015(13887)
2014(14375)
2013(13680)
2012(12832)
2011(11582)
2010(12003)
2009(11377)
2008(11734)
2007(11043)
2006(9883)
2005(9328)
作者
(35108)
(29156)
(29147)
(27997)
(18595)
(14077)
(13521)
(11244)
(11116)
(10939)
(10062)
(9967)
(9523)
(9367)
(9353)
(8853)
(8836)
(8784)
(8648)
(8480)
(7587)
(7158)
(7100)
(6885)
(6831)
(6738)
(6589)
(6470)
(5971)
(5837)
学科
管理(44537)
(42714)
经济(42620)
(37625)
(32841)
企业(32841)
(17077)
(16480)
方法(16261)
(13367)
数学(12854)
数学方法(12620)
中国(12508)
业经(11668)
(11483)
(10554)
财务(10521)
财务管理(10479)
企业财务(9924)
体制(9568)
理论(9324)
(9314)
银行(9297)
(9250)
(8820)
(8225)
金融(8222)
(8154)
贸易(8146)
农业(8131)
机构
学院(178329)
大学(176907)
(67874)
经济(66095)
管理(63968)
研究(57076)
理学(53464)
理学院(52900)
管理学(51881)
管理学院(51561)
中国(45850)
(38529)
(37469)
科学(33138)
(30023)
财经(28956)
(28888)
中心(26972)
(26528)
(25868)
研究所(25045)
(23947)
北京(23642)
(23314)
业大(23117)
师范(23066)
财经大学(21115)
经济学(20935)
(20637)
农业(20408)
基金
项目(106547)
科学(83000)
研究(81388)
基金(75525)
(64433)
国家(63779)
科学基金(54811)
社会(51258)
社会科(48226)
社会科学(48213)
(42181)
教育(39014)
基金项目(38833)
编号(34724)
(34325)
自然(33656)
自然科(32847)
自然科学(32839)
自然科学基金(32231)
资助(30831)
成果(30179)
(25737)
课题(24713)
重点(23972)
(23886)
(22043)
(21959)
(21409)
项目编号(21302)
教育部(20950)
期刊
(88938)
经济(88938)
研究(56998)
中国(42670)
(33611)
学报(27172)
管理(26844)
(26050)
教育(25505)
科学(24008)
大学(21633)
学学(20077)
(18552)
金融(18552)
农业(16817)
技术(16043)
财经(15102)
业经(14799)
经济研究(13425)
(13006)
问题(10412)
(9947)
财会(9639)
图书(8914)
商业(8654)
(8610)
理论(8587)
会计(8506)
现代(8146)
(7955)
共检索到287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谷兴荣  
论文分析了医药消费中导致腐败的体制缺陷因素,包括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划分上的缺陷;管理体制权力集中,等级森严,缺乏制衡与竞争机制等。讨论了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与监管问题,包括医患的知识信息严重不对称;治疗方案选择弹性大;选择的主动权在医生不在消费者;医院与平民患者的社会地位差别悬殊;因医疗知识特殊导致监督难度大。最后讨论了医药消费中腐败现象的治理思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振鸿  
改革十年,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企业家。他们艰苦创业,努力经营,善于管理,开拓前进,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推动了企业改革的深化。但是,在改革之年,也有些企业的经营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腐败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杨  
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权力干预经济、对政治领域腐败监督不力和社会物质利益合法分配形式不公是腐败现象产生与蔓延的根源,而通过市场化改革、矫正公职人员激励机制及党政体制改革,以有效解决这三方面问题是我国走出腐败高峰期的必由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建中  
打击职务犯罪与预防职务犯罪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打击职务犯罪,严惩各种腐败行为,把腐败分子的猖撅活动抑制下去,是反腐败的前提条件。预防职务犯罪,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以巩固和发展反腐败已经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因此,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加强统一领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工作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杏芬  
坚决反对腐败,是我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反腐败审计的视角,回顾并评述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目前反腐败审计效率较低、腐败事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法规之间、三大审计主体之间,尤其是政府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和最新的内部控制审计之间缺乏有效协同和配套机制。因此,必须构建政府审计与民间的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内部审计协同的反腐败审计治理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延风  
一、腐败现象的产生根源 腐败现象,按照最一般的理解,是指社会中掌握一定经济与社会生活权力的公职人员,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私利而抛弃甚至践踏国家利益以及各种公众利益,违反各种法定或公认社会规范的行为。纵观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可以说任何社会都未能彻底杜绝腐败现象的出现。但在不同社会及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规模,则往往有较大差异。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与社会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腐败现象。但作为一种引起社会各界充分关注的社会问题,众多腐败行为的出现以及普遍社会不满情绪的出现,基本上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情。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玉凤  
本文从国民收入账户的基本原理对腐败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国民收入简易账户加以分解,从而提出腐败所引起的财富转移本身在短期内对国民总财富构不成威胁,而腐败的社会成本会直接减少国民总财富;要使国民收入最大化,就必须使腐败财富转移与腐败的社会成本最小。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削减政府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力的观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佟永杰  吕贤明  王守明  
企业应以完善招标采购业务操作与管理制度为基础,以规范和优化招标采购业务流程为重点,不断深化与创新对招标采购业务的监管,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行有益的探索。招标采购中舞弊的主要形式由于很多企业(如石油石化企业)招标采购领域有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各利益方均希望通过不同方式介入其中。从操作和管理层面来看,招标采购领域舞弊形式具体表现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岩柏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提出,反洗钱是反腐败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反洗钱纳入了反腐败工作的范畴。我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也将反洗钱作为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反洗钱与反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坤  周雪飞  
一、腐败——一种病态经济现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渐进转型,腐败,也像瘟疫一样在神州大地滋生、蔓延。从1982年起,中国共发起五次“严打”高潮:1982年、1983年、1988—1990年、1993年、1995年。时至今日,全国范围的腐败之风非但没有抑制住,反而呈现出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趋势。一方面,腐败主体由中低权力层向高层蔓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腐败(Corruption)一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研究,腐败一词的含义可以定义得非常宽泛,也可以定义得比较狭窄。由于腐败总是与政府、组织、权力和官员联系在一起,因此它自然可以放到政治学的范围内从政治学的视角加以研究,例如詹姆斯·斯各特(James Scott)的《比较政治腐败》(1972)就可以视为从政治学来研究腐败的一种尝试。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强调政治结构和法规的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斌  林辉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我们必须对腐败现象具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有别于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法学等社会学科,本文从经济学视角出发,对腐败现象的研究做出了独到的贡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外经济学界对腐败现象成因与后果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关于腐败现象的经济学研究进行了简要评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姜树广  李成友  
认识腐败的微观决定因素是有效的反腐败实践的基础。女性与男性相比在多种经济决策中表现出显著不同的特征,那么女性与男性相比谁更易腐败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对性别与腐败的经验和实验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发现部分研究结果中女性的腐败倾向低于男性或高的女性政治参与率与低的腐败水平相关,但是另一些研究结果则没有发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深入地探查性别的腐败倾向差异与风险态度、社会偏好以及具体的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为腐败的性别研究带来更有价值的发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薛钢  
税收腐败现象在许多国家相当普遍,并且与其他政府腐败形式相互依存,其危害巨大。本文从税收腐败产生的原因和危害性入手,探讨税收腐败现象的若干形式,从经济学角度对税收腐败进行分析。认为,应建立以合理分权为基础的权力制约机制和赋予纳税人权利为基础的权力制约机制,以增强税收管理透明度,提高税收执法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段艳巧  
近年来,科研腐败已成热点话题,科研事业单位的违规违纪案件时有曝光。那么,腐败作为一种非法的经济行为,其产生的原因,除了公共权力,还有社会因素、机制因素、体制因素等,换一个角度看,"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制度存在漏洞"。要使腐败得以实施,从主观条件看是科研人员的利己主义取向和侥幸心理,从客观条件说是对科研人员的监督制约制度及其执行的欠缺。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去防范和抵制腐败,使科研人员既不敢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