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46)
2023(19205)
2022(16205)
2021(14906)
2020(12441)
2019(28211)
2018(27996)
2017(53498)
2016(28967)
2015(32396)
2014(32392)
2013(32218)
2012(29680)
2011(26739)
2010(26979)
2009(25254)
2008(25152)
2007(22545)
2006(20366)
2005(18623)
作者
(84861)
(70435)
(70168)
(66598)
(45060)
(33643)
(31879)
(27516)
(26766)
(25409)
(24035)
(23924)
(22623)
(22564)
(21895)
(21492)
(21005)
(20595)
(20214)
(20102)
(17614)
(17492)
(17121)
(16228)
(15839)
(15810)
(15748)
(15688)
(14186)
(13876)
学科
(126487)
经济(126323)
(102575)
管理(97219)
(90471)
企业(90471)
方法(50092)
数学(39617)
数学方法(39168)
业经(36922)
(36805)
(36286)
中国(34529)
地方(29749)
(27786)
农业(25456)
(24673)
财务(24591)
财务管理(24554)
技术(23386)
企业财务(23301)
(23230)
(22173)
理论(22127)
(21315)
贸易(21296)
(20612)
(20090)
银行(20042)
(19851)
机构
学院(419259)
大学(417156)
(170761)
经济(167035)
管理(166437)
理学(142154)
研究(141721)
理学院(140569)
管理学(138428)
管理学院(137636)
中国(108660)
(90581)
科学(85624)
(81910)
(71202)
(68341)
(64951)
研究所(63853)
财经(63790)
中心(63749)
业大(60402)
(57760)
北京(57594)
(54713)
师范(54224)
农业(53118)
(52034)
(51742)
经济学(50409)
财经大学(46965)
基金
项目(275693)
科学(218085)
研究(204918)
基金(199268)
(172309)
国家(170778)
科学基金(148036)
社会(129917)
社会科(123207)
社会科学(123180)
(109085)
基金项目(105769)
自然(94770)
教育(92739)
自然科(92558)
自然科学(92537)
自然科学基金(90892)
(90205)
编号(83579)
资助(80848)
成果(67970)
(61866)
重点(61340)
(60118)
(59259)
课题(58059)
创新(54781)
国家社会(53228)
(53051)
科研(51682)
期刊
(201539)
经济(201539)
研究(128790)
中国(87824)
管理(67502)
(65128)
(64028)
学报(61523)
科学(58784)
大学(47497)
教育(47004)
学学(44664)
农业(44076)
(39784)
金融(39784)
技术(38274)
业经(34794)
财经(31692)
经济研究(30374)
(27227)
问题(26237)
(24534)
技术经济(22035)
现代(20644)
科技(20598)
图书(20215)
理论(19630)
商业(19367)
(19054)
(18656)
共检索到643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莉  单晓光  
专利与产业协调发展对实现产业创新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改进的象限图法以及专利重心与产业重心空间耦合态势模型,定量分析我国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以及两者的时空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发明专利与产业发展间存在明显偏离,耦合协调性主要表现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近5年来,耦合协调性有所提高,发明专利重心与产业发展重心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变动一致性提高。结论可为专利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专利与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文章基于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耦合机理,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耦合协调进程中的障碍因子,并实证分析了两者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强的耦合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局部不均衡;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参与程度、城镇化发展的正向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雷   张诚   刘宇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与医药制造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对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并通过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测度。结果显示:除个别省市外,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但整体耦合协调状况有待提高;我国的区域技术创新与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具有空间差异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基于此,我国应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医药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高医药制造业与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间的联结度,同时打造数字化链式技术创新扩散系统,以提升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为忠  刘瑶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率先提升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的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时空演化特征以及耦合协调过程中的障碍因子。结果显示: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空间差异较大,与良性协调仍存在一定差距;各省的关键障碍因子既存在着相对集中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丽君   张宗庆  
本文基于2001—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28个制造行业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2001—2020年间,中国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状态,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呈自东向西逐渐下降的趋势;(2)中国30个省(区、市)的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关系虽然彻底实现了从不适应衰退型到协调发展型的质的飞跃,但大多数省(区、市)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有待提高;(3)样本研究期间,技术创新、市场化、政府干预、城镇化和人力资本等因素能显著促进环境规制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耦合协调发展,产业结构和贸易开放则对其产生负向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对其没有显著影响;(4)各影响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路径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义臣  沈伟康  刘立军  
促进科技金融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实现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提质增效,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重要保障。以2007—2019年省际数据为研究样本,结合Kernel密度估计、马尔科夫链算法以及收敛算法,对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协调度动态演变轨迹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呈现逐渐优化态势,但仍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发展状态服从整体的稳态分布,状态转移的概率较低;发展过程中的β收敛特征显著,发展缓慢地区存在追赶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各地区耦合协调度均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熊焰  武婷婷  
为探讨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演变,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的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动态演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各省份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年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数字创新路径,强化区域间联系,为促进我国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澜  朱佩枫  
医药制造业是一个经济、科技和环境相互作用、协调的复杂系统。经测算我国医药制造业子系统发展的有序度和整体系统的协同度,发现产业存在技术落后和环境污染两大"短板"。为此,就医药制造业协调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慰  
浙江省作为加工制造业的强省,金融危机以来的发展困境一直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是与加工制造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浙江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却一直被各界所忽视。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对于浙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浙江加工制造业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指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滞后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短板,并严重制约了浙江加工制造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加工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永生   雷洪博   张宇飞   方俊智  
选取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构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动态演进、地区差异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核密度显示全国以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Dagum基尼系数显示四大经济区域耦合协调度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莫兰指数显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永生   雷洪博   张宇飞   方俊智  
选取中国30个省份为样本,构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动态演进、地区差异和空间效应。研究表明:2011—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核密度显示全国以及东部、中部、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Dagum基尼系数显示四大经济区域耦合协调度地区差异呈缩小趋势,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莫兰指数显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雪  荆林波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雪  荆林波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通过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藏、港、澳、台)的截面数据,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模型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考察“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得出:2009—2020年,全国“两业”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濒临失调阶段逐步提升为中级协调阶段,协调程度日渐提高;不同区域和省份的“两业”耦合协调度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沿海经济区的“两业”耦合协调度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在东北、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地区,“两业”耦合协调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效应,北部沿海、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影响不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呈现负相关。因此,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地区异质性,因地制宜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两业”耦合协调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新绍  张婷  严晓云  
本文利用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14年间专利申请指数和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及主营业务增长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专利申请指数与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及主营业务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专利发明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效应;企业滞后1期与滞后2期的专利指数的叠加效应对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最大;企业当期和滞后1期专利申请指数与主营业务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而滞后2期的专利申请指数与主营业务增长率相关关系不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梁树广  张芃芃  臧文嘉  
本文基于2010—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分析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以下简称“三链”)的耦合协调度,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我国制造业“三链”协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三链”耦合协调发展态势维稳向好,但地区间差异较大;(2)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存在互促互进、协同升级的耦合互动关系;(3)资金链良性运转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优化升级。最后,文章从减小地区间差异、保障资金链稳定运行、实现产业链和创新链互相衔接、推动“三链”耦合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