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7)
2022(3)
2021(7)
2020(3)
2019(6)
2018(13)
2017(11)
2016(3)
2015(9)
2014(6)
2013(15)
2012(8)
2011(6)
2010(15)
2009(3)
2007(4)
2006(6)
2005(4)
2004(5)
2003(6)
作者
(30)
(29)
(27)
(27)
(19)
(17)
(16)
(14)
(14)
(13)
(13)
(13)
(12)
(12)
(12)
(11)
(11)
(10)
(10)
(10)
(9)
(9)
(9)
(9)
(8)
(8)
(8)
(8)
(8)
(8)
学科
组织(94)
(87)
(86)
医院(50)
(42)
(42)
综合(42)
管理(30)
(16)
制度(16)
医疗(16)
(16)
服务(16)
(16)
行政(10)
行政管理(10)
(7)
中医(5)
中医院(5)
(5)
企业(5)
技术(5)
技术管理(4)
(3)
(3)
经济(3)
自动(3)
自动化(3)
人事(2)
人事管理(2)
机构
医院(116)
大学(107)
学院(84)
(75)
(62)
(58)
(55)
卫生(55)
(45)
人民(38)
(38)
附属(38)
人民医院(37)
(37)
民医院(37)
(36)
管理(36)
研究(33)
医学(30)
(29)
经济(29)
中心(28)
医学院(27)
科大(27)
理学(25)
理学院(25)
管理学(25)
管理学院(25)
(24)
(23)
基金
项目(50)
基金(35)
科学(34)
研究(32)
国家(28)
(28)
科学基金(24)
社会(22)
自然(21)
自然科(21)
自然科学(21)
社会科(20)
社会科学(20)
自然科学基金(20)
基金项目(19)
(19)
(15)
(15)
(14)
重点(14)
(13)
科研(13)
(12)
卫生(12)
大学(12)
课题(12)
高校(12)
(11)
医院(11)
国家社会(11)
期刊
(158)
经济(158)
中国(151)
(140)
卫生(140)
(140)
(19)
价格(16)
(13)
会计(12)
实践(12)
理论(12)
(12)
经济师(10)
财会(9)
会通(7)
通讯(7)
之友(6)
(6)
月刊(6)
研究(5)
管理(5)
财经(5)
(4)
科学(4)
(4)
与会(3)
会计师(3)
(3)
(3)
共检索到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金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调整医疗机构收入结构,降低药品收入在医疗机构收入中的比重,合理控制医药费的增长速度。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实行分开核算、分别管理。”现就这一政策,谈一下自己的认识,愿与同道商榷。 1 医药分开核算的背景 改革开放20年来,医药费持续上涨,“看病贵”已呈普遍现象。“大处方”,卖贵药是造成医药费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行“医药分开”有利于规范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立东  
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医院都在积极实施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以期达到转换经营机制,推进医疗机构改革的目的,但基层医院实行这一制度还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在此笔者谈一些看法。 1 利 国家的政策规定,在医疗机构内部,药品收入要按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单独核算,并由地方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按照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效率指标合理返还。这样,就可以达到切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增长的目的。同时,也达到控制药品收入规模,合理补偿医疗收费不足的目的。实行这一制度,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医疗机构经营机制改革,真正促进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方洁  邓丽琼  林双宏  
目的:分析医药分开对我国公立医院收入结构和职工收入产生的影响,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数据对比分析法和预测分析法,分析医药分开改革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医药分开直接切断了医院收入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医院收入的同时也对医院职工收入分配结构产生巨大冲击。结论:在医务人员价值定位仍处较低水平时,医药分开迫使医院思考如何有效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如何对收入分配要素进行调整、如何使薪酬级差体现专业技术水平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忠德  
1 对医药分开核算的认识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医院医疗收支和药品收支分开管理,分别核算。医院药品收入实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缴。制度下达后,在医院内部引起了很大反响,归结为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会冲击医院收入,影响医院发展;二是认为会降低病人就医成本,增加收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赫  
党的十九大报告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代表着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因此,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牢记全心全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全面落实和完善国民健康政策是自己的神圣使命。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是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分开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对此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从而保证药品供应的安全、合理、有效与充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根据北京市属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芮源  陈正东  焦杨  
目的是通过分析改革前后医院医疗服务治疗、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数据,探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某三级医院产生的影响。方法是收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前后的相关数据,对医疗服务质量、工作量、药占比、收入及结构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运营指标影响明显,医疗服务量方面:门急诊诊疗人次、出院人次有所提高,分别增加15.02%和35.38%;医疗收入较改革前增幅25.62%,药品收入有所下降,中医治疗收入增幅明显;药占比有所下降,门诊、住院药占比分别下降7.48和7.18个百分点;检查人次增长幅度较大,门诊较住院增幅更为显著。结论为北京医改政策可能会对医院产生深远影响,医院应发展特色学科,提供优质服务吸引患者,提升专业水平,拓展周边业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嘉婕   李芬   朱碧帆   覃湫珺   金春林  
目的:梳理上海市在公立医院补偿方面的相关政策及进展,对全市公立医院的补偿情况进行现状与时间序列分析,提出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政策建议,为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2022年上海市公立医院的收支、薪酬等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描述性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取消医疗器械和药品加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集中带量采购及薪酬制度改革的共同作用,使上海市公立医院收支结构逐步优化,但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的上升,挤占了医疗服务收入的增长空间,此外医疗服务收入无法完全补偿人员经费支出。结论: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补偿方式,优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机制,加强公立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并完善配套支持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春丽  
最近,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文件,其中《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医院药品收入扣除药品支出后的纯收入即药品收支结余,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院药品收支结余上交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缴存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这一规定以及有关的配套政策,将打破多年来许多医院主要依靠“以药养医”的局面,尤其是对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非营利性医院适应新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方法,以求得自身的发展。 一、《办法》对医院影响的两重性 “医药分开”和“药品收支两条线”政策的出台,是有利于医院的改革与发展的。这是因为: 1.有利于医生集中精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作为知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文娟  杜晶晶  
论文以医生和医院收入为中介变量,对"医药分开"政策对医疗费用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医药分开"政策通过影响医院和医生收入,间接影响医疗费用及资源配置效率;相较于卫生财政补贴,提升医疗服务价格对收入的激励效果更显著;医院和医生收入的增加,将促使医疗费用进一步上涨;相较于补贴医生收入,补贴医院收入能够延缓医疗费用的上涨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应将医院和医生收入作为提升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因素;将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作为合理化医院和医生收入的主要举措;为防止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仍需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且应侧重对医疗机构的补偿;通过财政补贴改善医院收入,是现阶段延缓医疗费用,尤其是人均医疗费用过快上涨的最有效的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婕  邹俐爱  宋喜国  姚奕婷  彭常彪  
目的:以医疗费用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影响路径。方法:运用回归分析、中介效应检验验证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与医院经济运行质量的相关关系以及医疗费用的中介作用。结果:药品收入、医院服务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分别与医疗费用及医院经济运行质量呈正相关,医疗费用在药品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资产负债率间起中介作用,在财政补助收入与医院总收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通过医疗费用间接影响医院总收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理顺患者医疗费用结构、加大财政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文娟  陈心怡  蔡媛青  梁娟娟  胡洋溢  曹馨彤  
目的:分析北京市DRG试点医院在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下统称两轮综合改革)前后住院费用的变化情况,探讨两轮综合改革实施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北京市DRG试点医院的住院费用数据,利用间断时间序列分段回归模型,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瞬时和趋势变化情况。结果:阶段性结果和间断时间序列结果显示,患者的住院费用总体保持稳定,短期下降后有回升趋势,次均费用中次均药品费占比、次均材料费占比明显下降;住院总费用中手术费占比显著上升。结论:两轮综合改革对北京市DRG试点医院住院费用内部结构优化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逐步体现,但长期来看住院次均费用仍呈增长趋势发展,药品费和耗材费的改革需持续被关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朔  庄昱  周书铎  马晓晨  袁蓓蓓  徐进  孟庆跃  刘晓云  方海  
目的:研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对二三级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为改善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营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类型二三级公立医院改革前后的收支变化及补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明显,但三级医院医疗支出增长率下降不明显。改革后二三级公立医院平均收支结余率分别为-2.11%和-4.12%,二级医院比改革前上升0.82个百分点,三级医院比改革前下降1.46个百分点。肿瘤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医疗服务补偿率分别仅为6.59%和-36.66%。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收支结余有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型医院的医疗服务补偿率和财政补偿率差异明显。需加快建立财政分类补偿机制和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发生政策性亏损的医院,维持公立医院经济运营的稳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丽青  
目的:研究医药分开后,促进公立医院收支平衡的路径与方法。方法:采用简单相关系数方法对医院收支结余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北京市大多数综合公立医院收支存在不平衡状况,医院收支结余与服务费用、经营效率、成本管控和资产负债等因素紧密相关。结论:由于有效需求的制约,医疗服务价格提高未必能改善收支结余,应当增加补贴降低医疗费用水平;运行效率的提升很重要,但必须以医疗服务容量的增长为前提;医院负债率和耗材支出需要加以控制,但关键在于提高固定资产以及人力资源使用效率,是改进公立医院收支平衡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戎伟仁  杨玉洁  雷海潮  
目的:分析北京市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北京市2016—2019年医改监测数据,应用间断时间序列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不同级别和类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2016—2019年北京各级各类公立医院平均医疗收入总体上呈逐年增长趋势,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平均增长率分别为5.95%、3.98%和15.53%。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公立医院药费占比持续下降,医事服务费占比显著提高,检查费小幅降低,化验费、治疗费占比小幅提高。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后医院手术费占比明显提高,卫生材料费占比小幅降低。结论:改革后基层医院医疗收入增幅显著高于二三级医院,公立医院医疗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不同类型公立医院医疗收入及结构具有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玲,郭辉  
国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上指出,全国将基本建立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届时,作为配套改革的医药分业已成定局。经过近年电台、报纸和学术杂志等舆论分析和讨论,现已明确了医药分业不是医院不要药房,也不是将医院药房从医院中剥离出去,而是单独核算医院药品收入,并按新的《医院财会制度》由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最终按照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效益指标有比例地合理返还。现结合卫生管理实际工作,就医药分业管理过程中如何加强医院药学工作探讨如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