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9)
2023(2627)
2022(2173)
2021(2036)
2020(1877)
2019(3869)
2018(3723)
2017(7462)
2016(3762)
2015(4098)
2014(4198)
2013(4329)
2012(3846)
2011(3528)
2010(3588)
2009(3535)
2008(3520)
2007(3181)
2006(2619)
2005(2468)
作者
(10793)
(8860)
(8781)
(8424)
(5629)
(4336)
(4243)
(3473)
(3464)
(3138)
(3102)
(2972)
(2892)
(2798)
(2735)
(2729)
(2610)
(2582)
(2537)
(2413)
(2220)
(2115)
(2097)
(2031)
(2005)
(1975)
(1864)
(1832)
(1721)
(1704)
学科
(14156)
经济(14126)
(13415)
(10813)
保险(10722)
管理(10051)
方法(8678)
中国(8331)
数学(8139)
数学方法(8094)
(7698)
企业(7698)
(6912)
(6002)
银行(6002)
(5684)
制度(5303)
(5303)
(4892)
金融(4892)
(4775)
人口(4720)
(4448)
各种(4446)
种类(4388)
各种类型(4386)
类型(4386)
人民(3902)
保险业(3758)
消费(3593)
机构
大学(56377)
学院(55569)
(26465)
经济(25797)
管理(23501)
理学(19450)
理学院(19273)
管理学(19032)
管理学院(18917)
中国(17974)
研究(16699)
(15208)
财经(11984)
(11307)
(10944)
财经大学(9161)
经济学(8962)
中心(8659)
(8632)
金融(8504)
(8218)
经济学院(8154)
科学(7771)
(7692)
北京(7545)
研究所(7189)
商学(6920)
商学院(6870)
人民(6762)
(6636)
基金
项目(34528)
科学(27921)
基金(27181)
研究(24843)
(22568)
国家(22342)
科学基金(20227)
社会(17967)
社会科(16903)
社会科学(16899)
基金项目(13951)
自然(12882)
自然科(12649)
自然科学(12647)
自然科学基金(12436)
资助(11920)
(11870)
教育(10863)
(9976)
编号(9748)
(8178)
国家社会(7626)
教育部(7494)
人文(7330)
成果(7215)
重点(6920)
(6760)
大学(6735)
科研(6674)
社科(6652)
期刊
(29986)
经济(29986)
研究(21597)
(12738)
金融(12738)
中国(11964)
(10350)
管理(7504)
科学(6598)
财经(5631)
经济研究(5390)
学报(5248)
(4865)
(4622)
大学(4596)
学学(4529)
业经(4496)
保险(4318)
(4318)
商业(3998)
统计(3709)
理论(3538)
人口(3351)
实践(3253)
(3253)
(3215)
(3189)
卫生(3189)
(3118)
技术(3090)
共检索到866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铭来  史晓晨  
文章采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验证了医疗风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流动人口的总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略高于农村常住人口,但娱乐性消费占比均小于城镇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住院风险和住院花费都小于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住院发生率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城镇医疗保险的比没有的消费水平要高;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农村医疗保险的消费水平比没有的要低。我们提出,为促进流动人口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流动人口的医疗风险;其次要鼓励流动人口,尤其是中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铭来  史晓晨  
文章采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运用处理效应模型,验证了医疗风险和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消费的影响。流动人口的总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常住人口,略高于农村常住人口,但娱乐性消费占比均小于城镇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住院风险和住院花费都小于常住人口。结果显示,住院发生率越高消费水平越低;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城镇医疗保险的比没有的消费水平要高;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来说,有农村医疗保险的消费水平比没有的要低。我们提出,为促进流动人口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降低流动人口的医疗风险;其次要鼓励流动人口,尤其是中低收入人群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并且要提高流动人口的收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铭来  史晓晨  
文章利用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Heckprobit模型,验证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对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医疗保险可以显著降低流动人口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率;城镇医疗保险对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的降低作用强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越高,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率越低。因此,文章建议在确保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普遍参保的基础上,为流动人口中的灵活就业人群提供更多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从而提升保障水平、有效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政策,使流动人口真正享受到医疗保险带来的实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姜海珊  
文章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以农村户籍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Probit选择模型和多项Mlogit选择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流动过程中所享有的医疗保险状况及其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在城市患病后,其在户籍地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作用非常有限,而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其医疗负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孟颖颖  韩俊强  
文章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医疗保险制度的模式差异与参保地点差异两个维度讨论了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加任何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在居住地的卫生服务利用,无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还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参加何种社会医疗保险,在居住地参保均显著提高流动人口的卫生服务利用。采用PSM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认为,现行医保制度存在的"地域区隔"构成了影响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利用的制度藩篱,应尽快解决跨统筹地区就医结算的"不便捷",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分布,消除地方本位主义,鼓励地方政府探索制度创新,吸纳更多的流动人口参加居住地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蕾  许萍  
目的:了解我国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现状及意愿,探究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构建5个维度27个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建立Multinoal LASSO-logistic评估模型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模型比较Multinoal LASSO-logistic优于弹性网和岭回归,不仅能筛选出精简实用指标体系,而且能甄别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方向。结论: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1)个体特征中的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党员、城职保、家庭人口多及已婚者;(2)流动特征中的户籍性质、流动原因及回乡频繁;(3)就业特征中的住房性质、就业身份及签订合同;(4)社会融合维度中的融入的意愿、留成意愿以及健康特征中患病频率、社保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秀女  徐鹏  
社会保障对生育意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现有文献多关注于社会保障与生育意愿之间的替代关系,忽视了二者补贴效应的可能。基于此,文章采用国家卫计委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使用二元选择Logit模型考察了基本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1)基本医疗保险对二孩生育意愿具有异质性的影响,主导效应因其筹资模式、相对补贴强度而有差异;(2)补贴强度较高的新农合以补贴效应为主,而补贴强度较低、自我储蓄为主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则以挤出效应为主;(3)新农合对低收入新生代流动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的补贴效应更强。这表明,带有补贴性质的社会保障有助于二孩生育意愿的提高,而过高的社会保障缴费负担则起到抑制作用。文章发现政府对社会保障进行"靶向"的适度调整来缓解养育成本可达到改善二孩政策效果的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芳,程茂金,王红  
我国二元经济状况下,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更加显著,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从农村流动人口的年龄构成、经济状况、疾病特征、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等影响因素出发,探索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险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尹上岗  王晨歌  马志飞  李在军  
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分析中国335个地级单元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并采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从流动人口的个体因素、流入地区的社会因素和流动因素3个方面分析对医保参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空间格局呈现西高东低的阶梯状格局,高参保率地区主要沿陇海铁路线分布,低参保率地区聚集于东北三省和新疆地市。(2)地级单元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性,整体呈现空间集聚形态;参保率热点区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冷点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3)工资水平、户口性质、单位性质、职业类型、从业结构、医疗资源和流入地区对流动人口医保参保率影响显著,但对不同地区医保参保率的影响度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超帆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匹配了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地级市宏观特征数据,运用logistic的方法,研究了职工医疗保险参保、居住证制度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流入地参与职工医保有效提升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居住证制度也显著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子女随迁增强了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流动人口面临的失业风险会降低其市民化意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提高流动人口职工医保的参与率;适当调整居住证的办理条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采取多种举措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文乐  李琴  周志鹏  
本文使用国家卫生计生委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和与其相匹配的城市宏观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并结合处理效应模型,系统探究了商业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商业医疗保险对农民工人均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其作用机制在于,商业医疗保险减少了农民工医疗方面的支出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预防性储蓄,使得消费增加;(3)分组回归结果显示,商业医疗保险对农民工消费的影响还存在异质性,其中,高收入群体、"70后"、或来自省内的农民工受商业医疗保险的正向影响更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文   张蓉  
流动人口参保率低是制约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实现全民覆盖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6~2018年三期微观数据和定点医院宏观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对跨省流动人口参保行为的影响,并分析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对政策效果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实施后,跨省异地就医的医保报销水平和可及性明显改善,流动人口的参保概率也随之显著提高了12.4%;由于政策实施初期仅覆盖了住院费用,因此只有当流入地的三级医院能够实现联网结算时,该政策才会对个体的参保行为产生显著影响,直接结算业务范围的限制也使得流动人口的参保意愿没有随着定点医院数量的增加以及政策实施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提高;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有长期居留意愿的流动人口会更加期望在流入地参保,因此个体的居留意愿对政策的参保促进效果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盛宝军,高祖明  
医疗需求的层次是多方面的,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它决定了人们对医疗消费的意向。经济收入越高,人们对医疗消费的需求就越高。我国目前经济不够发达,国家财力有限,人均收入较低,在现有的财力下,是不能满足职工的所有医疗需求的。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方向是:逐步实行医疗费用由国家、用人单位、个人3方共同负担的原则,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医疗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满足职工的所有医疗需求,而是满足职工的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箐  
在中国医疗市场上,医疗保险能否实现改善医疗质量,保障居民健康的政策目标有待探讨。理论分析表明,患者参加医疗保险能够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且患者自付比例与治疗时间成正比。如果医院进行实质竞争,医疗保险能提高医疗质量,且患者自付比例与医疗质量成反比。基于省级数据,对社会医保的实证检验证实了该理论结论。健康险的发展能够改善医疗质量,但限于其发展阶段和特点,还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住院时间。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颖颖  
医疗保险是帮助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抵御疾病风险、促进其融入城市的重要保障。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分民族比较了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状况,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率低于汉族流动人口。其中,回族流动人口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的比例高于其他少数民族;满族、壮族和蒙古族流动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医保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25. 58%、25. 57%、22. 18%。研究进一步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了影响汉族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参保行为的相关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流动距离等因素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为此,应进一步消除就业歧视、加强制度宣传、强化政府监管、完善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险参保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