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36)
2023(16215)
2022(13737)
2021(12294)
2020(10612)
2019(24200)
2018(23566)
2017(44820)
2016(24522)
2015(27345)
2014(27203)
2013(26895)
2012(24796)
2011(22037)
2010(21719)
2009(20158)
2008(19862)
2007(17401)
2006(14643)
2005(12815)
作者
(72126)
(60363)
(60159)
(57170)
(38292)
(29166)
(27601)
(23805)
(22830)
(21205)
(20473)
(20351)
(19122)
(18926)
(18852)
(18643)
(18567)
(17820)
(17557)
(17363)
(15052)
(14750)
(14448)
(13704)
(13640)
(13468)
(13322)
(13262)
(12214)
(12148)
学科
(100540)
经济(100434)
管理(72588)
(69494)
(55739)
企业(55739)
方法(51343)
数学(46299)
数学方法(45799)
(27470)
中国(27432)
(24634)
(20687)
业经(20609)
(19863)
贸易(19853)
(19307)
(19187)
地方(18886)
(18273)
财务(18226)
财务管理(18187)
企业财务(17336)
农业(16529)
技术(15415)
(15105)
银行(15048)
环境(14696)
(14609)
金融(14606)
机构
大学(350154)
学院(347138)
(141116)
经济(138027)
管理(137776)
理学(120352)
理学院(119050)
管理学(116914)
管理学院(116284)
研究(112904)
中国(85051)
(72359)
科学(71676)
(63589)
(62826)
(56293)
业大(56284)
中心(54499)
财经(51895)
研究所(51619)
(50618)
农业(49969)
(47379)
北京(44285)
经济学(43794)
(43017)
师范(42427)
(41045)
(40251)
经济学院(39919)
基金
项目(246150)
科学(193840)
基金(181454)
研究(171028)
(160791)
国家(159535)
科学基金(137177)
社会(110487)
社会科(104886)
社会科学(104856)
基金项目(96766)
(95636)
自然(91922)
自然科(89916)
自然科学(89887)
自然科学基金(88296)
(81429)
教育(78646)
资助(73857)
编号(67520)
重点(55529)
(53948)
成果(53165)
(51627)
(51108)
科研(48535)
创新(47906)
计划(46866)
国家社会(46618)
教育部(46110)
期刊
(141392)
经济(141392)
研究(91779)
中国(63026)
学报(60698)
(53503)
科学(52867)
(50150)
管理(46206)
大学(44961)
学学(42643)
农业(35804)
(29536)
金融(29536)
教育(28813)
技术(28750)
财经(25293)
经济研究(23566)
业经(22703)
(21641)
问题(20337)
(19547)
图书(19458)
统计(18177)
(17490)
(16700)
技术经济(16569)
理论(16343)
科技(16076)
商业(15915)
共检索到490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兰烯  刘国恩  李林  
患者满意度是对医疗服务的综合评价,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2007~2010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入户调查数据,使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患者满意度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竞争使民营医疗机构的患者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公立医疗机构的患者。本文认为,发展民营医疗机构,促进竞争是改善医疗服务可及性和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樊敏杰  刘国恩  李林  
本研究利用2007~2010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URBMI)入户调查数据,分别从门诊费用、住院费用、药占比等方面对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还研究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对医疗服务市场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医疗机构的门诊和住院费用、药占比均显著低于公立医疗机构,而且竞争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医疗费用的降低。本文认为,应当加快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市场,早日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竞争格局。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邓国营  窦晨彬  龚勤林  
本文利用2007-2010年"国务院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评估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医疗费用以及服务水平与质量的区别。研究发现,民营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公立医疗机构,而且以患者满意度与就诊等待时间来测度的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与质量显著高于公立医疗机构。进而,我们采用工具变量(IV)的方法纠正模型所存在的内生性问题,所得结果基本支持了我们之前的研究结论。此研究很大程度上能够说明,在中国当前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加大市场的竞争力度,鼓励或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在我国的发展,以及鼓励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的改制重组,将有益于"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解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温兴祥  郑子媛  
与就业相关联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群体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即农村户籍居民获得和城市户籍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影响。以拥有农村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基准组,运用工具变量法的估计结果表明,拥有城市医疗保险能够显著增加农民工的家庭年消费总额。城市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家庭消费的促进效应对新生代和高收入农民工的作用更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具有歧视性的制度安排是造成城市医疗保险显著增加农民工家庭消费的原因。因此,进一步加强城镇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建设,使得更多的农民工通过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获得城市社会保险,从而逐步实现农民工群体的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将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春红  李齐云  王大海  
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CHNS),文章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发现不同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医疗消费的影响不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居民患病就诊概率并降低了居民医疗支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提高了职工医疗支出但对患病就诊无显著影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对医疗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基于实证分析,提出缩小不同医疗保险差距,促进城乡医疗保险衔接与整合是实现基本医疗消费均等化的重要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炳志  曹海涛  
利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使用两部模型,以中老年人群为例,分析社会医疗保险状态与医疗消费水平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参保不同医疗保险的中老年人间的医疗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合作医疗,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中老年人有显著更高的总医疗消费开支和自付医疗消费开支。分群体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老年人群、中老年女性人群中,异质性医疗保险状态导致的医疗消费水平差异同样存在。分位数回归显示,在较低的医疗支出水平上,参保状态影响显著。通过构建基本相似的医疗保险"welfare package"实现卫生服务利用公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炳志  曹海涛  
利用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2013年数据,使用两部模型,以中老年人群为例,分析社会医疗保险状态与医疗消费水平之间关系。研究发现:参保不同医疗保险的中老年人间的医疗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合作医疗,参加城镇职工医保、公费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中老年人有显著更高的总医疗消费开支和自付医疗消费开支。分群体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老年人群、中老年女性人群中,异质性医疗保险状态导致的医疗消费水平差异同样存在。分位数回归显示,在较低的医疗支出水平上,参保状态影响显著。通过构建基本相似的医疗保险"welfare pack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天  
我国医疗资源的城乡分布不平等,亟需农村地区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最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基于甘肃、河南、广东三省18个县的家庭入户调研和医疗机构调研数据,运用四步DEA方法,在考虑医疗需求方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地区性的医疗支付能力与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有密切关系,医疗机构内部因素对效率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影响机制也有所不同。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效率的政策进行了讨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天  
我国医疗资源的城乡分布不平等,亟需农村地区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提供最大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基于甘肃、河南、广东三省18个县的家庭入户调研和医疗机构调研数据,运用四步DEA方法,在考虑医疗需求方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医疗机构的服务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地区性的医疗支付能力与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有密切关系,医疗机构内部因素对效率起到关键性的影响,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且影响机制也有所不同。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提高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效率的政策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婵   唐程翔   刘国恩   聂普焱  
中国的多层次医学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医生人力资本异质性。本文试图利用医生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结合我国某省的DRGs数据揭示医院医疗服务错配与医生人力资本、就医可及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医院,其医疗服务错配程度越高;第二,医生人力资本与就医可及性存在互补效应,显著提高医疗服务错配程度,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第三,外科的错配效应比内科更显著,相对省属医院,错配效应在县市属医院更强。据此,本文认为患者的“用脚投票”就医行为和中国医生人力资本两级分化带来了大医院医疗服务的错配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家洪  李晓梅  毛勇  黄兴黎  何利平  喻箴  任力  王启光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评价情况,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推行。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果:全体调查对象对各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条件的评价分布差异分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参合农民与医务人员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总体满意度和选择就诊的评价分布差异分别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参合农民选择村卫生室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生服务态度好、可信度高和就医方便等。医务人员选择县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是医疗设备较好、总体满意度较高等。结论:各级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一般。建议有关卫生主管部门努力改善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条件,改善县级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严格控制农村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枫  甘犁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医疗消费的微观数据,利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作为"准社会实验",研究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严重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后,建立起需求方费用分担机制,强化患者的费用意识。通过建立样本选择差分模型,过滤医疗服务供给方因素对医疗支出的影响,考察医疗保险对参保人群医疗消费行为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改革后门诊自付比例提高,参保人群就医的概率和门诊医疗自付支出没有显著变化,但门诊医疗总支出相对减少了28.6%~30.6%。两个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费用分担与医疗支出的负向关系,这说明我国劳保医疗存在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通过费用分担一定程度上遏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春辉  封进  王晓润  
本文采用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1991~2004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村居民医疗消费决策和医疗支出大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发现,相对而言,受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低、年龄大的人群,其生病的概率较大;居民的医疗支出存在着财富效应;在中国农村地区,医疗支出的收入弹性为0.19,反映出医疗消费在农村地区是必需品。本文验证了收入水平、人力资本和健康资本三者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即相对贫穷的、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居民可能会更多地使用健康资本来获得收入,从而导致其健康状况相对恶化、医疗支出增加。因此,对低收入者的医疗消费进行补贴对于提高他们的福利、缩小农村的不平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可以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天  
基于甘肃、河南、广东三省18个县的医疗机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从客观层次和主观层次对我国县乡两级的农村基层医生工作量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使用工具变量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农村基层医生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给医生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每日诊疗门诊病人数和每日负责病床数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各有差异,且工作经验的影响超出了性别、学历背景等其他个体因素的影响。两级别医生收入水平与工作量间没有一致的显著正相关性,辅助人力资源对医生工作量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不同级别、科室和地区的医生对单个病例所需时间、门诊病人数量及病床数量是否合理的评估结果也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友  郑春荣  
公共医疗服务在中国能否消除不同收入群体健康不平等和因病致穷、因病返贫现象,成为矫正社会现金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关键取决于谁从公共医疗服务中受益。本文在受益归宿分析框架下,基于CFPS 2008—2012年入户调查数据和保险价值法,对公共医疗服务受益归宿及其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新医改后,扩大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和更高的医疗服务保障能力,不仅提高了公共住院服务受益分配累进性,而且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正义性,使最穷收入分组成为新医改后公共住院服务的最主要受益群体。公共住院服务受益正义分配使中国家庭间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下降了5—7个百分点。然而,新医改后,中国公共住院服务受益再分配存在两个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