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5)
2023(9840)
2022(8324)
2021(7450)
2020(6019)
2019(13584)
2018(13395)
2017(24978)
2016(13726)
2015(15447)
2014(15572)
2013(15361)
2012(14696)
2011(13560)
2010(13942)
2009(13090)
2008(12993)
2007(11843)
2006(10824)
2005(10395)
作者
(41333)
(34689)
(34549)
(32718)
(22115)
(16525)
(15576)
(13414)
(13247)
(12519)
(12099)
(11612)
(11475)
(11295)
(11105)
(10652)
(10208)
(10168)
(10068)
(9981)
(9020)
(8680)
(8334)
(7975)
(7949)
(7822)
(7805)
(7702)
(7139)
(6950)
学科
(59299)
经济(59202)
管理(41839)
(38750)
(30524)
企业(30524)
中国(21071)
地方(19068)
(18232)
(18075)
方法(15889)
业经(15872)
(15473)
数学(12998)
数学方法(12836)
(12655)
银行(12637)
(12383)
金融(12380)
(12308)
农业(12055)
(11212)
(11165)
(10861)
环境(10565)
(10542)
贸易(10529)
地方经济(10439)
(10133)
(9735)
机构
学院(200516)
大学(198662)
(83412)
经济(81311)
研究(76276)
管理(71659)
理学(59316)
理学院(58531)
中国(58521)
管理学(57653)
管理学院(57251)
科学(44693)
(44248)
(42277)
(39694)
研究所(35266)
(34680)
中心(34200)
(33652)
财经(31335)
北京(28799)
(28149)
(28141)
师范(27858)
(27699)
业大(27458)
(26783)
农业(26582)
(26316)
经济学(25275)
基金
项目(125259)
科学(98193)
研究(95067)
基金(88111)
(76429)
国家(75696)
科学基金(63978)
社会(60441)
社会科(57145)
社会科学(57135)
(50672)
基金项目(45740)
教育(43117)
(42171)
编号(38852)
自然(38677)
自然科(37712)
自然科学(37704)
自然科学基金(37012)
资助(35514)
成果(33358)
(32970)
课题(29147)
重点(28908)
(28035)
(27558)
发展(26676)
(26263)
(26231)
国家社会(24706)
期刊
(108653)
经济(108653)
研究(67006)
中国(53181)
(34251)
(32878)
学报(29937)
管理(29776)
科学(28362)
教育(26830)
(24040)
金融(24040)
大学(23115)
农业(22944)
学学(21523)
业经(18539)
技术(17555)
经济研究(16276)
财经(16022)
(13807)
问题(13633)
(11629)
(10574)
世界(10075)
国际(9540)
科技(9434)
现代(9426)
(9374)
论坛(9374)
改革(9331)
共检索到333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新伟  吴华章  
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城乡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医疗救助制度在整个医疗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明确了医疗救助同医疗保险和低保等制度间的相互关系。此外,文章从实践层面分析了古代、近现代、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到本世纪初以及现行医疗救助制度的内容,理清了医疗救助制度的历史发展历程,总结了各个历史阶段医疗救助制度的特点,这对于完善现行医疗救助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明坤   杜昕昱   刘远立  
医疗救助制度在我国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承担着兜底作用,在提高困难群众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然而,当前我国医疗救助制度依然具有保障不充分的问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文章通过对我国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并分析当前存在问题,从而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黎明  王利君  
现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存在诸多的缺陷,有必要在理念上突破、制度上规范和管理上优化,从而实现农村反贫困、反疾病的终极目标。本文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和发展路径入手,剖析了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从制度自身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与新农合制度无缝衔接等宏观视角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会  宋璐璐  魏春艳  
改革开放以来,在医疗保险体系新旧转换过程中,城乡困难群体的医疗问题十分突出,进而对医疗救助制度提出客观的要求。本文在回顾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医疗救助制度面临的挑战,并从打破固有格局、整合医疗资源、突出改革重点、拓宽筹资渠道、拓宽救助范围和规范工作流程等不同层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制度的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圣远  
建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当前紧迫而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我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回顾和反思,提出构建农民医疗保障新模式的一些原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禄生,张里程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形成 我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从40年代陕甘宁边区举办的医药合作社,到1955年以前各地采用“合作制”和“群众集资”等办法举办的农村基层卫生所,基本都属于为解决当时广大农村无医无药的问题,采取民办公助的合作办医,而未实行具有保险性质的医疗保健制度,但它为后来实行具有一定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制度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村正式出现具有保险性质的合作医疗保健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宋文舸,蔡仁华  
1 我国医疗机构产权制度的形成 我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主要由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和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构成。全民所有制医疗机构包括县及县以上政府所属的各级综合及专科医院、厂矿企业医院以及部分农村乡镇卫生院;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包括城市街道医院和部分区属医院以及大部分农村乡镇卫生院。 80年代以来,个体诊所、民营医院、合资合作医院、股份制医院、股份合作制医院、医院集团等陆续出现,虽然数量甚少,但有发展势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陶成文  
(一)我国医疗救助的对象 我国医疗救助对象分两大部分,一是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二是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 农村贫困人口是根据1998年统计,我国农村的贫困标准为人均年纯收入635元,目前,有贫困人口4 200万人。特别是西部和中部部分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密集地区,其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比重为48.2%。医疗救助的重点应放在中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群  
笔者近日赴美国参加了由国家外国专家局组织的医疗管理培训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对美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沿革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对该医疗保障模式下卫生事业发展状况感受颇深:其中既有非常重要的经验如管理体制等,也有难以回避的困境和难题。现将这些学习结果介绍如下,相信会对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信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玉兰  
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建立于50年代,几十年来,始终保留着一些特征:一是无偿性。医疗费用是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即使有些医疗费用需职工付费,也往往是象征性的。无法与医疗费用“价格”相比较。二是集团性。我国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医疗费用是由企业提供的。三是普遍性。无论企业、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在其内部,每个人都有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  
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先后于1951年和1952年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分别实行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并大量投资建立了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即免费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职工分别实行不同形式的免费医疗(个人付少量挂号费),对自费患者实行低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中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传统的合作医疗制度有历史的承接关系,但它们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健康保障组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个管理机制复杂的社会保障组织,经过五年的试点和逐步推广,制度构架已经基本成熟,计算机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制度运行的成本,互助共济的组织理念逐步为农村社会所接受,运行结果明显地缓解了农民的大病风险,在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迅速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农村社会,为农村城市化发展建立了一条新的联系纽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集体经济扶持和政府大力支持下由广大农民自发形成并逐步完善的。由广大农民自愿参与,普遍受益又能承受经济负担是合作医疗的创办原则。自建国后的若干年里,对农村居民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问题,提高健康水平的保健制度。它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集体经济对合作医疗的扶持作用弱化,合作医疗几起几落。目前,经过重建和整合,合作医疗得以在一定范围恢复和重建。结合新形势,必须让合作医疗适应市场经济,符合农村医疗市场实际,以全新的姿态,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促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斌  董云萍  龚勋  罗五金  
文章围绕惠民医院和资助参保两项制度创新,分析了我国医疗救助的运行机制,同时发现惠民医院和资助参保相结合可能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救助模式,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并就医疗救助的功能定位、发展的可持续和管理体制的改善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祎  刘国祥  张清华  李宝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可以提高农村贫困人群医疗保障水平,改善其健康状况。本文从医疗救助对象的受益情况、患者住院流向、住院费用几个方面,探讨了制度设计和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