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47)
2023(10337)
2022(9029)
2021(8404)
2020(7512)
2019(17587)
2018(17609)
2017(34072)
2016(18076)
2015(20682)
2014(20749)
2013(20609)
2012(18953)
2011(16890)
2010(16596)
2009(15380)
2008(15120)
2007(13377)
2006(11008)
2005(9496)
作者
(51315)
(43364)
(43263)
(41142)
(27369)
(20854)
(19876)
(17021)
(16347)
(15226)
(14655)
(14326)
(13628)
(13442)
(13418)
(13324)
(13179)
(12794)
(12401)
(12363)
(10617)
(10460)
(10296)
(9894)
(9775)
(9748)
(9578)
(9437)
(8719)
(8606)
学科
(79654)
经济(79560)
管理(56835)
(55467)
(46098)
企业(46098)
方法(46096)
数学(41926)
数学方法(41493)
(22503)
(20041)
中国(17077)
业经(15201)
(15198)
贸易(15196)
(15008)
财务(14965)
财务管理(14930)
(14776)
(14475)
企业财务(14178)
(13665)
农业(13256)
地方(13145)
(11194)
理论(11135)
技术(11126)
(10842)
银行(10819)
(10602)
机构
大学(264321)
学院(263559)
(111502)
管理(110440)
经济(109332)
理学(97027)
理学院(96111)
管理学(94572)
管理学院(94087)
研究(77510)
中国(58930)
(52740)
(50467)
科学(46445)
财经(41803)
(40887)
业大(38818)
中心(38613)
(38123)
(37610)
(37121)
经济学(35018)
研究所(33902)
农业(32364)
北京(32128)
经济学院(32021)
财经大学(31339)
(31311)
师范(30973)
经济管理(29868)
基金
项目(182697)
科学(145885)
基金(136644)
研究(130636)
(117832)
国家(116908)
科学基金(102885)
社会(85102)
社会科(80832)
社会科学(80809)
基金项目(72947)
(70517)
自然(68263)
自然科(66777)
自然科学(66760)
自然科学基金(65630)
教育(61697)
(59329)
资助(56878)
编号(52330)
(41943)
成果(40557)
重点(40311)
(38006)
(37413)
教育部(36710)
科研(36047)
人文(35723)
创新(35536)
国家社会(35480)
期刊
(110844)
经济(110844)
研究(67757)
中国(42216)
(40455)
学报(38134)
管理(37738)
科学(35832)
(34442)
大学(29559)
学学(28184)
技术(23681)
农业(23223)
(21309)
金融(21309)
财经(20767)
教育(20392)
业经(18638)
经济研究(18102)
(17649)
问题(15115)
统计(14981)
技术经济(13751)
(13533)
商业(13501)
理论(12886)
(12835)
决策(12389)
(12136)
(12041)
共检索到358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慧   吴宇涵   岳希明  
我国现已基本建立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但医疗报销比例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制约了个体的医疗消费需求。本文基于CHIP2018数据,使用县级空间加权平均报销比例作为工具变量,采用IV-Heckman、IV-o Probit等方法考察了医疗报销比例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有助于释放居民门诊与住院就医需求,进而显著提高了个体医疗消费总支出。异质性分析发现,医疗报销比例的变动对农村居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就医选择行为促进作用最大,但城镇居民和高收入群体的医疗消费支出增长更多。未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需要在提高医疗保险实际报销比例的同时,逐步消除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差异,从而实现公平适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权益的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醉  宋泽  张川川  
2015年开始,按照国务院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本文基于某省会城市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医药分开改革对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和支出结构的影响,为评估医药分开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及时的和严谨的经验证据。实证分析显示,从支出水平看,医药分开改革使患者住院费用总支出显著增加了4. 9%,但是由于病人自付比例同时出现了显著下降,自付金额没有显著地上涨;从支出结构看,医药分开改革使患者药费支出显著下降了9. 5%,但是护理费和治疗费支出显著增加了69. 7%和53. 4%。医药分开改革还导致患者在短时期内的就诊次数出现了显著增加。总结而言,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改善了公立医院收入结构,但是没有起到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效果,也没有显著降低病人医疗成本负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余文华  李长平  崔壮  马骏  
目的:探讨不同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对心肌梗死住院病人直接经济负担的影响。方法:根据天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库2007年316例心肌梗死病人数据资料,运用蒙特卡洛模拟仿真技术,模拟当前天津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模式,并对不同医院级别报销比例进行模拟探讨。结果:(1)报销比例依次提高10%,一、二、三级医院住院费用人均收入比分别下降1.3%、2%和5%,住院费用相当的劳动时间分别减少0.15个月、0.23个月、5个月;(2)在报销比例为75%时,三级医院个人住院直接经济负担有明显下降趋势;(3)当各级医院报销比例下降或上升5%时,心肌梗死病人人均住院费增加或减少约700元,住院费人均收入比增加或减少2%,会减轻天津市心肌梗死病人总经济负担约3.75亿元。结论:报销比例的变化对三级医院住院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影响较大,运用蒙特卡洛随机模拟仿真技术能有效的模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模式,为我国卫生保险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指导和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宗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加快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的进程。具体在涉及到报销各类的医疗费用时,通常都会包含针对零星医疗费用的处理。这是由于,多种原因都可能将会引发零星医疗费用的出现,对此有必要予以全方位的管理。有关部门应将零星医疗费用报销管理纳入现阶段的医保体系中,从而逐步简化当前现存的医疗费用报销流程,并且缩短了报销时限,在此基础上突显医保体系应有的便民效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袁艳霞  
医疗服务消费是"生产"健康而投入的必要成本。从资金流来看,卫生经费筹资主要有财政税收补偿、医保缴费和个人现金付费等途径;资金最终流向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部门,转化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作为供方的各类医疗机构通过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事业收入获得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供需双方在医疗保险等第三方偿付模式下,都有过度医疗机会主义行为。来自医疗机构住院患者结算费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证明,医疗保险报销金额、报销比例等制度因素促进了医疗消费数量和医疗费用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居民的就医行为关系到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资源的利用效率,关系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效果,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本文构建了居民就医的选择理论模型,根据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1989-2011年的数据,使用嵌套Logit模型评估医疗保险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确实对居民患病时选择就诊起到了正向的作用,在居民选择医疗机构时,基本医疗保险引导居民向社区、乡一级医院就医的措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研究还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重住院轻门诊的给付结构对就医行为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从政策层面优化居民就医行为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居民的就医行为关系到不同层次医疗机构资源的利用效率,关系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效果,还关系到我国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本文构建了居民就医的选择理论模型,根据模型提出研究假设,并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1989-2011年的数据,使用嵌套Logit模型评估医疗保险对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医疗保险确实对居民患病时选择就诊起到了正向的作用,在居民选择医疗机构时,基本医疗保险引导居民向社区、乡一级医院就医的措施产生了一定的作用。研究还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重住院轻门诊的给付结构对就医行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杜念宇  徐程  舒艳  刘国恩  
本文基于某市2009年-2010年住院病人医疗保险报销数据,运用DID模型估计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和患者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相对于非试点的基层医疗机构,试点机构的基本药物价格下降约为30.2%,非基本药物价格变化不明显。试点医疗机构住院总费用上升了15%左右,同时住院床日数延长了接近2天。进一步研究发现药品费用中的甲类药品费用相对下降了约19%,乙类药品费用则相对大幅度增加约6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兆余  朱慧劼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医疗机构选择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农村居民门诊机构和住院机构选择的因素并不完全一致。性别、年龄等特征对农村居民的门诊就医机构选择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并无显著影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医疗机构距离、医生水平、医疗设备、收费合理程度、补偿标准对农村居民的门诊机构选择和住院机构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健康自评对门诊机构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住院机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职业、家庭社会关系、就医方便程度对农村居民的门诊机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但对农村居民的住院机构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为此,需要完善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创新农村基层医疗管理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红漫  王霖  
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全国启动和建立新农合制度的模板)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阐述和比较了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种筹资报销模式优缺点、适应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如何根据不同医疗需求的人群制定不同的筹资额度,以及如何依据地方实际情况,建立家庭门诊账户形式的报销模式。通过大兴区新农合筹资报销制度的实施情况,对当前我国新农合筹资报销模式中筹资额度的设定、报销方式的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从理论上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能途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广颖  闫德胜  沈文生  陈治水  郭欣欣  王蕾  
目的:总结吉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验,分析实行"住院低比例报销起付段"对住院率的影响,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效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3个样本县,对省、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现场调查和数据搜集。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与住院低比例报销起付段的结合,有效抑制了住院率的增长,合理调整了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就医结构,适度规避了"门诊转住院"风险。结论:住院低比例报销起付段新举措的实施具有积极意义,但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基金风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岳峰  孟群  
近些年我国居民自我医疗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文章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我国居民自我医疗及其比例上升的原因,并用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分析,为客观认识自我医疗提供借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大千  张卫东  
基于CHIP2007微观数据,采用PSM方法解决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问题,研究了医疗保险对外来务工人员健康、医疗服务利用、医疗负担和医疗支出的影响,从而进行有效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医疗保险对来务工人员而言是有效的,它显著改善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水平。其中,女性群体健康效应显著,男性不显著;低收入群体健康显著改善,中高收入群体不显著。其次,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这是外来务工人员健康水平改善的一个途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湘君  王中华  林振平  
本文基于CHNS数据,使用平均处理效应的倍差估计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农民就医行为及健康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总体样本模型显示,新农合促进了参合农民选择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机会,提升了农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也提高了参合农民的健康水平,且新农合的净效应呈动态递增的趋势;(2)不同收入层次样本的估计模型结果显示,随着制度的全面推进和参合率的提高,新农合首先提高中等收入人群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概率,之后这种影响扩大到低收入和高收入的参合农民,从而促进了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有效利用。同时,新农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高收入农民的健康水平,而对中低收入参合农民的影响不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兆余  张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最主要的医疗保障制度。论文基于对苏南三个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新农合模式与农民就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农合制度的不同模式对农民就医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个人缴费比例低、财政补贴高的模式下,农民及时就诊率较高;低缴费标准、高补偿水平的模式,并未导致农民选择高级医疗机构就诊;较高的补偿水平,也未导致农民过度利用医疗资源。为了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补贴,增强农民参保信心,建立农村医疗机构分级补偿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