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2)
- 2023(8999)
- 2022(7311)
- 2021(6764)
- 2020(5649)
- 2019(12690)
- 2018(12168)
- 2017(23108)
- 2016(11857)
- 2015(13614)
- 2014(13422)
- 2013(13652)
- 2012(13148)
- 2011(12290)
- 2010(12368)
- 2009(11764)
- 2008(11470)
- 2007(10150)
- 2006(9352)
- 2005(8731)
- 学科
- 济(77129)
- 经济(76983)
- 管理(30050)
- 业(29539)
- 方法(26793)
- 数学(24668)
- 数学方法(24563)
- 中国(22941)
- 企(20546)
- 企业(20546)
- 地方(16894)
- 农(15001)
- 制(14674)
- 贸(13205)
- 贸易(13194)
- 易(12871)
- 财(12564)
- 银(12557)
- 银行(12555)
- 地方经济(12342)
- 融(12259)
- 金融(12259)
- 业经(12253)
- 行(12137)
- 学(11273)
- 险(11232)
- 保险(11141)
- 环境(9553)
- 农业(9440)
- 体(8886)
- 机构
- 大学(187180)
- 学院(182549)
- 济(99403)
- 经济(97805)
- 研究(71705)
- 管理(67955)
- 中国(59630)
- 理学(57024)
- 理学院(56362)
- 管理学(55697)
- 管理学院(55337)
- 财(44802)
- 京(39644)
- 科学(36502)
- 财经(35425)
- 所(35208)
- 经济学(34283)
- 经(32481)
- 研究所(31670)
- 中心(31567)
- 经济学院(30733)
- 财经大学(26545)
- 北京(26352)
- 江(25715)
- 院(24944)
- 农(23821)
- 范(22096)
- 师范(21970)
- 科学院(21625)
- 研究中心(21057)
- 基金
- 项目(114118)
- 科学(91724)
- 基金(88014)
- 研究(85245)
- 家(76474)
- 国家(75503)
- 科学基金(64283)
- 社会(61149)
- 社会科(58028)
- 社会科学(58013)
- 基金项目(44592)
- 省(38890)
- 资助(37160)
- 自然(37064)
- 教育(36977)
- 自然科(36198)
- 自然科学(36185)
- 自然科学基金(35601)
- 划(33433)
- 编号(30537)
- 国家社会(27784)
- 部(27774)
- 中国(25977)
- 成果(25790)
- 重点(25617)
- 发(25597)
- 教育部(24669)
- 人文(23425)
- 社科(22759)
- 创(22523)
共检索到296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钦 臧文斌 刘国恩
利用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评估入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大病冲击下中国城镇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及医疗保险的作用发挥。研究结果显示,收入水平、慢性病人数、家庭年龄是增加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主要因素;医疗保险降低家庭医疗经济风险的作用明显,医疗保险报销水平越高,其作用越大;医疗保险有效降低了低收入家庭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但对慢性病、老年家庭的作用有限。因此,政府部门需重点控制低收入、慢性病、老年家庭的医疗经济风险,并针对不同人群特征制定不同的灾难性医疗支出标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史清华 顾海英
文章以全国农村固定跟踪观察资料为基础 ,以农户家庭医疗服务消费为核心 ,重点对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户家庭医疗服务消费行为的变化及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间农户医疗服务消费行为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发现 :随着时间变化 ,农户经济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变化是完全一致的 ,均呈“S”型 ,这表明农户的消费行为决策是以收入为基础的。在农户消费倾向呈现一种不断下降趋势情况下 ,家庭医疗服务消费倾向却相反呈现一种直线型上升趋势。这意味着医疗保障已成为农户消费决策所必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事实上 ,启动农村消费市场 ,拉动内需
关键词:
农户 消费行为 医疗服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继红 应美玲 杜在超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特别是农村家庭消费倾向普遍偏低。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2009年农村家庭面板数据,立足疾病、人口老龄化及相关保障水平不足等风险因素,系统分析农村家庭消费行为的特征。本文主要结论为:(1)疾病的发生和人口老龄化明显抑制农村家庭耐用品消费需求。(2)基本医疗保障在2004~2009年期间对农村家庭耐用品消费有显著刺激作用,因此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意义重大。
关键词:
农村消费 基本医疗保障 人口老龄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罗楚亮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居民自我支出的医疗费用在不断上升,使健康风险成为影响家庭支出水平和福利水平的重要因素。文章根据实施医疗救助的3个项目省、6个项目县的住户调查资料,对救助户与非救助户的家庭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表明,医疗救助制度的推行对于降低医疗支出与非医疗支出之间的替代性、改善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等性具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但同时也表明,如果居民遭受比较严重的疾患,现有医疗救助制度的力度仍是有限的。
关键词:
健康风险 医疗保障 居民消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倩 谢勇 戴维周
文章使用健康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当前医疗保障水平的总体状况及结构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并对该水平与经济运行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低水平,广覆盖"的目标寻找理论依据,最后提出了确定我国适度医疗保障水平的一些标准。
关键词:
医疗保障水平 卫生总费用 健康经济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媛媛 吕翔涛
城市低保家庭作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近年来,其医疗保障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探讨。本文假设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政策与城市低保家庭医疗需求不相匹配,并通过对2007年进行的"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绩效评估"项目所得的问卷数据和个案访谈材料分别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考察了城市低保家庭接受到的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政策的实际效果,发现现有政策补贴远不能填补低保家庭的医疗的支出缺口,且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宣传不到位,申领难度大,公共医疗资源不足等漏洞,进而证实了文章的假设,并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宏伟 栾文敬 杨睿 祝明银
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实地调研数据,控制其他变量基础上,重点分析社会保障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保障总体上对子女经济供养老人的水平具有挤入效应,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总体上将提高子女对其经济供养水平。而解释机制分析则发现,原因在于医疗保障释放了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增加了相应支出,并最终导致子女增加了经济供养支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了该效应的群体差异性,而该效应实质是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分配的阶层性差异,根源在于现行医疗卫生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病。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平的健康保障与福利改进体系等思考。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供养 稳健性回归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邵平
医疗保障水平是医疗保障研究领域的关键变量,但目前学术界对医疗保障水平界定不准确。医疗保障水平应为城镇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医疗救助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我国的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关键词:
医疗保障水平 医疗保险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绍阳 臧文斌 尹庆双
本文通过建立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理论模型,将最优医疗保障水平表示为几个充分统计量的函数形式,然后利用我国某城市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提供的"自然实验",实证评估当前医疗保障水平是否达到最优。在考察了连续参保者的住院报销情况,并控制了逆向选择效应之后的实证结果发现,在较低的报销水平时(相当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提高保障程度会提升参保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率,而在较高的报销水平时(相当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提高保障程度并不会显著提升参保居民住院服务利用率;另外,医保报销比例的提高对总的医疗费用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显著降低了患者的自付费用。最后,综合估计得到医疗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风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翠 周绿林 刘石柱
通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构建了一套科学的医疗保障水平测定方法。进而以江苏省3个样本市为例,主要对其发生重大疾病的患者医疗保障水平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其医疗保障水平现状,并最终为提升医疗保障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医疗保障水平 测定 方法学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耿忠平 祝华军 信亚东
一、引言 “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其含义不仅阐述了社会保障的功能,还为我们揭示了要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就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应包括小康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我们课题研究遵循的指导原则。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福履
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内涵急需明确 四部委关于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使城镇全体劳动者都能得到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方式要与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应该说改革方案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概念。但是在“两江”和全国57个城市改革试点的实践过程中,对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的内涵这一关系到整个方案系统、子系统及其相互联系和具体运作的关键问题未能明确界定,致使“医改”在医疗基金筹集水平、基金支付、结算、各段基金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秀峰
美国目前社会医疗保障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一、老年医疗保险享受对象为65岁以上老人。此项医疗保障工作是由美国卫生部的社会保障局直接管理的。经费来源由企业雇员和雇主交纳。按美国社会保障法规定,雇员从参加工作起,按每月工资额的1.3%,雇主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海宁 张高菲 赵秋运
基于我国2002—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工业赶超与医疗保障水平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违背比较优势的工业赶超战略将通过损害企业自生能力、降低医疗基础设施水平和扩大收入不平等限制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工业赶超程度越大,其医疗保障水平越低,且产业下游省份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均对医疗保障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由于工业赶超战略遗留的扭曲成本长期存在,使得医疗保障改革进行到“攻坚期”,正在不断消化扭曲成本。建议各地区实施动态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提升对不同地区之间的医保统筹力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医保投入,使我国整体医疗保障水平更加均衡适度发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之楚 吴静瀛
一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表明其卫生费用投入总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与通过比较表明,我国卫生费用投入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显示政府投入比例下降,个人投入比例上升;我国卫生费用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运用聚类方法分析的结果,建国以来,中国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健康成果,证实了我国医疗保障取得的成绩。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的见解。
关键词:
医疗保障水平 卫生费用 国际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