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8)
- 2023(8943)
- 2022(7849)
- 2021(7334)
- 2020(6475)
- 2019(14944)
- 2018(14781)
- 2017(29410)
- 2016(16260)
- 2015(18157)
- 2014(18192)
- 2013(18123)
- 2012(17187)
- 2011(15477)
- 2010(15724)
- 2009(14895)
- 2008(15090)
- 2007(13865)
- 2006(12100)
- 2005(10949)
- 学科
- 济(66465)
- 经济(66403)
- 业(46610)
- 管理(45129)
- 企(35024)
- 企业(35024)
- 方法(32582)
- 数学(29483)
- 数学方法(29163)
- 农(19798)
- 财(19623)
- 中国(19280)
- 制(16352)
- 贸(14296)
- 贸易(14293)
- 易(13936)
- 银(13747)
- 银行(13727)
- 业经(13112)
- 行(13003)
- 地方(12835)
- 农业(12526)
- 融(12066)
- 金融(12064)
- 学(12026)
- 务(11991)
- 财务(11964)
- 财务管理(11933)
- 策(11338)
- 企业财务(11276)
- 机构
- 大学(231592)
- 学院(231299)
- 济(100339)
- 经济(98100)
- 管理(90684)
- 研究(77302)
- 理学(76755)
- 理学院(75966)
- 管理学(74683)
- 管理学院(74230)
- 中国(63621)
- 财(49957)
- 京(48526)
- 科学(45374)
- 所(39500)
- 农(38982)
- 财经(38661)
- 中心(37501)
- 江(36297)
- 研究所(35483)
- 经(35021)
- 业大(32678)
- 经济学(31324)
- 北京(30870)
- 农业(30726)
- 州(28538)
- 财经大学(28511)
- 经济学院(28474)
- 范(28390)
- 师范(28150)
- 基金
- 项目(147108)
- 科学(115437)
- 研究(109154)
- 基金(106817)
- 家(91698)
- 国家(90927)
- 科学基金(77710)
- 社会(68754)
- 社会科(65225)
- 社会科学(65206)
- 省(56729)
- 基金项目(55619)
- 教育(49972)
- 自然(49544)
- 自然科(48387)
- 自然科学(48370)
- 划(48060)
- 自然科学基金(47506)
- 编号(45638)
- 资助(45593)
- 成果(38212)
- 部(33621)
- 重点(32862)
- 发(31386)
- 课题(30988)
- 创(29851)
- 教育部(28901)
- 科研(28666)
- 性(28280)
- 人文(28227)
共检索到351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钦辉,肖玉梅,黄宗斌,詹旭宾,何锦波,曾文煌
医改启动后的相关数据测算方法与医改启动前不同,我市的测算方法为逐次测试法。即以试点时基金的收入、支出等有关数据为基础,逐次用各组数据参数(包括单位、个人筹资比例,划人在职各年龄段、退休个人账户比例,在职、退休自付段比例,在职、退休统筹段自付比例等),计算调整后的运行情况,与调整前情况对比,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直到选择的数据参数满意为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醉 宋泽 张川川
2015年开始,按照国务院对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要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医药分开改革。本文基于某省会城市医疗保险报销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医药分开改革对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和支出结构的影响,为评估医药分开改革的政策效果提供了及时的和严谨的经验证据。实证分析显示,从支出水平看,医药分开改革使患者住院费用总支出显著增加了4. 9%,但是由于病人自付比例同时出现了显著下降,自付金额没有显著地上涨;从支出结构看,医药分开改革使患者药费支出显著下降了9. 5%,但是护理费和治疗费支出显著增加了69. 7%和53. 4%。医药分开改革还导致患者在短时期内的就诊次数出现了显著增加。总结而言,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改善了公立医院收入结构,但是没有起到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效果,也没有显著降低病人医疗成本负担。
关键词:
公立医院改革 医药分开 住院支出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宗凡
人员流动和医保制度分割的交汇,形成了我国医保关系转接的现实需要。由于地区间利益不平衡等原因,我国的医保关系转接存在一定的困难,从而损害了流动人员的医保权益。解决医保关系转接问题必须把保护参保人利益放在优先位置,通过建立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来保障医保关系转接的顺畅。
关键词:
医疗保险关系 退休权益 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汤晓莉 陈丽 姚岚
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是我国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文章将浙江省制定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与国家出台的文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在发文单位、适用范围、经办流程、参保缴赍、待遇享受和缴费年限等6个方面有所不同。对浙江省医保中心办理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业务进行分析,总结出7个特点。认为参保人员跨制度和跨地区转移接续医疗保险关系的情况将长期存在,建议及时总结地方经验,改进管理服务,借鉴欧盟建立开放性协作机制。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关系转移接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亮 金昌晓 海闻
实行单病种付费制度目的在于促进有效利用有限卫生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最大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达到更加公平地分配我国卫生资源,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我们研究发现,单病种付费制度并不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费用,单病种付费制度虽能对控制医疗费用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
单病种付费 医疗保险 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顾涛,石俊仕,郑文贵,单杰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任务,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卫生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何在占全国80%以上人口的农村建立与之社会、经济、文化相适应的,既有助于保证农村基本医疗,又有一定抗经济风险能力的,具有筹资和组织可行性的医疗保险制度将直接关系到卫生改革的成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善宏
荆州市自1997年6月启动医改工作,目前已运行6年,其间,医改方案进行了2次大的调整。荆州市医改的探索和经验受到湖北省及至全国的关注。结合6年的实践,今后应在门诊慢性病待遇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相关政策落实、大病救助制度的建立等方面逐步完善医改制度。
关键词:
职工医疗保险 政策 荆州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力
1998年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由于这一制度遵循着“广覆盖、低起点、属地化”的基本原则,故在一个时期内还不能满足社会各阶层对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这无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复新,张扬,刘晓滨,张桂芝
目前,我国现行的公费医疗制度越来越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主要是医疗保障覆盖率低。我省享受公费医疗人数只占全省总人口的2.8%;社会化程度和抗风险能力低;缺乏有效的费用约束机制,致使公费医疗经费支出年年大幅度上涨。如:省直实行医疗统一管理的享受公费医疗人员,1991年人均支出比1990年增长31.1%;1992年比1991年增长12.7%;1993年比1992年增长28.3%。因此,改革现行公费医疗制度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星 赵苗苗 吴群红 郑统 李乐 韩志超
目的:分析2016年前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试点先行地区政策工具的变化、特点和问题,为改进医保整合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丘昌泰政策工具分类法,综合政策文本和专家意见,整理出政策工具名称及具体指标,对政策工具编码、归类,分析2016年前后政策工具使用情况及变化。结果:分析符合条件的30个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文件,归纳管制、财务及组织沟通4类14个具体指标。2016年国务院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意见前,研究地区政策工具财务类占47.63%,组织类占23.97%,管制类占19.87%,沟通类占8.52%。2016年国务院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意见后,财务类占73.38%,管制类占12.95%,组织类占7.19%,沟通类占6.47%。使用财务类工具最多,沟通类工具最少。结论:财务类工具总体处于核心地位,组织类、管制类工具内部使用不均衡,沟通类工具使用仍需加强,重视政策工具研究,促进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优化与完善。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医疗保险制度整合 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国恩 唐婷婷 雷震
我国从1995年开始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镇江建立了"通道式"统账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时至今日,其个人账户是否达到引入时的目的还没有专门文献对此进行实证研究。文章试图利用镇江医疗保险数据构建成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论证"通道式"下个人医疗账户对医疗费用的影响。通过建立固定效用模型,并修正标准差和残差,发现个人账户总量的增加在总体上会导致个人账户支出额、起付段支出额、统筹支出额、医保基金支出额与年度医疗总费用增加;个人账户划入比例下降会减少个人账户支出,说明个人账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参保者的医疗需求。因此,设立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可以成为医疗费用需方控制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
通道式 个人账户 医疗保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枫 甘犁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医疗消费的微观数据,利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作为"准社会实验",研究我国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严重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改革后,建立起需求方费用分担机制,强化患者的费用意识。通过建立样本选择差分模型,过滤医疗服务供给方因素对医疗支出的影响,考察医疗保险对参保人群医疗消费行为的净效应。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改革后门诊自付比例提高,参保人群就医的概率和门诊医疗自付支出没有显著变化,但门诊医疗总支出相对减少了28.6%~30.6%。两个安慰剂检验进一步验证了费用分担与医疗支出的负向关系,这说明我国劳保医疗存在较为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通过费用分担一定程度上遏制...
关键词:
医疗保险改革 道德风险 样本选择模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咸胜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社会资本对基本医疗保险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全体居民的医保参与有促进作用,但社会资本各项的影响是有区别的,对全体居民医保参与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社会资本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医保参与的影响存在差异,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对农村居民医保参与有促进作用,而对城市居民医保参与的影响不显著;社会信任对城乡居民医保参与都有显著影响,但影响城市居民医保参与的是陌生人信任,影响农村居民医保参与的是熟人信任。因此,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医保,助力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需要培育良好的社会信任、增强医保的实际保障效果和创新城乡医保融合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申曙光 侯小娟
文章在对个人账户的功能与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定位个人账户问题的实质是公平与效率问题,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从名义筹资负担比率和实际筹资负担比率来看,个人账户的筹资不公平;是否弱化个人账户功能对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影响不大;但弱化个人账户功能有利于统筹基金的平衡运行;而在填补统筹基金缺口方面,相对于降低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和提高个人自付比例,取消个人账户是更优的政策调整方案。因此,作者建议,应逐渐弱化并取消医保个人账户,并通过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完善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设等方式来实现从弱化到取消个人账户的过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