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0)
- 2023(11803)
- 2022(9906)
- 2021(9092)
- 2020(7706)
- 2019(17180)
- 2018(16765)
- 2017(32596)
- 2016(17382)
- 2015(19387)
- 2014(19462)
- 2013(19027)
- 2012(17941)
- 2011(16445)
- 2010(17011)
- 2009(16416)
- 2008(16230)
- 2007(14847)
- 2006(13609)
- 2005(12787)
- 学科
- 济(87211)
- 经济(87101)
- 管理(59201)
- 业(53037)
- 企(43382)
- 企业(43382)
- 方法(29402)
- 数学(25701)
- 数学方法(25436)
- 财(24304)
- 制(23245)
- 中国(22396)
- 地方(19756)
- 农(19438)
- 业经(17660)
- 学(16938)
- 银(16670)
- 银行(16652)
- 行(15943)
- 融(14998)
- 金融(14996)
- 体(14373)
- 务(13947)
- 财务(13914)
- 财务管理(13880)
- 策(13774)
- 企业财务(13256)
- 地方经济(13060)
- 贸(12978)
- 贸易(12968)
- 机构
- 大学(259097)
- 学院(258042)
- 济(120758)
- 经济(118220)
- 管理(100117)
- 研究(88893)
- 理学(83989)
- 理学院(83139)
- 管理学(82042)
- 管理学院(81521)
- 中国(72916)
- 财(62003)
- 京(53037)
- 科学(47648)
- 财经(47108)
- 所(43750)
- 经(42607)
- 江(41251)
- 中心(40949)
- 经济学(38742)
- 研究所(38562)
- 农(35669)
- 财经大学(34727)
- 经济学院(34364)
- 北京(33768)
- 州(31751)
- 院(31482)
- 范(31211)
- 业大(30940)
- 师范(30936)
- 基金
- 项目(158237)
- 科学(126578)
- 研究(119392)
- 基金(117669)
- 家(99906)
- 国家(99061)
- 科学基金(86405)
- 社会(80056)
- 社会科(75915)
- 社会科学(75899)
- 基金项目(60318)
- 省(59659)
- 教育(54374)
- 自然(53002)
- 自然科(51799)
- 自然科学(51785)
- 自然科学基金(50896)
- 划(49619)
- 资助(49201)
- 编号(47357)
- 成果(40664)
- 部(36608)
- 制(35402)
- 重点(35160)
- 发(33828)
- 国家社会(33646)
- 课题(33282)
- 教育部(32427)
- 创(32268)
- 性(31722)
- 期刊
- 济(146415)
- 经济(146415)
- 研究(88693)
- 中国(55057)
- 财(48932)
- 管理(40257)
- 融(34994)
- 金融(34994)
- 农(32923)
- 学报(32636)
- 科学(32053)
- 大学(26442)
- 财经(25147)
- 学学(25017)
- 经济研究(23718)
- 教育(23490)
- 技术(21664)
- 经(21597)
- 农业(21300)
- 业经(20337)
- 问题(17760)
- 贸(14785)
- 技术经济(13995)
- 国际(12992)
- 理论(12704)
- 世界(12632)
- 统计(12454)
- 现代(12017)
- 策(11464)
- 经济管理(11463)
共检索到414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藏宜
在公立医院治理过程中,医疗保险作为第三方需要通过合理的付费机制对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正向激励与行为约束,以实现控费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治理目标。本文基于国家推动"三医联动"及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政策背景,分析了医生产生诱导需求行为的理论机理,分不同逐利偏好,数理演绎了医疗保险按项目付费和预付制对医生诊疗行为的激励约束效果,结合测度结果、国际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规律及我国现状,提出DRGs-PPS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选择并进行了合理的政策机制设计,研究结果符合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趋势及发展动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亮 金昌晓 海闻
实行单病种付费制度目的在于促进有效利用有限卫生资源,并充分发挥其最大社会效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增长,达到更加公平地分配我国卫生资源,提高公民健康水平的最终目的。我们研究发现,单病种付费制度并不能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和降低医疗费用,单病种付费制度虽能对控制医疗费用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
单病种付费 医疗保险 费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益坚
文章提出了控制医疗费用非理性增长的根本解决方法——建立适度医疗费用原则,并提出两个支撑条件,一个是医药经济学评价方法,另一个是新付费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奕婷 王坚强 莫显昆
以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该市医疗保障局2015—2020年住院患者医保结算补偿数据库。以2020年CPI为基准,对费用数据贴现。采用描述性统计和中断时间序列,分析评估支付方式改革对分级诊疗的影响。研究表明:(1)2015—2020年长沙市城乡居民参保住院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构成比分别呈缓慢上升、上升后基本持平和缓慢下降趋势;(2)平均住院日在各级医疗机构均呈现下降趋势;(3)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和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次均费用呈缓慢下降、基本持平和波动上升趋势;(4)自付比例在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持平,在二、三级医疗机构较2015年略有下降。基于病种分值付费的分级诊疗能够减轻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的医疗负担,但尚未体现出对患者分流的明显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昕锐 符诗卉 田磊
目前,我国医保目录内药品的动态调整机制已逐渐规范化,与药品相比,诊疗项目的临床使用、监管与医保目录调整对基金支出、患者负担的影响同样也不容忽视。文章对我国各省市目前现有的诊疗项目目录相关管理政策进行梳理,并总结国内诊疗项目目录调整的相关研究,并为诊疗项目目录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以期为医保目录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进一步局提供可操作的医保内基本诊疗项目目录调整的规范流程。
关键词:
医疗保险目录 诊疗项目 动态调整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军山 江可申
医疗保险付费方式不仅与医疗费用的控制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它还影响到医疗服务的质量。介绍目前国内外关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研究成果,并从政府视角,运用博弈论有关知识,通过1个基本模型阐述各种付费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最后得出对我国付费方式改革与运营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医疗服务质量 付费方式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季尚华 李希峰
山东省日照市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力度,2010年实行统筹金支付额限额结算,2012年实行大病据实结算、部分病种单病种结算、普通病种限额结算的复合式结算办法。有力地控制了不规范的医疗行为,有效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在保证制度平稳运行的前提下,进行限额结算管理。一是保证参保职工个人基本医疗需求,个人发生的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雪莲,杨光泽,刘淑芳
医疗保险好比一个蓄水池,基金筹集是入水口,付费是出水口,出水口的大小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蓄水池的蓄水能力。国内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无不表明,付费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是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最有效的办法。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通过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供方)和参保人(以下简称被保险方)行为的监督、控制,使基本医疗服务消费保持为当地适当的水平,从而有效地使用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如何制订适当的付费方式,从而在供方、被保险方、医疗保险管理部门三方之间形成有效的利益约束机制,既调动供方的积极性,又合理使用医疗费用,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左根永 柏子臣
目的:为解决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违规用药提供行为经济学分析模型和相关建议。方法: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双系统理论,提出分析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违规用药的行为经济学分析模型,并用此模型分析医疗机构医疗保险违规用药过程中的信息流,并提出控制这种信息流的建议。结果: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用药的决策环境为医生提供了临床决策的参照点。药师、医保办工作人员不同的决策思维以及决策信息会通过改变决策的损失厌恶和敏感性,使医生按医疗保险规定用药。结论:促进医生、药师、医保办工作人员之间的信息联动,有助于改善决策思维,减少医疗保险违规用药的发生概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岳峰 孟群
近些年我国居民自我医疗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文章从传承机制、动力机制和强化机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自我医疗的形成机制,解释了自我医疗快速上升的机理,为客观认识自我医疗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自我医疗 形成机制 经济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雷良莺
全球有不少国家所沿用的医疗保障制度于近年来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主要由于医疗保健费用迅速增长,屡屡突破政府部门财政预算,甚至不堪重负;同时,一些制度本身也欠完善,随着时间推移,弊端渐趋明朗、暴露,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呼声日隆。然而,任何一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都将冲击关键性角色——医生,冲击他们为适应原有体制而建立的医疗行为和利益关系。同时,任何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也需要医生的大力支持与理解,这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成败的关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恒辉
随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保经办部门对医疗保险支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目的在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高效集约使用医疗保险资金,助力医疗改革。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对医疗机构体系的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文章从医保支付改革的经济现状出发,对改革后医疗机构进行经济学探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要家 王广凤
近年来,"看病贵"成为我国医疗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导致"看病贵"的一个直接推动因素是医疗服务中的"过度医疗"问题。医疗服务具有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在此背景下会形成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形成"权责不对等"的"委托困境"问题,从而引发"过度医疗"和医疗市场中"富人驱逐穷人"的现象。在此情况下,政府管制并不能改变医患之间合约谈判权的非对称分布格局,解决过度医疗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建立以医生声誉激励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关键词:
医患关系 过度医疗 声誉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崔佳 刘桂芝 张喜红
医疗保险中的定额付费方式指不论实际发生了多少医疗费用,均以事先确定的标准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这种支付方式的有效运作意味着可以在控制医疗费用的同时又确保医疗质量。本文认为可能对定额付费方式有效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服务质量对患者诊疗需求的影响程度;医疗机构增加患者诊疗需求的意愿;医疗机构的拒诊和撇脂行为;经办机构在合同签订方面的权限。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定额付费方式 有效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肖亚东 李森
近年来,安徽省淮北市不断加大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力度,积极探索"总额预算、弹性结算、按病种付费"的复合型费用结算方式,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和保障基金安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总额预付控制。通过总额控制,有效控制医院任意扩大服务项目、增加住院天数和病人数量,遏制医疗机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促使医疗机构积极控制医疗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