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0)
- 2023(12204)
- 2022(10405)
- 2021(9240)
- 2020(7993)
- 2019(17945)
- 2018(17267)
- 2017(33325)
- 2016(18453)
- 2015(20453)
- 2014(20402)
- 2013(20598)
- 2012(19323)
- 2011(17711)
- 2010(17578)
- 2009(16422)
- 2008(16407)
- 2007(14952)
- 2006(12919)
- 2005(11365)
- 学科
- 济(83116)
- 经济(83041)
- 管理(51634)
- 业(48940)
- 企(38167)
- 企业(38167)
- 方法(36964)
- 数学(32910)
- 数学方法(32657)
- 农(22380)
- 地方(20350)
- 中国(19435)
- 财(18387)
- 学(18293)
- 业经(17628)
- 制(15706)
- 农业(15126)
- 贸(14855)
- 贸易(14853)
- 易(14374)
- 环境(13448)
- 和(12724)
- 产业(12633)
- 技术(12518)
- 地方经济(12190)
- 务(11289)
- 财务(11270)
- 财务管理(11243)
- 融(10681)
- 金融(10679)
- 机构
- 大学(278707)
- 学院(276387)
- 济(113990)
- 经济(111472)
- 管理(105076)
- 研究(98933)
- 理学(91514)
- 理学院(90364)
- 管理学(88817)
- 管理学院(88295)
- 中国(70169)
- 科学(64989)
- 京(59448)
- 农(58034)
- 所(52113)
- 业大(48511)
- 研究所(48137)
- 财(47709)
- 农业(46533)
- 中心(44575)
- 江(42095)
- 财经(39101)
- 北京(36710)
- 范(36026)
- 师范(35537)
- 院(35512)
- 经(35509)
- 经济学(35169)
- 州(33160)
- 经济学院(32102)
- 基金
- 项目(193853)
- 科学(151099)
- 基金(140147)
- 研究(133290)
- 家(125964)
- 国家(124971)
- 科学基金(104890)
- 社会(85144)
- 社会科(80845)
- 社会科学(80814)
- 省(77548)
- 基金项目(75519)
- 自然(70051)
- 自然科(68289)
- 自然科学(68256)
- 自然科学基金(67061)
- 划(65789)
- 教育(60002)
- 资助(56068)
- 编号(52418)
- 重点(44647)
- 发(43818)
- 部(42020)
- 创(40548)
- 成果(40450)
- 计划(38768)
- 创新(38062)
- 科研(37915)
- 课题(36408)
- 国家社会(35527)
- 期刊
- 济(122020)
- 经济(122020)
- 研究(73274)
- 中国(54626)
- 学报(53121)
- 农(50577)
- 科学(46194)
- 大学(37469)
- 财(35791)
- 学学(35621)
- 农业(34443)
- 管理(34081)
- 教育(24317)
- 技术(21128)
- 业经(20440)
- 融(19558)
- 金融(19558)
- 经济研究(19231)
- 财经(19039)
- 业(19031)
- 问题(16603)
- 经(16493)
- 资源(15912)
- 版(14598)
- 科技(14225)
- 技术经济(14083)
- 业大(13586)
- 商业(13482)
- 统计(12827)
- 图书(12821)
共检索到393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赛
目的:分析医疗产业集聚对区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影响。方法:利用2004—2017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基准面板回归模型,运用固定效应估计和GMM估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医疗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提升我国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具有区域差异。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医疗产业集聚能显著提升区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而西部地区医疗产业集聚对区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抑制作用。结论:加快医疗体制改革,通过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方式,提升落后地区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秀芝 金春林
目的:分析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比较长三角区域的“中心区”与“一般区”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法:运用集聚度法,从地理、人口和经济维度对2020年的数据进行计算并比较。结果:“中心区”各类医疗资源集聚度(HARD)均>1,一般区各类医疗资源集聚度均<1,与中心区差距较大。人口集聚度(PAD)≥1的城市数量超过HRAD与PAD比值≥1的城市数量。结论:长三角区域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聚,省会城市集聚度更高。长三角区域内部省域间、“中心区”与“一般区”之间的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均存在差异。提升区域内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要重点考虑区域人口规模和密度。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城市 医疗卫生资源 集聚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韩湘 吴泽墉 伍宝玲 叶秋丽 罗桢妮
目的: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医疗资源空间集聚特征进行分析,为促进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从医疗人力资源、医疗服务设施和医疗业务效益3个方面共10个指标构建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特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和医疗资源集聚水平,同时借助GIS技术分析广东省各区域医疗资源的空间差异。结果:万元以上设备、房屋建筑面积和执业(助理)医师指标对广东省医疗资源集聚水平有重要影响;广州和深圳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超过0.6,汕尾、云浮、阳江、河源和潮州的医疗资源集聚水平低于0.1;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露 方鹏骞
目的:为充分利用卫生资源、改善卫生产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地区)2007—2009年的卫生资源利用效率进行纵向的分析和比较。结果:我国省域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在2007—2009年之间总体呈现出进步的态势,中部地区的进步较东、西部地区更明显;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省域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主要来自于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化总体呈进步趋势;效率变化总体呈减退趋势,规模因素是造成效率减退的主要原因。结论:控制卫生服务资源规模的扩张,以实现卫生服务利用的长期高效。
关键词:
省域 卫生资源 Malmquist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梅玲 陈少晖
文章基于我国2013—2020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测度,揭示其时序变化和空间差异特征,并通过分解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影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2013—2020年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效率总体有所提升,但总体未实现有效配置;从空间分布看,不同省份的医疗卫生资源效率存在差异,相较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效率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结合全要素生产率分析结果发现,主要是医疗设备和人才的不足制约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效率提升;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演化上看,东中部地区较为平稳,西部地区受政策、环境等影响,变动较大。建议强化医疗设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大西部地区医疗投入,优化东中部地区配置效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协作,平衡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来有文 孟庆跃 王文华 扎西达娃 李顺平
目的:分析西藏3地区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为进一步合理配置西藏卫生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数据包络法对西藏样本地区40家乡镇卫生院、13家县级和8家地区级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西藏当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低下,基层乡镇一级配置效率最低。结论:应加大对基层卫生资源的投入力度,并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西藏 卫生资源配置 效率 DEA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姚瑶 崔宇杰 赵汗青 潘惊萍
目的:明确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供给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面板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乡镇卫生院病床周转率显著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对于医师年均门诊量,城乡地区差异并不显著。普遍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医师年均门诊量与医疗服务利润率、医保定点存在相关性,病床周转率与医疗服务利润率、财政补贴存在相关性。但在人员构成、医疗设备以及员工激励等方面,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量影响因素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提示对于不同区域的基层医疗机构应该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来提升医疗服务供给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书平 黄二丹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9年医改以来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性,为优化"十四五"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区域功能定位把北京市16个区(县)分为4个经济区域分组,以服务常住人口和地理面积为权重,比较各个经济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利用泰尔指数和聚集度测算不同区域间和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结果:(1)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医疗卫生资源的泰尔指数最小。(2)全市不同类型资源的泰尔指数主要是由区域分组间的差异造成,其贡献率在80%左右。(3)首都功能核心区的医疗卫生资源聚集度远远高于人口聚集度,这说明卫生资源相对过剩,而其他区域分组的医疗卫生资源则相对不足。结论:为了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卫生资源配置,应进一步加强北京市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等区域的卫生资源的可及性,改善不同类型资源在不同区域分组内及区域间分布合理性,提高资源布局的公平性,更好地为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服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金亮 方鹏骞
文章从《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提取出我国31个省区医疗卫生资源的7项指标及其数据,计算投入指标的基尼系数,研究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构建DEA的C2R模型,研究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文献分析,提出影响我国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通过线性回归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相对公平;利用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究其原因,经费投入是瓶颈,需求不足是根源;人口密度、居民可支配收入等4种因素对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有显著性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罗赛
目的:分析医疗产业集聚对健康产出的影响及区域差异。方法:利用2002—2016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与GM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医疗产业集聚能够显著改善居民健康并且具有区域差异。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医疗产业集聚能显著改善居民健康,而东部地区医疗产业集聚对居民健康的改善并不显著。结论:加大各地区医疗产业集聚度,均衡区域发展,特别是提高中西部地区医疗产业集聚度。
关键词:
医疗产业集聚 健康产出效应 区域比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谦
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就医疗卫生资源来讲,一方面,人的健康需求是一种持续的社会需求,是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低,医疗卫生资源稀缺,供给不足。本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在理论上分析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方式及配置效率的高低,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框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敏 常朝娣 肖树发 周达 邱杰
目的:了解湖北省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优化和调整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统计法和秩和比法对湖北省17市(州)机构、床位和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医疗卫生资源人均占有量涨幅较大,配置总体合理。根据各地区主要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来看,全省可分为三档,其中孝感、随州配置较差;宜昌、恩施和十堰配置相对较好;其余市(州)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趋向合理。结论:全省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仍存在不均衡现象,人力资源配置地区差异显著;部分地区各资源要素配置结构严重失衡,
关键词:
医疗卫生资源 资源配置 湖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军 钱力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区域医疗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了估算。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医疗系统的平均相对效率较高,投入产出水平相对有效,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有省份达到完全效率;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间的运行效率呈现不同的特点,且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显著,表现出非收敛性。利用分层DEA方法将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效率运行状况划分为四个层次,并依据预期寿命和相对效率将我国的医疗系统划分为四种不同的运行模式,针对各自特点提出了优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薛宇 王长青
目的: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当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确定情况下,探讨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科学依据,从而公平科学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方法:基于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需求角度,分析影响资源分配的关键因素,提出医疗卫生资源需求指数(MRDI)概念,分析医疗卫生资源需求的特点和多影响因素。结果:建立需求指数测度模型,应用于测算不同地区的需求指数数值,作为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依据,并以江苏省为实证对象,实证结果验证了方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结论:运用医疗卫生资源需求指数配置区域卫生资源,可成为区域科学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一种可行方案,为卫生主管部门医疗区域规划提供科学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