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
- 2023(1020)
- 2022(896)
- 2021(709)
- 2020(659)
- 2019(1392)
- 2018(1366)
- 2017(2437)
- 2016(1400)
- 2015(1588)
- 2014(1556)
- 2013(1530)
- 2012(1421)
- 2011(1185)
- 2010(1177)
- 2009(1111)
- 2008(1064)
- 2007(1011)
- 2006(907)
- 2005(776)
- 学科
- 济(4796)
- 经济(4793)
- 业(3766)
- 管理(3530)
- 企(3021)
- 企业(3021)
- 方法(2389)
- 数学(2071)
- 数学方法(2030)
- 中国(1787)
- 地方(1320)
- 财(1311)
- 农(1306)
- 制(1294)
- 学(1272)
- 教育(1166)
- 业经(1164)
- 理论(1164)
- 银(1056)
- 银行(1050)
- 行(1001)
- 人事(934)
- 人事管理(934)
- 工作(924)
- 技术(900)
- 融(811)
- 金融(811)
- 划(802)
- 务(790)
- 财务(790)
- 机构
- 大学(19556)
- 学院(19087)
- 研究(7062)
- 济(6853)
- 经济(6657)
- 管理(6609)
- 理学(5815)
- 理学院(5714)
- 管理学(5552)
- 管理学院(5500)
- 中国(5464)
- 科学(4786)
- 京(4218)
- 农(3874)
- 中心(3627)
- 所(3627)
- 研究所(3379)
- 业大(3357)
- 江(3335)
- 财(3174)
- 农业(3079)
- 范(2740)
- 院(2711)
- 师范(2700)
- 技术(2561)
- 北京(2506)
- 财经(2491)
- 州(2490)
- 省(2432)
- 经(2257)
共检索到29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曦梓 韩英 赵微微 张洪玉
聚电解质是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一类高分子聚合物,该文从多方面对聚电解质润滑涂层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首先,基于聚电解质刷原理、水合润滑原理对聚电解质润滑涂层的润滑机理展开介绍,并对聚电解质进行了分类。其次,介绍了聚电解质与基底的多种结合方式,包括物理法、偶联接枝法和引发接枝法等,并对引发接枝法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为设计聚电解质润滑涂层提供参考。最后,对聚电解质润滑涂层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聚电解质 润滑 医疗应用 接枝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伟成 廖元太 张洪玉
随着医学技术进步,对医用材料在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一种新型表面修饰技术,润滑水凝胶涂层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该文旨在从水凝胶润滑原理、水凝胶润滑改性方式和水凝胶涂层的修饰方法3方面综述润滑水凝胶涂层的相关研究。首先,从关节软骨的润滑机理出发,引出水凝胶润滑原理相关研究;其次,基于已有润滑理论,介绍了几类典型的水凝胶润滑改性方式,并详细阐述了现有几种水凝胶涂层的修饰方法,为设计水凝胶涂层提供参考;最后,对润滑水凝胶涂层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
水凝胶涂层 润滑改性 修饰方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豪楠 刘威 唐悦 王胡军 郑靖
仿生超滑涂层因具有优异的拒液性、自愈性和高压稳定性,在防污、抗黏附和防结冰等应用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将润滑油注入多孔基体获得的注液超滑涂层或在光滑平面接枝润滑分子获得的类液体超滑涂层均可获得上述优异性能。然而,超滑涂层面临润滑层易损耗、机械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文在总结注液超滑表面仿生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注液超滑涂层和类液体超滑涂层的特点与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此外,从高可靠性、长寿命超滑涂层的优化设计制造角度,评述了超滑涂层的发展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玲 庞久寅 任世学 李淑君 姜贵全
【目的】对工业废弃碱木质素改性制备阳离子木质素聚电解质,将其与聚乙烯醇改性产物羧甲基化聚乙烯醇复合制备聚电解质复合薄膜。分析不同因素对聚电解质薄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薄膜结构、热稳定性等进行表征,为木质素基聚电解质在缓释、地膜、包装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对木质素和聚乙烯醇分别进行季铵化和羧甲基化改性,制备阴、阳离子聚电解质。以甲醛为交联剂,聚乙烯醇为成膜剂,采用流延法制备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羧甲基化聚乙烯醇(TLQA/CMPVA)反应薄膜,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等对聚电解质薄膜结构、形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木质素季铵盐中季铵根离子质量摩尔浓度为1. 81 mmol/g,羧甲基化聚乙烯醇中羧酸根离子为0. 62 mmol/g。制备具有较佳力学性能的聚电解质薄膜的条件为:TLQA/CMPVA反应薄膜的固含量为10%,固含中聚乙烯醇(PVA)质量分数为30%,三甲基木质素季铵盐(TLQA)和羧甲基化聚乙烯醇(CMPVA)(质量比为3∶7)的质量分数为70%,甲醛加入质量分数为3. 88%,溶液p H值为9。所制备聚电解质反应薄膜的最佳断裂伸长率为222. 13%,拉伸强度为6. 80 MPa。聚电解质反应薄膜的平面较光滑,断面不平整,聚电解质共混薄膜平面粗糙。聚电解质反应薄膜分子结构中有醚键形成;聚电解质反应薄膜的热稳定性大于聚电解质共混薄膜的热稳定性。【结论】木质素和聚乙烯醇改性后,通过加入成膜剂聚乙烯醇、交联剂甲醛,聚电解质薄膜热稳定性得到提高,可获得具有较好力学性能和缓释性能的TLQA/CMPVA聚电解质反应薄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倪荣超 顾继友 赵佳宁
采用FTIR、DSC等分析手段对一种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的脲醛树脂活性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活性剂的主要成分是羟甲基脲,电解质没有与脲醛衍生物产生化学结合,活性剂降低了树脂表面张力,增大了对木材的润湿性,在参与固化反应的过程中,活性剂降低了脲醛树脂固化反应的活化能,说明有更多的树脂分子参与到固化反应中来,宏观上表现出提高了脲醛树脂的粘接效率;设计了一种脲醛树脂合成工艺,在合成过程中合理引入电解质,通过压制胶合板、纸板等试验,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认为由于电解质的引入,加快了反应速度,提高了粘接强度,但也导致了胶接制品的湿强度下降;从理论上对电解质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为有效控制脲醛...
关键词:
脲醛树脂 电解质 作用机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蔺玉华 卢健民 富惠光
鲤暴露于质量浓度 2 0 μg/L的镉溶液中 2周时 ,其相对生长率比对照组有增加的趋势 ;暴露 30d后鲤生长速度低于对照组 ;暴露 3~ 7d ,鲤血浆渗透压急剧下降 ,Ca2 +、Na+浓度降低而Mg2 +浓度升高。电镜观察显示 ,鲤脑垂体催乳素细胞分泌量增加 ,血浆中肾上腺皮质醇质量浓度明显增高。其离子水平及激素水平的改变均是暂时的 ,暴露 14d后恢复至正常水平。镉在短时期内导致低钙并对鲤有短期促生长效应 ,这可能与脑垂体催乳素分泌有关 ,而皮质醇含量的增高可能是鲤对镉刺激的应激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忠 张毛毛 刘亚娜 吕斌 孙学东
木材表面的涂层在光照、水分和氧气作用下易发生分解,导致涂层失效,丧失其装饰和保护功能。判断木材涂层是否失效,分析木材涂层失效的形式、程度、机制以及预防和早期检测木材涂层失效,已经成为木材与涂料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目前,国外已经有了较多关于木材涂层失效的研究,而我国对木材涂层失效形式、机制及预防方面的研究甚少。本文重点对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木材涂层失效的形式、机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木材涂层失效的快速评估、有效预防与延缓以及户外木材专用涂料的研发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木材 涂饰 涂层失效 失效行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晓楠 雷廷武 张勇
为测试电解质示踪正态模型在降雨条件下测量坡面径流流速的可行性,对3个降雨强度和5个坡度条件下坡面电解质示踪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在降雨条件下将正态模型法计算的径流流速与传统流量法得到的流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正态模型测量坡面径流流速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坡度和降雨强度较小时,正态模型法能够在短距离内准确测量径流流速,与流量法测量结果接近;随着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大,由于电解质的横向扩散损失导致模型预测径流流速的精度有所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小权 黄克和 骆建兵 陈甫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高钙高蛋白组(饲喂含钙36.8 g/kg、蛋白242.5 g/kg的日粮)和对照组(饲喂含钙8.5 g/kg、蛋白175.3 g/kg的日粮)。在饲喂高钙高蛋白日粮32 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与血清电解质测定,并利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高蛋白日粮对青年蛋鸡体液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日粮能致鸡发生高尿酸血症,同时引起鸡腹泻,使鸡尿量增加,尿液pH较对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高蛋白组鸡血液pH、碳酸氢根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卫兵 王业遴 马凯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生物体内一个重要的活性氧自由基清除剂。植物在低温下的SOD活性变化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低温下黄瓜细胞中SOD活性下降,并且表现为抗寒性差的品种下降剧烈,而抗寒性强的品种则慢。至于落叶果树在低温下SOD活性变化等尚未见报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长华 唐树戈 夏泉
依据Kohlrausch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采用经典的电化学实验方法,测定强电解质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间接求出弱电解质溶液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从而设计出一种测定弱电解质溶液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的实验方法,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该实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东娇
文化和文明本身就是涂层,具有保护、装饰和炫耀功能。作为文化分析的维度之一,文化涂层能够统合物理、化学、哲学、审美、技术、工艺、情感等多层意义,发挥对文化研究与建设的提醒和整理作用。在物质相对富裕、追求审美和装饰的智能时代,形式主义、技术主义和效用主义等单边逻辑的扩张和盛行引发文化涂层过度、不足和失衡等问题。运用哲学研究范式和结构主义方法研究学校文化涂层的概念化、结构化和格式化问题,对进入3.0时代的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学校文化涂层是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相对可见和可控的文明状态,包括物理涂装、行为修饰、价值叠加、假设兴替,具有强弱分明的特点。学校文化涂层概念化包括对涂层现象和经验的抽象化、对学校文化涂层定义的操作化、对学校文化涂层知识的体系化、对学校文化涂层问题的具体化,意在构建学校文化涂层理论雏形。从学校文化结构化成层过程和机制看,三重价值选择机制奠定了学校文化基质,三层记忆转化机制积累了学校文化涂料,三种博弈机制确认了学校文化涂层主体及其涂层权。学校文化涂层格式化强调清除无必要成分以释放空间,对必要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和分区整理。涂层整理包括涂层前整理和涂层后整理,依据视觉-听觉装饰、显性-隐性文化、有用-无用管理三对分区逻辑进行,坚定地强化和扩大学校涂层的正义性与正当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全力建设当代学校文化的先进涂层。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赞东 李永杰 陈以方
金属基体表面涂覆的非金属涂层可以提高基体的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涂层的结合质量是涂层性能的重要指标。传统的超声透射和反射方法可以实现对涂层脱粘的检测,但是对于非脱粘涂层结合质量的检测较为困难。该文采用超声斜入射反射检测法,对不同结合质量的非金属涂层进行检测,利用频谱分析技术计算得到斜入射非线性系数。检测结果表明:斜入射非线性系数可以反映非金属涂层的结合质量,涂层的脱粘情况可以通过基频的幅值判断,而在非脱粘情况下,斜入射非线性系数越大,则涂层结合质量越差。
关键词:
陶瓷涂层 结合质量 超声检测 非线性系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平祥 华毓坤 周之江
本文主要研究刀具材料、试验环境对金刚石涂层刀片耐磨性的影响 ,探讨刀片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试验发现金刚石涂层提高了刀片耐磨性 2 0 %~ 4 5% ,金刚石薄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剥落 ,限制了涂层刀片的耐磨性。试验表明屑末溶液和醋酸、盐酸混合溶液不腐蚀金刚石薄膜 ,但腐蚀基体材料。金刚石薄膜磨耗机理是“磨损变形—裂纹—磨屑形成”。高速钢刀片以磨料磨损为主 ,腐蚀磨损为辅。粘结剂 (钴元素 )丧失是硬质合金刀片磨损的根本原因 ,一旦残余粘结力不足以抵抗磨擦所产生的剪切力 ,碳化钨颗粒就会因疲劳而脱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彪 吴新华 卓方银 周茂福 王正旺
对表面涂层活性炭的制造工艺及配方和产品性能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找出了较佳配方:表面涂层剂19份,水70份,稳定剂7份,粘结剂12份。由较佳配方所研制的表面涂层炭若原料炭的碘值为680.6mg/g,吸苯率为17.7%,则制得的表面涂层炭性能为:碘值652.3mg/g,吸苯率17.9%,炭粉减少率98.8%;若原料炭的碘值为1020.3mg/g,吸苯率为32.2%,则制得的涂层炭性能为碘值981.lmg/g,吸苯率30.8%,炭粉减少率98.56%。本表面涂层技术工艺简单,易于操作,不影响炭的吸附性能,且成品炭表面光滑,触手后不变黑,不易磨损,性能稳定,因此扩大了活性炭使用性能及应用范围。
关键词:
活性炭,表面涂层,着色,包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