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2)
- 2023(11499)
- 2022(9640)
- 2021(8660)
- 2020(7180)
- 2019(16008)
- 2018(15676)
- 2017(28764)
- 2016(16172)
- 2015(18559)
- 2014(18458)
- 2013(17138)
- 2012(15495)
- 2011(13965)
- 2010(14041)
- 2009(12727)
- 2008(11962)
- 2007(10580)
- 2006(9001)
- 2005(7702)
- 学科
- 济(60984)
- 经济(60915)
- 管理(46547)
- 业(40022)
- 企(33119)
- 企业(33119)
- 方法(30247)
- 数学(27352)
- 数学方法(27064)
- 中国(17798)
- 财(16465)
- 农(16312)
- 地方(13328)
- 理论(12873)
- 业经(12782)
- 制(12004)
- 学(11162)
- 贸(10751)
- 贸易(10743)
- 农业(10728)
- 教育(10599)
- 教学(10583)
- 务(10450)
- 财务(10413)
- 易(10385)
- 财务管理(10384)
- 技术(10378)
- 企业财务(9904)
- 融(9546)
- 金融(9538)
- 机构
- 学院(219184)
- 大学(210237)
- 济(81705)
- 管理(81033)
- 经济(79852)
- 理学(69863)
- 理学院(69150)
- 研究(68579)
- 管理学(67863)
- 管理学院(67488)
- 中国(49945)
- 京(43481)
- 科学(41905)
- 财(39292)
- 农(34867)
- 江(34124)
- 所(33402)
- 中心(31940)
- 业大(31757)
- 技术(31350)
- 财经(31242)
- 研究所(30306)
- 范(29376)
- 师范(29036)
- 经(28383)
- 农业(27423)
- 州(27330)
- 职业(27124)
- 北京(26466)
- 院(26026)
- 基金
- 项目(150385)
- 科学(118059)
- 研究(114969)
- 基金(104369)
- 家(90138)
- 国家(89378)
- 科学基金(77170)
- 社会(70612)
- 社会科(66899)
- 社会科学(66880)
- 省(63878)
- 教育(57756)
- 基金项目(54501)
- 划(52263)
- 编号(49403)
- 自然(48121)
- 自然科(47073)
- 自然科学(47056)
- 自然科学基金(46158)
- 资助(43144)
- 成果(39816)
- 课题(36640)
- 重点(34696)
- 发(32759)
- 部(32660)
- 创(32323)
- 年(30780)
- 创新(30008)
- 项目编号(29637)
- 规划(28608)
- 期刊
- 济(86495)
- 经济(86495)
- 研究(60213)
- 中国(49428)
- 教育(40055)
- 学报(33351)
- 农(31068)
- 财(30984)
- 管理(28982)
- 科学(28502)
- 大学(25338)
- 技术(24385)
- 学学(23646)
- 农业(21462)
- 融(17498)
- 金融(17498)
- 职业(16385)
- 业经(15787)
- 财经(15383)
- 经济研究(14633)
- 经(13250)
- 业(11990)
- 统计(11082)
- 坛(10985)
- 论坛(10985)
- 问题(10789)
- 策(10454)
- 技术教育(10444)
- 职业技术(10444)
- 职业技术教育(10444)
共检索到319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琼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基于医教协同驱动理念,坚持科学性、系统性、适应性、职业性的基本原则,构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进行验证,并对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验证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高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贵仁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现在老百姓反映的"看病难",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看好医生难"。缓解"看病难、看好医生难",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医学教育改革,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临床医师。2011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医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正平 潘红宁 韩扣兰 史卫红 徐会党 徐友凤 陈国忠
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为保证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构建了特色化的基层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进行质量管理和"诊改",保障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建设和基层"全科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基层医学人才培养 质量保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俊起
本刊讯(记者刘俊起)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京联合召开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医教协同是培养临床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此次专门召开推进会,对于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互促互进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群众需要更多高水平的健康卫士。希望教育部、卫生计生委会同相关方面,加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苏强 吕帆 林征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各级政府、高等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主体在医教协同下构建动力、运作及调整机制。构筑促进全科医学人才生涯发展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动力机制是逻辑起点,构筑形塑全人照护医业理性的运作机制是逻辑基础,构筑针对全科医学人才培养问题的调整机制是逻辑依托。这要求通过立法加强全科医学人才标准化、规范化培养制度建设,明确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本科学历基准,建立贯穿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一体化完整教育体系,进一步创设育人机制与保障条件。
关键词:
医教协同 全科医生 全人照护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安兴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为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而人才培养本身是一项长远规划的历史工程,是一项难以一时测评效果如何的细致工程,更是一项关系到各类环节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谦
指出毕业后医学教育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介绍了我国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推进医教协同、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所取得的成绩,阐述了今后国家卫生计生委推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工作重点。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翁铁慧
介绍了上海市通过医教协同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临床医学硕士培养结合的理念和做法。在系统设计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突出"全",在抓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突出"严",在凝聚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资源方面突出"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校堃 李章平 刘晓冬 朱雪波 王世泽 刘燕楠 林瑾 黄兆信
办好医学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期在我国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医学教育存在的不足。医学教育需要回归初心,贯彻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坚强使命,着力提升民众健康素养、优化医学教育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领域供给、强化医学人文教育。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教育改革 抗击疫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承萍 吕俊峰
医教协同培养基层卫生人才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对高质量卫生人才的需求,满足基层群众对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内在需求,但目前面临着高职院校与基层医疗机构协同工作机制不成熟、缺乏有效举措吸引医疗机构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缺乏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等困难。为此,文章提出要积极探索医教协同体制机制创新、主动推进医校双方全程深度参与协同育人过程、充分发挥政策和科学理论的引导作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基层卫生人才 医教协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柳清 刘晨
为适应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需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本文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转变出发,分析了医学类高职院校在为基层培养医学高职人才的过程中,应重点从三个方面分析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即: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重视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与态度;明确执业任务,建构与执业岗位任务对应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教学,强化基层医疗人员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高职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国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并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国外高等教育界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但中国的大学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理念与做法,否则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老师不习惯、教学资源也不够,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应中
构建高职专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遵循达成评价主体认同、凸显专业特性、突出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兼重定量与定性评价等基本准则,采取建构评价目标、协商评价方案、开放评价渠道、交流评价信息等行动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人才培养有其特殊性,既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又要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基于此人才培养定位,以满足企业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成效三方面确定"3+2"分段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原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方元春 王璜
高职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前提,就是要转变高职教育教学评价观念,改革传统的以校内监控评价为主的教学导向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
关键词:
高职 教育教学评价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