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
2023(15)
2022(18)
2021(14)
2020(22)
2019(47)
2018(59)
2017(141)
2016(68)
2015(70)
2014(72)
2013(59)
2012(35)
2011(14)
2010(19)
2009(23)
2008(21)
2007(17)
2006(14)
2005(12)
作者
(120)
(98)
(84)
(71)
(55)
(48)
(43)
(40)
(39)
(36)
(34)
(33)
(32)
(31)
(31)
(29)
(29)
(28)
(28)
(28)
(28)
(27)
(24)
(23)
(22)
(21)
(21)
(21)
(20)
(20)
学科
(258)
(257)
税收(257)
(123)
制度(103)
(103)
管理(101)
医疗(94)
服务(94)
(94)
(72)
(64)
企业(64)
(58)
经济(58)
(53)
(43)
教育(42)
(37)
财务(37)
财务管理(37)
研究(33)
中国(31)
研究生(31)
组织(27)
企业财务(23)
(22)
体制(20)
(20)
医院(20)
机构
学院(442)
大学(421)
(184)
研究(182)
经济(175)
管理(163)
理学(136)
理学院(134)
管理学(132)
中国(131)
管理学院(131)
(128)
(114)
(111)
(105)
中心(97)
(91)
(90)
北京(86)
科学(83)
(80)
(78)
(76)
(75)
(73)
(72)
国家(71)
职业(71)
(68)
研究所(68)
基金
项目(234)
研究(196)
科学(179)
基金(147)
社会(128)
社会科(118)
社会科学(118)
(115)
国家(113)
(110)
科学基金(101)
编号(98)
教育(94)
基金项目(84)
成果(82)
课题(81)
(73)
(66)
(63)
自然(58)
自然科(56)
自然科学(56)
资助(56)
(54)
自然科学基金(54)
(53)
(51)
(51)
(51)
阶段(51)
期刊
(331)
经济(331)
研究(230)
中国(194)
(167)
(119)
教育(102)
(92)
卫生(92)
财会(71)
经济研究(70)
会计(64)
(63)
(63)
金融(63)
(57)
(56)
参考(53)
月刊(53)
(53)
(49)
(44)
税务(42)
学报(39)
管理(39)
之友(38)
(37)
财政(37)
大学(36)
学学(33)
共检索到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宗光  李新民  赵红征  任彦孔  曾庆义  张绍军  
有些地方在落实卫生投入政策上,存在"打折扣,缺斤两"、"脚步慢,跟不上"、"单打一,不配套"、"雷声大,雨点稀"和"拆东墙,垒西墙"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投入机制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财权事权不对称和问责机制不完善。文章建议完善问责机制,提高官员责任意识;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做到合理投入;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动员社会力量扶贫;理顺财权事权关系,实现责权统一;注重整体效应,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叶煜荣  
1医疗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既不能错失发展机遇,也不可盲目发展。最近一个时期,由于政府批评某些城市大医院的过度扩张,人们以为今后医院再也不需要发展了。这是一种误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广亚  张征宇  孙亚平  
综合医改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是深化医改的主攻方向,而深化医改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强大动力。文章利用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基于综合医改试点省份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综合医改对居民就医满意度、医疗水平认可度和医疗支出的影响情况。首先,综合医改显著提高了居民的就医满意度和对就医点医疗水平的认可度。其次,尽管综合医改未能降低居民的绝对医疗支出和绝对自费医疗支出,但显著降低了相对医疗支出和相对自费医疗支出。进一步探索发现,综合医改降低了医疗支出中的住院支出,未降低医疗支出中的伤病支出。从自费占比角度看,综合医改显著降低了居民的自费医疗支出比例。相比农村地区,综合医改在城镇地区的政策效应更显著。整体来看,综合医改政策具有显著的政策效应,未来的医改方向仍是居民的医疗支出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  
建立优质、高效、公平的医疗卫生体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长期以来,各国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改革和探索,一些国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予以积极推动。经济政策是医改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科学制定和实施一、经济政策是医改中的重要内容经济政策对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构建合理、高效的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十分重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匡莉  吕水文  丁小倩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域正成为医改的主战场,各级财政对县域卫生投入的充足及时,是达到县域卫生事权与财权对等、保障县域改革成功的关键。文章阐述了达成县域卫生财力均等化的3个条件;并以广东省2010年数据为例,分析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揭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实现县域卫生财力均等化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侯占伟  孙翠勇  
为加速医改步伐,就必须重新考虑卫生资源的配置问题,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措施以实现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加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促进社会公平,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永其,王祥云,刘志清  
1995年,镇江市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城镇职工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并根据国务院四部委《试点意见》的精神,我市离休人员和城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退休人员一起参加城镇职工医改试点。下面介绍一下我市市区离休人员参加医改5年的实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代志明  
正在进行的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人们对于应该怎样"改"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其中难免有一些可能导致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到位的论点和做法。为了使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尽可能地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一些认识及做法进行冷静思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永其,王建宏  
江苏省镇江市5年医改实践表明,在新旧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的医改,一是定点医院的医疗行为是医改的重要环节和成败所在;二是医改促进定点医院规范医疗行为和配套改革;三是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对重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影响;四是医疗费用结算方式的不同选择,对定点医院及社会带来不同反映。笔者提出:为完善医改要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医院改革,加快落实医药分开;完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等建议。以便早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新民  张绍军  任彦孔  曾庆义  赵红征  
我国有些县的医疗改革缺乏全面统筹规划,不能有效地协调联动,致使县域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疗卫生结构不协调。因此,县域医改一是要全面统筹规划,坚持整体发展,进行整体协调改革;二是要解决基础定位该怎么定的问题,资金从何处筹集、人员往何处去等关键问题;三是要打破以药养医,坚持公益性质,建立医改的保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机制,坚持政策配套,投入常态机制和医技养医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民  
1新医改政策下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的前提条件1.1树立风险防范观念,提高对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造成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新医改政策中,改革药品加成政策后,取消药品加成部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洪波  刘玮玮  
新一轮医改提出了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政府卫生投入的特点,认为保障新医改方案的顺利实施,政府卫生投入政策应当坚持适度投入、转变结构、提高效率的改革取向。在此基础上,从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财政支持系统、调整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硬化预算约束四个方面探讨了政府卫生投入改革的财源保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崔玉顺,费亚海  
实行职工医疗制度改革是医疗保健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盐城市是全国医改扩大试点城市之一,自1997年元月份全面实施以来,作为医院既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情况,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认为,如何适应医改,正视医院面临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增强医院的适应性,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这些都是值得医院管理者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联系本院实际,就医改运行对医院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商良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国忠  秦红兵  侍杏华  
针对新医改的实施,结合我院实际,探讨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招生就业机制等,使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新医改的要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宿杭  孟庆跃  
目的:描述并对比新医改前后我国医院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及其变化趋势。方法:用省级数据分析医院就诊人次和医院入院人数的公平性,并利用需要因素进行校正,分别采用集中指数和回归模型分析和比较新医改前后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及东中西部地区间差异的变化。结果:我国医院卫生服务利用数量逐年增加;公平性逐渐好转,平均就诊次数的公平性比年住院率差,据需要校正后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相对较差;新医改前后平均就诊次数的东西部地区差异拉大,年住院率的差异减小。结论:根据居民健康需要进行卫生资源的配置,有效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重点关注医院平均就诊次数的公平性;关注资源投入转化为卫生服务利用的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