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
2023(1354)
2022(1218)
2021(1390)
2020(1219)
2019(2821)
2018(2580)
2017(4220)
2016(3164)
2015(4167)
2014(4457)
2013(3724)
2012(3588)
2011(3226)
2010(3298)
2009(2349)
2008(2088)
2007(1943)
2006(1657)
2005(1626)
作者
(6970)
(5721)
(5544)
(5486)
(3700)
(2744)
(2592)
(2532)
(2404)
(2243)
(2121)
(2052)
(1979)
(1874)
(1844)
(1786)
(1775)
(1722)
(1698)
(1654)
(1629)
(1588)
(1460)
(1438)
(1420)
(1367)
(1338)
(1328)
(1279)
(1263)
学科
管理(5272)
教学(5163)
教育(4087)
理论(3783)
学校(3748)
学法(3514)
教学法(3514)
中国(3467)
(3321)
经济(3313)
(3252)
(3063)
学理(3010)
学理论(3010)
技术(2441)
高等(2159)
政治(2061)
农业(2059)
职业(2046)
思想(2032)
思想政治(1991)
政治教育(1991)
治教(1991)
德育(1978)
职业技术(1894)
技术学校(1835)
高等职业(1821)
工作(1790)
(1679)
企业(1679)
机构
学院(35654)
大学(26963)
职业(14966)
技术(12612)
职业技术(11038)
技术学院(10600)
研究(9811)
教育(9366)
(8530)
师范(8497)
管理(8116)
(7927)
(6887)
中国(6802)
(6628)
(6622)
师范大学(6452)
理学(6403)
理学院(6260)
经济(6203)
科学(6066)
管理学(5942)
管理学院(5884)
中心(5686)
(5595)
(4910)
北京(4543)
(4505)
研究所(4250)
业大(4193)
基金
研究(22143)
项目(20621)
科学(16305)
教育(15974)
编号(13248)
(11528)
课题(11287)
成果(11216)
(10471)
基金(10383)
社会(9814)
(9541)
社会科(8953)
社会科学(8953)
(7898)
国家(7680)
规划(7536)
(7088)
项目编号(6630)
研究成果(6529)
科学基金(6404)
(6384)
年度(6323)
(5922)
主持(5851)
高职(5772)
(5719)
主持人(5713)
(5704)
阶段(5683)
期刊
教育(24172)
中国(17050)
职业(11539)
研究(10901)
(9165)
经济(9165)
技术(8532)
技术教育(7360)
职业技术(7360)
职业技术教育(7360)
(5079)
论坛(5079)
(4665)
职教(4007)
图书(3750)
学报(3481)
(3380)
金融(3380)
成人(3109)
成人教育(3109)
大学(3005)
科学(2893)
农业(2838)
书馆(2824)
图书馆(2824)
管理(2659)
(2659)
高等(2352)
学学(2209)
(2181)
共检索到62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立新  刘铁柱  王斯蓓  王娟  
本文采用教师工作倦怠调查问卷,从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无效能感三个维度对部分医学高职院校教师进行调查与分析,探索医学高职院校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慧英  宫火良  
文章采用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87名高职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职教师的工作倦怠属中低程度;不同性别高职教师在工作倦怠状况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工作倦怠的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层面,未婚高职教师均显著高于已婚高职教师;在工作倦怠的个人成就感降低层面,已婚高职教师显著高于未婚高职教师;高职教师人际关系与工作倦怠显著相关,人际关系越不好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程度越高,人际关系越好个人成就感越高。因此,要从教师和学校两个层面努力降低高职教师的工作倦怠感,提升其个人成就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欢玉  雷群泌  
目的是探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成因研究。方法为通过网络调查对衡阳市地区290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情况,并进行总结。结果是认为自身存在职业倦怠教师的数量为150例,占总比例的51.27%,认为自身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数量高达40例,占总比例的13.79%。自身认为不存在职业倦怠的数量100例,占总比例的34.48%;高职教师职业怠倦的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成就感、组织去人性化各个测量要素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教师工作满意度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发展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结论是关注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提升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强晓华  王守恒  
职业倦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较为突出。为此,要消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努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完善激励考评机制,强化教师发展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此,文章以南京某高职院校47名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以及影响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并从社会、学校组织和个人层面提出一些对策,以减轻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康勇军  屈正良  
对全国范围的职业院校1238名任课或兼课教师进行调查,比较职业院校不同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状况。结果发现,职业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的检出率分别为34.2%、15.7%和11.1%,情绪衰竭在婚姻、教龄、职称、兼任行政职务和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低成就感在年龄、职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人格解体在性别、学校层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柳美花  
"职业倦怠"于1973年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登伯格首次提出,在以后30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目前造成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有很多,有组织因素,有学生因素,也有教师个人及专业发展因素,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可以帮助该教师群体尽早走出倦怠的困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衍  
探讨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以165名职教教师为被试,研究了职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结果: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教龄差异,其中,教龄5~10年时职业倦怠程度最高;直接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可以有效地缓解情感衰竭,提高个人成就感。结论: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少成就化两个维度上与其他教龄的教师有显著性差异。直接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程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红斌  
工作倦怠产生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是不可调和的压力反应产物,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直接导致情绪衰竭、去人格化和低成就感。教师是工作倦怠的高发人群。对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现状与成因进行调查分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中学政治教师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中学政治教师的工作倦怠虽然没有达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但已经普遍性地存在。最主要表现在低成就感,接着依次是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等方面。(2)不同性别、年龄、学校的中学政治教师在情感衰竭层面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与社会对政治课学科的偏见、繁重的教学任务、竞争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诸多因素显著相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辉  施光荣  
了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人口学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消解高职思政教师职业倦怠提供一个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该研究通过教师职业倦怠问卷量表,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湖南省13个市州169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思政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人口学相关变量的影响因素除性别外,不同年龄、职称、教龄、周课时、学历、月收入的思政教师的职业倦怠在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上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伟杰  
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制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和缓解对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管理方式与教师管理制度不到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动机和自我规划意识不强,教师的自我认知较低与专业素养不高,都是导致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健全体现激励的高职院校教师评聘制度,引导高职院校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营造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环境等应成为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举措。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银军  
本文通过研究高职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分析职业倦怠形成原因,探讨应对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以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江红艳  孙配贞  余祖伟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大教师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工作倦怠量表对550名电大教师进行测试,研究结果显示:①电大教师轻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3.2%,中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5.7%,高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4.3%;②不同性别、教龄类型电大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存在显著差异;③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四个维度—自信、希望、坚韧性、乐观都与工作倦怠的总分及三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④分层回归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坚韧性、乐观对工作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13、-0.17,P<0.05、0.01)。文章最后提出可以通过提升电大教师的心理资本以降低其工作倦怠水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宁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几所自2001年以来新升本高校教师自我概念、教学效能感及工作倦怠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对专升本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预防与干预措施的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林丽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本文从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历史、含义、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外有关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的教师工作倦怠研究能有所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