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16)
- 2023(9022)
- 2022(7882)
- 2021(7155)
- 2020(6339)
- 2019(14603)
- 2018(14644)
- 2017(28297)
- 2016(15739)
- 2015(17947)
- 2014(18249)
- 2013(18301)
- 2012(17271)
- 2011(15608)
- 2010(15867)
- 2009(14908)
- 2008(15251)
- 2007(14115)
- 2006(12214)
- 2005(11190)
- 学科
- 济(64132)
- 经济(64039)
- 管理(51081)
- 业(46275)
- 企(38606)
- 企业(38606)
- 方法(29458)
- 数学(25963)
- 数学方法(25727)
- 财(21870)
- 制(19052)
- 农(17973)
- 中国(15862)
- 业经(13973)
- 务(13292)
- 财务(13260)
- 财务管理(13225)
- 学(12708)
- 企业财务(12521)
- 贸(12518)
- 贸易(12514)
- 易(12173)
- 银(12163)
- 银行(12130)
- 体(11908)
- 行(11480)
- 地方(11383)
- 农业(11362)
- 融(10702)
- 金融(10698)
- 机构
- 大学(232766)
- 学院(231320)
- 济(96751)
- 经济(94553)
- 管理(87160)
- 研究(78692)
- 理学(74095)
- 理学院(73280)
- 管理学(72113)
- 管理学院(71670)
- 中国(61186)
- 财(49089)
- 京(48929)
- 科学(47518)
- 农(42863)
- 所(41164)
- 财经(37631)
- 中心(37081)
- 江(36991)
- 研究所(36901)
- 业大(35577)
- 经(33926)
- 农业(33857)
- 北京(30888)
- 经济学(30274)
- 州(28504)
- 范(28384)
- 师范(28064)
- 财经大学(27716)
- 院(27716)
- 基金
- 项目(148788)
- 科学(115792)
- 研究(107883)
- 基金(107312)
- 家(93988)
- 国家(93219)
- 科学基金(78553)
- 社会(68080)
- 社会科(64491)
- 社会科学(64470)
- 省(58354)
- 基金项目(56858)
- 自然(50444)
- 教育(50041)
- 划(49484)
- 自然科(49199)
- 自然科学(49175)
- 自然科学基金(48321)
- 资助(44146)
- 编号(43887)
- 成果(36935)
- 部(34030)
- 重点(34017)
- 制(31702)
- 发(31687)
- 创(30889)
- 课题(30695)
- 创新(29087)
- 科研(28959)
- 教育部(28841)
共检索到352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文博 张岚 李元峰 郑小华
为了评价医保费用总额控制对医药费用及医疗机构经济运行的影响,文章选取了四川省若干家具有代表性的医疗机构,对实施总额控制的医疗机构和未实施总额控制的医疗机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总额控制下,费用控制效果不明显,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限制了医疗机构的发展。在完善总额控制方面,应建立"结余共享"及"风险共担"制度,逐步实现由后付制向预付制转变。
关键词:
医保费用 支付方式 总额控制 实施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峰
目的:对比分析哈尔滨市在全面实施医保费用年度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评价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的实施效果,对医保支付政策的更好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汇总统计,描述性分析比较市医保在医保总额预付制实施前后医保住院患者相关指标的情况。结果:该市在医保总额预付制实施两年后,医保住院患者量,患者的住院次均费用等指标均有明显变化。整体市医保次均住院费用及医保次均支付费用呈负增长。结论:实施医保总额预付制后,患者的次均费用的控制效果显著,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在政策及方式和方
关键词:
医保费用 总额预付制 支付方式 效果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袁洛琪 何庆红 秦雪征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全面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对于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医疗机构数据和住院患者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四川省A市2016年推行医保总额控制对医疗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医保总额控制的控费效果在不同类型医疗机构间存在异质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的多个细分项费用上升,二级医院总费用显著降低,三级医院的控费努力表现为将手术治疗替换为非手术治疗。此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规模扩大,实有床位数和住院人次数明显上升;二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效率提高,住院天数降低且住院人次数增加。最后,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有降低的风险。研究结果表明,医保总额控制的控费效果有限,并需要警惕新的激励扭曲。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燕莹 朱光炜 韦昕烨 李淑雯
目的:探讨在总额预付制下,通过将医保总额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病种和科室进行分解,了解医院医保费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评估医疗费用的增长是否合理,最终达到医保总额的可控使用。方法:医院对医保总额预算资金进行相关因素的分解,对临床科室的工作量、治疗周期及治疗均费等指标计算各个科室的各个主要病种应占医保资金额度的具体百分比,对医院的医保预算总额进行分配,将医保总额基金的使用细化。结果和结论:通过将医保总额进行分解,医院才能够将医保费用使用的情况加以分析和评估,及时获得医院在使用医保金额的总体情况和引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念 汪早立 付晓光 宋大平 任静 赵东辉
目的:分析项目付费、总额预付、病种付费和床日付费等支付模式的定价机制及其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方法:全国典型地区不同支付模式及定价机制下,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结余资金构成模型理论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的支付模式及支付标准制定方法,将会对医疗机构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和优化,科学测算支付标准。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支付标准 定价机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蓓 胡琳琳
目的:初步评估长沙市康复住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运行成效,总结改革实施经验并提出优化方向。方法:收集长沙市25家康复医保改革试点医院5 469例市本级参保康复住院患者的量表评估及费用结算数据,以电话访谈的形式随机抽取其中的234名患者进行回访,分析改革实施效果。结果:改革试点整体呈良性态势,医疗资源的总体消耗适度,患者平均康复住院时长增加,医疗机构服务质量较优,患者康复住院体验有所改善。结论:下一阶段可以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优化功能评估环节,对阶段设置和病组支付标准进行合理调整,调动基层机构积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康复疗效价值评估和支付机制,实现康复医保的精细化支付管理和价值引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瞿婷婷 解乃琪 易沛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自2011年起正式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本文采用2013—2014年广东省多个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建立倍差法模型,定量评估了此项改革的控费效果,分析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革没有显著降低住院医药费用,但使医保付费降低了5.76%,使患者付费提高了7.01%。改革对一级医院的控费效果符合政策目标,对三级医院的控费效果则不尽理想,这与三级医院的医保付费限额偏低有关。为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足额的付费,并规避年终清算的超支风险,三级医院在不同药品之间、不同医疗项目之间以及医药之间将目录内或报销比例较高的医药项目(西药、中成药)替换为目录外或报销比例较低的医药项目(中草药、检查、手术、化验)向患者转移医药费用,同时将较低和较高的医保付费分别分配在年初和年末。上述结果对不同的样本期、控制组均稳健成立。本文为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阿娜
近些年来,世界各个国家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并由此引发的政府公共卫生预算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医疗消费支出的不断扩大,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探究费用上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遏制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是解决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 支付方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峰 杨力萌 王雅洁 季泽新 王谦
双向转诊机制能够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促使医疗机构职能分明,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效率,是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为探究DRGs医保支付方式对于双向转诊机制的影响,构建了上下级医院及政府在内的三方博弈模型,对各医疗机构的转诊决策过程进行演化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对该过程进行仿真,得出如下结论:严格控制按DRGs付费政策的规范性,规避医疗不足风险,提高患者效益增量,DRGs分组定价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按DRGs付费对双向转诊的促进作用,引导各级医院形成双向转诊合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国营 帅起先
在众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中,按服务项目付费处于主流地位。虽然在约束医生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性方面,按服务项目付费一直备受争议,但其普遍存在的事实又似乎暗示了某些效率理由。换言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施祖东 张伟 王春辉 吴易欣 孙燕楠
医保总额控制付费是各国常用的一种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平稳运行的常用方法,总控指标的设定方式直接影响到这种付费方式的实际执行效果。在医保总控付费方式中引入调整系数可以较好地实现总控付费的制度设计预期,努力实现在基本医疗服务提供系统内构建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医保总控 付费方式 调整系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志伟
本文基于"4E"理论,从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公平性4个维度客观分析现行医保支付方式在中医医院的适用性,认为按服务项目付费容易出现诱导需求等问题,在这种支付方式下,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将逐渐丧失。而以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为代表的预付费方式不仅有利于突出中医特色获得长远效益和发展,还有利于提高医保支付的经济性、效率性和公平性水平,建议扬长避短,组合应用。
关键词:
“4E”理论 中医医院 医保支付 适用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纪京平 张乐辉 郭默宁 曹卫民 邓小虹
目的:对比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葡萄相关指标,评估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平谷区医院相关DRGs指标以及基层住院和试点乡镇门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症短期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等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不必要住院大幅降低、基层门诊回流。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采用急症短期住院按诊断相关组(DRGs)、慢病长期住院按床日和与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按人头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并可获得相应控费激励性收益,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费用控制 医疗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