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22)
- 2023(14133)
- 2022(12269)
- 2021(11446)
- 2020(9568)
- 2019(22023)
- 2018(22041)
- 2017(42296)
- 2016(23127)
- 2015(25797)
- 2014(26034)
- 2013(25761)
- 2012(23439)
- 2011(21248)
- 2010(21129)
- 2009(19460)
- 2008(19333)
- 2007(17280)
- 2006(15165)
- 2005(13351)
- 学科
- 济(87778)
- 经济(87651)
- 管理(71561)
- 业(65644)
- 企(56773)
- 企业(56773)
- 方法(39768)
- 数学(33531)
- 数学方法(33146)
- 财(25938)
- 中国(23892)
- 农(23447)
- 制(21988)
- 业经(21467)
- 学(19867)
- 地方(18091)
- 务(16406)
- 财务(16328)
- 财务管理(16296)
- 理论(16091)
- 企业财务(15527)
- 和(15352)
- 银(15348)
- 银行(15306)
- 贸(15263)
- 贸易(15255)
- 农业(15218)
- 易(14844)
- 技术(14827)
- 体(14788)
- 机构
- 大学(328009)
- 学院(325241)
- 管理(129319)
- 济(126057)
- 经济(123058)
- 理学(111632)
- 理学院(110375)
- 管理学(108533)
- 研究(108008)
- 管理学院(107920)
- 中国(80222)
- 京(70280)
- 科学(66850)
- 财(61761)
- 所(53764)
- 农(51464)
- 中心(49146)
- 研究所(48757)
- 财经(48640)
- 业大(48508)
- 江(48345)
- 北京(44306)
- 经(44201)
- 范(42704)
- 师范(42292)
- 农业(40105)
- 院(39537)
- 州(39068)
- 经济学(37663)
- 财经大学(36307)
- 基金
- 项目(222962)
- 科学(175063)
- 研究(164162)
- 基金(161259)
- 家(140170)
- 国家(139016)
- 科学基金(119546)
- 社会(102466)
- 社会科(97012)
- 社会科学(96989)
- 省(87114)
- 基金项目(85863)
- 自然(77955)
- 自然科(76104)
- 自然科学(76086)
- 教育(75582)
- 自然科学基金(74715)
- 划(73141)
- 编号(67046)
- 资助(65972)
- 成果(55526)
- 重点(49605)
- 部(49313)
- 课题(46519)
- 发(46490)
- 创(46433)
- 制(43431)
- 创新(43310)
- 科研(42558)
- 教育部(42412)
- 期刊
- 济(140125)
- 经济(140125)
- 研究(97201)
- 中国(65489)
- 学报(52406)
- 管理(48464)
- 财(48089)
- 科学(47423)
- 农(47041)
- 大学(39990)
- 教育(39402)
- 学学(37294)
- 农业(32335)
- 融(28918)
- 金融(28918)
- 技术(28185)
- 财经(24078)
- 业经(22676)
- 经济研究(21326)
- 经(20479)
- 图书(18532)
- 问题(18137)
- 理论(16445)
- 业(16159)
- 科技(16023)
- 版(15292)
- 实践(15095)
- 践(15095)
- 技术经济(14902)
- 现代(14785)
共检索到479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新中 史晓祥
医保经办机构作为"天然"的政府垄断性事务经办组织,随着医保制度的改革完善和"全民医保"时代的来临,其缺陷和弊端日益开始暴露出来。在医疗卫生体制深化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伴随着医院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的塑造和强化,医、保、患三者关系也面临重构。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医保经办机构需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探索第三方托管、发展非营利性医保机构和鼓励跨统筹区经办等形式,打破垄断,优化经办,提升能力,构建和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刚亮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财政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践证明,在财政资金分配环节中坚持"以一对多",引入竞争机制,有助于建立以竞争促绩效、以绩效分资金的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根据教育产品属性分析,本文认为广西应当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实施财政教育资金竞争性分配,从界定规范资金分配范围、组建权威公正的专家队伍、建立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倡导科学合理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冰
本文给出了一个竞争性的电力市场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报价的批发电价的形成机制,进而讨论了蕴涵于有效批发电价之中的输配电价矩阵以及相关的金融输电权和物理输电权,最后分析了零售电价的形成。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电力需求的不稳定性,批发电价、输配电价和零售电价都应当是实时波动的,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电价不符合经济效率的原则。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电价 竞争 报价 经济效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玉菁
货币要素配置与竞争性市场机制陈玉菁一、货币要素优化配置必须引入竞争性市场机制我国金融运行机制没有充分发挥银行作为货币信用中介的职能,原因在于缺乏竞争性的市场机制,缺乏合理配置货币要素的功能。现行的金融体制是旧的计划体制的产物,在这种体制下,专业银行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家瑞 王禹 蒋群英
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非平衡性因素、制定竞争性调控战略的复杂性的分析,来探究产业结构调控的稳定性、合理性和充分性,并尝试性地在若干竞争调控机制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玲
县乡层次医疗市场的垄断性,是造成经济改革以来农村居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现象的原因之一。打破垄断,必然触动垄断性医疗机构及主管部门的利益。因此,培育竞争性医疗服务供给机制,取决于政府执政理念和卫生行政部门职能的转变。江苏农村卫生改革的案例,为此提供了一个备选政策方案。
关键词:
农村 医疗体制 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秦东兴 张德伟
日本的"竞争性研究资金制度",指研究资金分配机构对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征集研究课题,由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基于评审结果选拔课题并向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分配研究资金的制度。竞争性研究资金制度中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国立、公立、私立大学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升了大学的科研水平,改善了大学的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总体而言,日本的竞争性研究资金制度基本达到了提升国家科研水平的目的,也对大学的科研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关键词:
日本 竞争性研究资金 大学 科研 竞争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景武
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实施干部竞争性选拔,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精神的需要,是适应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属性和有效履职要求的需要,是建设善于推动金融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在中央和总行的政策引领下,对干部竞争性选拔进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在思想理念、资格标准和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民主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明确资格标准,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统筹规划,才能使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干部竞争性选拔永葆活力,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进步和央行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人才选拔 干部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水生 金梦
基于市场制衡机制,本文研究了经理人市场竞争性与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管理费用率衡量代理成本时,代理成本与经理人市场竞争性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采用资产周转率衡量代理成本时,代理成本与经理人市场竞争性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但是不显著。分析还表明独立董事兼任多职的情况并不会显著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姣
通过对浙江北部D村的个案考察,从村庄社会内部的角度出发,力图分析经济高度分化背景下利益密集型村庄选举过程的表现样态及其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机制,并进一步分析其村庄治理层面的后果。研究表明,村级权力的高价值激发了村民参与选举的意愿,以纵向经济分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圈层化构成了村庄内部选举高度竞争化的助推机制;在竞争性选举过程中,竞选者以利益派性为组织基础,采取关系、金钱等策略性动员方式获取选票;村级权力的高价值直接带来了村庄选举以及村庄治理的谋利化色彩,表现在村级资源的分配上,即为分配原则的私人化,导致了村庄底层以上访为主要方式的针对处于村干部位置之上的富人群体的抗争,村级组织面临合法化危机。针...
关键词:
村庄 竞争性选举 动员机制 治理后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乾旺 郭淑敏 任清华 王元瑞
本文主要探讨了回收质量不确定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的政府政策机制,建立了4种情形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模型,研究了3种政策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回收率、总碳排放量和制造商利润的影响,模型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结果表明:回收率和制造商利润受到回收质量的影响,存在最佳回收质量系数使回收率最高以及制造商总利润最高,最佳回收质量系数受到碳税的影响;补贴与碳税相结合机制更能有效的引导回收、降低总碳排放量以及激励一般制造商进行再制造。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在当前制度约束条件下,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建设面临困境。本文提出了由内-外在激励与长-短期激励维度组成的全面激励矩阵模型及其四大激励机制,并以此作为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金隅嘉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构建有效激励机制的实践措施及背后逻辑,提出了改进思路和管理启示,以期为企业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提供整合图景和有益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邓乾旺 郭淑敏 任清华 王元瑞
本文主要探讨了回收质量不确定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的政府政策机制,建立了4种情形下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模型,研究了3种政策机制对闭环供应链回收率、总碳排放量和制造商利润的影响,模型由两个制造商和一个第三方回收商构成。结果表明:回收率和制造商利润受到回收质量的影响,存在最佳回收质量系数使回收率最高以及制造商总利润最高,最佳回收质量系数受到碳税的影响;补贴与碳税相结合机制更能有效的引导回收、降低总碳排放量以及激励一般制造商进行再制造。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郭继东 杨月巧 马志超
在碳排放总量–交易机制下,为了研究两个初始碳排放存在差异的竞争性供应链减排问题,借助动态博弈论,构建了双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利用逆向归纳法解析得到了供应链间交互影响的定价和减排策略。考虑到系统均衡在形式上的复杂性,基于三维数值仿真技术,在Matlab中模拟了关键参数对系统绩效指标的影响。给出了两个供应链减排和定价策略与系统关键参数之间的量化变化关系。研究发现,过高的碳技术投资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性减排;趋同性高度竞争市场不利于减排;碳技术投资成本和低碳意识的同步改善能最大化消费者剩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