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2)
2023(15158)
2022(13430)
2021(12788)
2020(10650)
2019(24716)
2018(24402)
2017(47528)
2016(25513)
2015(28426)
2014(28386)
2013(27465)
2012(25207)
2011(22448)
2010(22180)
2009(20147)
2008(19406)
2007(16806)
2006(14513)
2005(12394)
作者
(70460)
(58750)
(58077)
(55715)
(37507)
(27985)
(26654)
(23086)
(22376)
(20917)
(20020)
(19627)
(18527)
(18287)
(18196)
(17947)
(17525)
(17414)
(16901)
(16781)
(14400)
(14341)
(14125)
(13496)
(13167)
(13123)
(12967)
(12854)
(11710)
(11567)
学科
(96921)
经济(96810)
管理(74409)
(72529)
(57952)
企业(57952)
方法(47418)
数学(41712)
数学方法(41089)
(30550)
(26770)
中国(25032)
业经(22014)
农业(21030)
(19624)
地方(19316)
(17823)
贸易(17818)
(17467)
(17337)
(17083)
财务(17006)
财务管理(16970)
理论(16172)
企业财务(16095)
技术(15762)
环境(15323)
(15219)
(14690)
银行(14656)
机构
大学(349172)
学院(348904)
管理(144295)
(138958)
经济(135915)
理学(125787)
理学院(124499)
管理学(122178)
管理学院(121543)
研究(112481)
中国(84842)
(72926)
科学(69050)
(64316)
(55135)
(54346)
中心(53659)
业大(52201)
财经(51745)
(50436)
研究所(49579)
(47238)
(45943)
北京(45669)
师范(45546)
农业(42725)
(41745)
(40776)
经济学(40764)
财经大学(38663)
基金
项目(246674)
科学(194739)
研究(182588)
基金(179537)
(155572)
国家(154259)
科学基金(133704)
社会(114226)
社会科(108247)
社会科学(108221)
(95441)
基金项目(95083)
自然(87487)
自然科(85430)
自然科学(85409)
教育(84267)
自然科学基金(83841)
(80512)
编号(76020)
资助(74353)
成果(61025)
(54750)
重点(54532)
(51936)
(51059)
课题(50938)
创新(47585)
科研(47379)
教育部(47222)
国家社会(46807)
期刊
(144936)
经济(144936)
研究(100438)
中国(62199)
学报(52337)
管理(50458)
(49124)
科学(48728)
(48221)
大学(40734)
教育(39141)
学学(38183)
农业(33949)
技术(31545)
(30545)
金融(30545)
业经(25091)
财经(23738)
经济研究(22829)
(20177)
图书(19917)
问题(18851)
理论(17275)
技术经济(16765)
科技(16534)
(16421)
统计(16201)
(16070)
实践(16004)
(16004)
共检索到498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薇  
本文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并以家庭为考察对象,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对现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居保)的扶贫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大病冲击下城居保对不同阶层的收入影响及其滞后效应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城居保政策对低收入城镇家庭具有明显的扶贫效果,尤其是对受到大病风险冲击的困难家庭,在避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能够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延续并通过影响家庭教育培训支出和劳动力健康状况还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但其扶贫效果在不同收入家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中高收入参保家庭的影响尤甚,出现了"目标上移"现象,扶贫的精准性与预期存有差距,这为未来的精准扶贫工作指明了改进方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薇  
本文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并以家庭为考察对象,采用处理效应模型对现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居保)的扶贫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对大病冲击下城居保对不同阶层的收入影响及其滞后效应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发现,城居保政策对低收入城镇家庭具有明显的扶贫效果,尤其是对受到大病风险冲击的困难家庭,在避免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上能够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而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延续并通过影响家庭教育培训支出和劳动力健康状况还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但其扶贫效果在不同收入家庭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对中高收入参保家庭的影响尤甚,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俊杰  赵天宇  
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促进了农村贫困居民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在收入增长之后,该政策必然会对农村贫困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产生影响。结合江西省某县315户的入户调查数据,并将数据分为扶贫组和控制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估计。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居民消费影响显著,其中居住支出和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分别提高31.3%和47.7%;精准扶贫政策对通讯支出、其他支出和衣着支出的影响程度略低;对食物支出和交通支出的影响程度最小。在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挖掘帮助贫困户增收、制订可持续脱贫效果的政策,淘汰无效率的扶贫政策,降低扶贫政策成本。同时实施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分类管理,加强不同类型精准扶贫政策效果评估,密切关注贫困群体消费需求的变化,进一步精准施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亮  刘强  田雅娟  
到2020年,中国将实现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虽然绝对贫困将被消除,但是相对贫困问题将伴随中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长期存在。这就需要在一个更长的时期内制定中国的扶贫路径。在总结国外反贫困经验及我国扶贫历史进程的基础上,通过对河北省五个贫困县的入户调查与贫困状况分析,发现收入贫困人群相对固化,且以老弱人口为主;卫生设施、做饭燃料等公共服务对多维贫困贡献度最大,同时发现相对贫困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在未来扶贫道路上,需要制定一条分阶段、有重点、短效与长效相结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精准扶贫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朱红根  翁辰  
在后扶贫时代到来之际,有必要科学评估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探讨增收机制,从而为后续的防返贫工作提供指导。利用2018年实地调查的微观数据研究发现:建档立卡政策的确能够有效提高贫困户的家庭收入。无论是建档立卡政策还是贫困村政策,其最终的落脚点均在于开发式扶贫。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上,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以及就业扶贫均产生了正向作用,首先为产业扶贫,其次为金融扶贫,最后为就业扶贫。自2020年后,在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下,要有效融合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与就业扶贫,努力保证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培育起来的扶贫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全红  周强  
2014年以来我国开始大规模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科学估计该政策对我国贫困人口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和2016年两期数据,以贫困线为断点,研究了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人口在家庭纯收入、转移支付收入、家庭人均消费、生活改善和外出务工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政策显著提高了贫困户家庭的纯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水平,降低了人均消费支出和外出务工比例。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健康状况更好的贫困人口受到的政策影响更大,表明精准扶贫的政策影响具有异质性。这也提醒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时要对因病致贫家庭予以特别关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宏亮  张佳  郝宇彪  
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内蒙古、山西、黑龙江3省区4县2582户贫困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精确匹配法(CEM)识别出产业扶贫政策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扶贫显著增加了农户人均收入,但对总收入影响不显著。在收入结构上,显著增加了财产性收入,对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影响不显著,明显降低了工资性收入。从农户属性看,产业扶贫对一般户、低保户与五保户收入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就家庭收入差距而言,产业扶贫总体上对深度贫困户、中度贫困户的增收效应最强,对边缘贫困户的增收效应相对较弱,从而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农户收入差距。因此,要注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全面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农户加入到农业全产业链生产中,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保证稳定脱贫。以及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持续将产业发展摆在核心位置,脱贫攻坚阶段重点关注的低保户与五保户,仍需视为主要关注对象,进而缩小农户收入差距,使农村经济均衡稳定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春祖  曹军会  
当前扶贫开发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尤其在我国农业艰难转型的背景下,如期脱贫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课题组通过对27省(区)农户的调研发现,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面临着政策普及度不高、农户参与程度低、扶贫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新形势下如何破解精准扶贫实施难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找准发力点:一要创新扶贫政策宣传方式,提高政策普及度;二要扩大基层扶贫资金使用自主权,促进资金精准落实;三要把兜底扶贫与能力扶贫相结合;四要创新产业扶贫方式,提倡参与式扶贫;五要强化公共服务,为农户脱贫创造基础条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春祖  曹军会  
当前扶贫开发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尤其在我国农业艰难转型的背景下,如期脱贫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课题组通过对27省(区)农户的调研发现,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同时面临着政策普及度不高、农户参与程度低、扶贫方式单一等突出问题。新形势下如何破解精准扶贫实施难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找准发力点:一要创新扶贫政策宣传方式,提高政策普及度;二要扩大基层扶贫资金使用自主权,促进资金精准落实;三要把兜底扶贫与能力扶贫相结合;四要创新产业扶贫方式,提倡参与式扶贫;五要强化公共服务,为农户脱贫创造基础条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饶育蕾   陈地强   费哲恒  
【目的】精准扶贫政策总体提升了贫困家庭的绝对福利水平,但其在改善家庭相对福利,如消费相对剥夺的作用尚待讨论,上述问题的解答对现阶段政府帮扶政策如何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2013—2019中国家庭金融追踪调查(CHFS)数据,首先使用Kakwani指数法计算城市(省份)层面的家庭消费相对剥夺;其次,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影响效果;最后,通过消费分类、引入扶贫方式交互项模型以及致贫成因异质性分析检验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的靶向影响。【结果】(1)精准扶贫政策总体上降低了贫困家庭消费相对剥夺,但其经济效果较弱,在经过一系列安慰剂检验与匹配样本回归后结果仍然成立;(2)对消费类型、扶贫方式与致贫成因的进一步分类检验发现,贫困家庭在医疗保障与文教方面的消费相对剥夺因扶贫政策得到明显的减轻。因为保障型的扶贫政策如医疗保障、住房生活帮扶、子女教育帮扶能显著改善贫困家庭的消费福利,而其他发展型帮扶方式未能发现统计效力。【结论】精准扶贫政策对家庭消费相对剥夺总体影响较弱,且集中于保障型扶贫政策如医疗帮扶与教育帮扶,未来政府帮扶需要在发展型帮扶上进行增效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哈秀珍  陈小昆  陈海龙  
文章基于双重差分模型设计精准扶贫政策评价方法,借助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轮调查数据,从收入分项、所属区域和家庭规模等角度展开精准扶贫政策效应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精准扶贫战略显著提升了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政策作用下贫困农户的各收入分项呈现非均衡增长;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北地区增收效果显著,但贫困农户自主创收能力不足,增收依赖转移支付;增收效应受家庭规模影响,三口之家收入增幅最大,家庭规模较大不利于发挥精准扶贫的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向国春  黄宵  徐楠  李婷婷  顾雪非  毛正中  殷妍先  
从医保角度分析精准健康扶贫主要案例,通过比较不同的扶贫政策的优劣以及带来的效果,提出应加强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提高医疗救助的筹资水平,健康扶贫优先按病种提高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控制患者个人的自负医疗费用负担,从而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脱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薇  祝伟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全部脱贫,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成为"后脱贫攻坚时代"的重点工作,而重中之重则是通过对帮扶政策效果的多维评估,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和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本文基于G省B市2015~2017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践,收集11131户贫困家庭微观追踪数据,从多维贫困的视角对帮扶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科学评估。研究发现,现有帮扶政策对贫困户收入和劳动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在生活质量、健康等非收入贫困维度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随着帮扶政策实施的深入,减贫效应在不同维度贫困上均显著体现,其中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减贫效果尤为明显,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现有帮扶政策在非收入维度的减贫效果表现出一定的普惠性,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和金融帮扶政策等具体帮扶措施对贫困户收入、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减贫效果明显且具有针对性,但在改变健康状况的作用较弱。上述多维评估研究为"后脱贫攻坚时代"进一步优化完善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苏泽凤  甘雨  
当前,因患病致贫和返贫已成为广西贫困人口脱贫摘帽的一大难题。据了解,广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约占23.3%,因患病致贫和返贫的家庭中,家庭成员患有大病或各类特殊慢性疾病,患者因救治过程长、医疗费用大,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负担,是致贫返贫的导火索。为此,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政府深入贯彻实施国家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发挥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或同类型保险、医疗救助以及财政补助等多重保障合力,以医疗特惠政策为抓手,深入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玉龙  孙久文  
本文关注1993年和2001年两轮国贫县①名单调整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县域数据通过双重差分与合成控制法克服了国贫县认定与发展的内生性,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时间维度考察了列入国贫县扶持名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结论表明,不管是农民人均收入、GDP总量还是人均GDP的维度,基于国贫县扶贫开发政策的短期增长效应都十分显著。长期来看,尽管经济总量和人均量仍然会受到扶贫开发政策的显著推动,但政策的农民增收效果会逐渐弱化。对其机制的分析表明国贫县政府倾向于将扶贫开发资源投入到不利于农民增收的第二产业发展中,这种"乱作为"机制导致的挤出效应造成了以上"政策陷阱"。本文进行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以上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