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2)
- 2023(9895)
- 2022(8623)
- 2021(7867)
- 2020(6813)
- 2019(15809)
- 2018(15742)
- 2017(30745)
- 2016(16809)
- 2015(19375)
- 2014(19645)
- 2013(19892)
- 2012(18788)
- 2011(16965)
- 2010(17309)
- 2009(16304)
- 2008(16546)
- 2007(15173)
- 2006(13154)
- 2005(12183)
- 学科
- 济(66653)
- 经济(66553)
- 管理(54086)
- 业(51973)
- 企(41063)
- 企业(41063)
- 方法(30455)
- 数学(26738)
- 数学方法(26496)
- 财(22215)
- 制(21930)
- 农(19328)
- 中国(18302)
- 业经(15090)
- 贸(14000)
- 贸易(13995)
- 学(13721)
- 易(13623)
- 务(12879)
- 财务(12845)
- 银(12823)
- 财务管理(12808)
- 银行(12786)
- 地方(12652)
- 体(12355)
- 度(12309)
- 制度(12302)
- 农业(12175)
- 行(12145)
- 企业财务(12101)
- 机构
- 大学(251522)
- 学院(246912)
- 济(102487)
- 经济(99900)
- 管理(94558)
- 研究(84422)
- 理学(80407)
- 理学院(79511)
- 管理学(78284)
- 管理学院(77800)
- 中国(64288)
- 京(53439)
- 财(51662)
- 科学(50015)
- 农(43545)
- 所(43112)
- 江(40127)
- 财经(39461)
- 中心(39449)
- 研究所(38527)
- 业大(36930)
- 经(35583)
- 农业(34091)
- 北京(33754)
- 经济学(31713)
- 范(31615)
- 师范(31289)
- 州(31109)
- 院(30374)
- 财经大学(28986)
- 基金
- 项目(159588)
- 科学(124622)
- 研究(117880)
- 基金(114941)
- 家(99771)
- 国家(98935)
- 科学基金(83962)
- 社会(74254)
- 社会科(70220)
- 社会科学(70198)
- 省(62630)
- 基金项目(60704)
- 教育(54804)
- 自然(53266)
- 划(52674)
- 自然科(51982)
- 自然科学(51961)
- 自然科学基金(51080)
- 编号(48934)
- 资助(46854)
- 成果(41563)
- 部(36164)
- 重点(36143)
- 发(34112)
- 制(33745)
- 课题(33692)
- 创(33315)
- 创新(31262)
- 教育部(31017)
- 科研(30751)
共检索到382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晓丽 郑英 代涛
从理论层面梳理不同支付方式对医疗卫生服务整合的激励机制。传统的支付方式如按服务付费、按人头付费、DRGs、单个机构的总额控制等难以建立促进卫生服务整合和提升服务质量;而结余共享支付、捆绑付费和基于人口的总额预算对于整合医疗卫生服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服务效率,控制医疗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整合;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需要实施支付范围广泛的支付方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金彩红
医疗卫生服务供方诱导需求是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原因,而合适的供方支付方式是制约诱导需求的有效途径。与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公共卫生领域的其他改革相比,中国在供方支付方式上的改革相对进展缓慢。作者认为中国未来应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医疗保险制度的供方支付方式上加速推进改革,以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保持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医改 医保制度 供方支付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文雯 李超凡 孙强
构建整合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式是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整合、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关键举措。文章系统梳理了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家整合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式的最新进展,总结了按绩效支付、按协作支付、捆绑付费支付方式的设计思路和实践应用,为研制适应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合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医疗卫生服务支付方式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创
本文构建医院、患者、医保机构三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研究了医保机构对医院的最优支付方式(最优价格管制)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无论医保机构实行预付制或后付制,为激励医院诚实诊疗,最优价格管制应保证医院获得正利润。(2)最优预付制价格可以得到显式解且形式简单,而有效规避医院道德风险的后付制价格组合则依赖于医保机构目标函数、患者收入分布的具体形式。(3)若患者自付比例足够低,则预付制优于后付制;若治疗成本随疾病严重程度变化足够大或医院不重视未来收益,则后付制优于预付制。模型解释了中国与发达国
关键词:
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 预付制 重复博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念 汪早立 付晓光 宋大平 任静 赵东辉
目的:分析项目付费、总额预付、病种付费和床日付费等支付模式的定价机制及其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方法:全国典型地区不同支付模式及定价机制下,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结余资金构成模型理论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的支付模式及支付标准制定方法,将会对医疗机构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医疗机构成本核算和优化,科学测算支付标准。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支付标准 定价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封进 余央央
在探索中国医改之路时需要思考如下问题:医疗卫生改革如何与经济转型相适应?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问题根源何在,与市场化有怎样的关系?医疗卫生领域改革中市场和政府应如何配合,以形成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医疗服务供给和融资体系?文章的分析表明市场化在医疗卫生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表现,没有理由将改革中的问题笼统地归咎于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医疗服务竞争性不足和医疗保障制度功能缺失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医疗改革的出路在于重建医疗机构的激励机制,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应该从参与医疗服务的供给转向重点参与医疗融资。
关键词:
医疗改革 市场化 激励机制 政府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纪京平 张乐辉 郭默宁 曹卫民 邓小虹
目的:对比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葡萄相关指标,评估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平谷区医院相关DRGs指标以及基层住院和试点乡镇门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症短期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等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不必要住院大幅降低、基层门诊回流。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采用急症短期住院按诊断相关组(DRGs)、慢病长期住院按床日和与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按人头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并可获得相应控费激励性收益,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医疗费用控制 医疗行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江里程 李一平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靠机制和制度的激励和引导,特别是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医保制度衔接,提高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医疗保险待遇,用科学合理的费用支付方式,引导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医疗保险 社区卫生服务 制度激励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保荣 刘兴柱 袁蓓蓓 宫习飞 李娟 王庆
理论上,对公共卫生的支付方式有总额预付制、按服务项目付费、按人头支付、薪金制、按照绩效支付、按条目预算、预防服务账户和定期健康就诊费用方式。总结了各支付方式的内涵、国际上的应用及对卫生服务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
公共卫生 支付 绩效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宫习飞 于保荣 袁蓓蓓 李娟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是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支付方式的改革牵动着筹资、卫生服务提供的质量和效率、结果的公平性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卫生改革的重点。从概念上界定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支付方式,而后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总结。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支付方式的研究,多从财政补偿力度的角度,论证了对基层的投入不足和一些对具体到某一种服务的支付方式的探讨。尚无文献从支付方式理论出发,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支付方式和配套政策进行系统的研究。文献中提出的政策建议,以强调政府职责为主,对支付方式的选择以及配套政策给予建议性的研究。
关键词:
基本卫生服务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 支付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银才 张萍 付建华 吴国平
为探寻管控医保基金支付风险的可行途径,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医疗需求侧改革难以化解医保基金潜在支付风险、医疗供给侧问题构成医保基金潜在支付风险以及以医疗供给侧制度改革化解医保基金潜在支付风险几方面问题,了解医疗供给侧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根源,从而得出只有从约束医疗供给侧的制度入手改革,才能保证医保基金支付安全。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医疗服务 医保基金 支付风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蕾 冷明祥 王虹 唐晓东 胡大洋 陶宏滨 周建春 程向前
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保支付方式进行详细的介绍,总结支付方式的启示,即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保支付政策应有所倾斜。门急诊推行以就诊人头为核心的总额预算制的支付方式,住院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应逐步分类,总额预付制能控制医保基金的整体支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瑛 王美凤 罗雅双 刘昕 王海银
文章总结了加拿大的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经验,涵盖按医疗服务项目支付方式、替代支付方式的概况。结合我国目前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医保支付国情及现状,提出探索开展多元化支付模式、引入医保直接结算、优化支付方式、考虑地区差异和长期可持续性的医保支付方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医保支付方式 医疗服务项目支付 替代支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峰 杨力萌 王雅洁 季泽新 王谦
双向转诊机制能够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降低医疗费用,促使医疗机构职能分明,提高整个医疗体系的效率,是解决我国“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为探究DRGs医保支付方式对于双向转诊机制的影响,构建了上下级医院及政府在内的三方博弈模型,对各医疗机构的转诊决策过程进行演化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对该过程进行仿真,得出如下结论:严格控制按DRGs付费政策的规范性,规避医疗不足风险,提高患者效益增量,DRGs分组定价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按DRGs付费对双向转诊的促进作用,引导各级医院形成双向转诊合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袁蓓蓓 于保荣 宫习飞 李娟
目的:界定和分析现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卫生机构及其人员的支付方式,为设计与国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适应的支付方式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通过关键人物访谈、焦点小组座谈、信函调研和二手资料复习收集有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支付方式的相关信息。结果: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人员支付方式有按条目预算支付、总额预付、按服务项目支付、按人头支付、薪金制与按绩效支付结合;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支付方式有按人头支付与按绩效支付结合、薪金制与按服务项目支付结合、按人头支付与按服务项目支付结合。结论:在控制成本、提高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每种支付方式各有利弊。基于我国目前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不足的现状,按人头支付、按服务项目支付和按绩效支付更适合于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及人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