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52)
2023(5757)
2022(5064)
2021(4827)
2020(4133)
2019(9411)
2018(9763)
2017(18026)
2016(10300)
2015(11783)
2014(12336)
2013(11868)
2012(11130)
2011(10081)
2010(10456)
2009(9948)
2008(10000)
2007(9349)
2006(8249)
2005(7423)
作者
(31509)
(26296)
(26184)
(24764)
(16607)
(12678)
(11868)
(10544)
(10067)
(9632)
(8922)
(8803)
(8543)
(8447)
(8362)
(7916)
(7770)
(7761)
(7743)
(7454)
(6828)
(6513)
(6468)
(6125)
(6073)
(5886)
(5862)
(5689)
(5476)
(5447)
学科
(40307)
经济(40233)
管理(33445)
(28706)
(25438)
企业(25438)
方法(16678)
数学(13741)
数学方法(13507)
(12509)
(12071)
中国(10749)
(10590)
(10569)
(10196)
理论(8566)
(8547)
银行(8513)
(8167)
业经(8005)
(7336)
金融(7329)
地方(7214)
(7149)
贸易(7142)
(7030)
财务(7000)
财务管理(6983)
(6823)
(6669)
机构
大学(148563)
学院(147693)
(54240)
管理(54179)
经济(52690)
研究(51393)
理学(45928)
理学院(45343)
管理学(44251)
管理学院(43987)
中国(40907)
科学(32739)
(32494)
(29264)
(27446)
(27375)
研究所(24604)
(24344)
中心(24314)
业大(23628)
农业(22641)
财经(20818)
北京(20615)
(19838)
师范(19561)
(19399)
(18749)
(18716)
(17907)
技术(17866)
基金
项目(93641)
科学(72410)
研究(66631)
基金(66514)
(58906)
国家(58379)
科学基金(49006)
社会(40440)
社会科(37988)
社会科学(37977)
(36989)
基金项目(34619)
自然(32799)
教育(32187)
自然科(32086)
自然科学(32073)
自然科学基金(31502)
(31350)
资助(28337)
编号(27585)
成果(24089)
重点(20981)
(20550)
课题(20120)
(18736)
(18635)
科研(17693)
创新(17417)
计划(17403)
教育部(17287)
期刊
(66383)
经济(66383)
研究(42945)
中国(36117)
学报(27729)
(27135)
科学(23795)
(23137)
管理(21723)
教育(21230)
大学(20774)
学学(19541)
农业(17702)
(16286)
金融(16286)
技术(13866)
财经(11036)
业经(10691)
(9428)
经济研究(9331)
(9261)
(8573)
问题(8210)
业大(7541)
图书(7409)
统计(7280)
(7268)
技术经济(7079)
(7070)
论坛(7070)
共检索到236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绿林   陈志远   白焓斌   郑其中   赵令卿  
传统就医过程中存在报销流程烦琐、就医看诊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医保信用无感支付成为医保部门和定点医疗机构提高支付效率、改善患者医保服务利用便捷性的方式之一。然而,现阶段医保信用无感支付中的多元利益主体关系仍处于普遍公私合作的“合作博弈”模式,影响医保信用无感支付实施的效果。因此,文章通过对多元利益主体间合作博弈关系的分析,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构建医保信用无感支付多元利益主体从合作博弈到激励相容的实现路径,形成“合作约束、激励分配、监督问责”的三维机制,促进医保信用无感支付体系的构建及政策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愈  周敏  
金融活动的核心问题是激励问题。现代农村物流金融诸利益主体的经理人、投资者、政府三者的利益选择空间和目标函数趋于一致,在其相互博弈中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呈正相关关系。因此,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现代农村物流金融激励相容机制,必须设计一个多层次的多元化激励结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长期的利益激励,以及建立适当的精神激励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傅书勇  
目的:在DRG或DIP医保支付设计中实现医保基金总额控制和医生努力工作的博弈均衡。方法:利用博弈论理论与方法探寻在DRG或DIP医保支付中影响医生努力工作的因素以及建立总额控制下的线性工资方案。结果:随机干扰因素越大,越会影响医生努力程度;风险中性医生的最优激励机制是线性工资方案。结论:在医保支付中,尽量减少DRG或DIP分组中的随机因素,使医生工资收入与其产出(包括质量)保持一致,有利于实现医保控费和医生激励双赢均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明杰  姜锦虎  崔芳  孙建兵  
提出基于卖家期望收益且满足激励相容的激励支付计算模型。在模型中,通过让卖家对提交好评和差评的买家分别给予合理的支付,提高了评价提交率;同时引进风险承受系数防止恶意差评,提高了评价准确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创  
本文构建医院、患者、医保机构三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研究了医保机构对医院的最优支付方式(最优价格管制)及其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无论医保机构实行预付制或后付制,为激励医院诚实诊疗,最优价格管制应保证医院获得正利润。(2)最优预付制价格可以得到显式解且形式简单,而有效规避医院道德风险的后付制价格组合则依赖于医保机构目标函数、患者收入分布的具体形式。(3)若患者自付比例足够低,则预付制优于后付制;若治疗成本随疾病严重程度变化足够大或医院不重视未来收益,则后付制优于预付制。模型解释了中国与发达国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娜娜  周国华  
针对重大工程供应链中多主体协同合作利益分配以及创新决策问题,考虑到两阶段博弈中决策的不同情形,应用非合作-合作混合的双体博弈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模型构建与求解得到各主体的最优创新努力和收益以及整个系统的最优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拓展模型,分析成本补贴机制和垂直整合机制两种激励机制对各主体最优创新努力、收益和供应链系统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重大工程多主体协同合作中存在创新投入不足的情况,导致供应链系统收益偏低;创新成本补贴机制以及垂直整合机制能够有效激励参与主体的创新积极性;成本补贴机制能够提高各主体以及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收益,垂直整合机制对收益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整合成本的区间范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周艳海  
投贷联动业务作为一种跨市场、跨机构、跨期限的综合性金融创新,涉及到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多方参与主体。在投贷联动的开展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尤其是投贷双方如何在职责清晰和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协作和有机联动,是影响投贷联动融资效率和实际效果的关键。本文基于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互动作用机理,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对投贷联动两类模式的激励相容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创新项目总效用最大化时,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调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周艳海  
投贷联动业务作为一种跨市场、跨机构、跨期限的综合性金融创新,涉及到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企业、政府部门等多方参与主体。在投贷联动的开展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的激励相容机制,尤其是投贷双方如何在职责清晰和权责明确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协作和有机联动,是影响投贷联动融资效率和实际效果的关键。本文基于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互动作用机理,运用委托代理模型对投贷联动两类模式的激励相容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创新项目总效用最大化时,可以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调整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的努力效率,并通过建立市场化的科技信贷利率定价机制、确定合理的风险投资机构股权收益比例,实现商业银行、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三类参与主体各自效用的最大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翁世淳  
新巴塞尔协议给金融机构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难度不同的风险资本管理体系,在此背景下,信用优先股成为商业银行改善资本结构的一项金融创新。本文根据激励相容理论,通过几种银行资本管理工具的比较来研究信用优先股的激励相容功能,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发行信用优先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魏来  唐文熙  孙晓伟  张亮  
整合的医疗服务系统的基本内涵是在合适的费用激励约束下促成组织结构整合、服务合作机制建立及其医务人员行为互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均衡状态。本文在揭示目前我国医疗服务主体存在非整合行为主要问题的基础上,通过美英澳等国案例分别从组织结构整合、医师行为转变和病人就诊规制3个方面梳理了促进医疗服务系统整合的循证依据。最后还指出要保证这项措施的成功应注意其本身的科学设计与共享的保健路径、有效的评估机制以及其他措施有机结合,实施系统的政策安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卢昌崇  
代理矛盾、激励机制与出资者利益的相容●卢昌崇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三个矛盾:(1)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不一致;(2)股东与经营者之间风险偏好不对称;(3)股东与经营者在投资决策方面的期限偏好不相同。为解决上述矛盾,西方国家主要推出...
[期刊] 改革  [作者] 戴园晨  
利益激励≠寻租戴园晨这些年来,老百姓的生活确实有了改善。可他们"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似乎总窝着一股无名火。究其缘由,是对腐败与寻租的不满。寻租之风,昔已有之,于今为烈。有人说,腐败与寻租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副产品,它唤醒了自我主体意识,强调了利...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小弟  魏蓉  
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设计方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设计人员挖掘设计潜力,精心设计,以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通过建立业主的激励机制模型,分析求出了业主的最优激励水平及相应的设计方的最优努力水平,设计出业主的最优激励合同安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曜  
本文介绍了并购支付条款中采用的一项核心技术——赢取计划。指出赢取计划本质特征是一项期权计划,详细介绍了赢取计划的具体设计内容,并举例说明了赢取计划的价值评估。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并购中未见运用,未来将有很大施展空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遂全  韩作轩  涂开均  
农地"三权分置"让经营权独立出来上市流转,需要关注的是农地流转主体的最终行动策略。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理论思辨发现,农地"三权分置"下的制度供给对流转双方的激励约束各不相同,双方基于不同利益考量就会出现利益冲突。面临这些利益冲突,农地流转双方也就有不同的行动策略。未来,制度供给要满足流转双方对确定性预期的需求,建立对流转主体双方具有约束力的制度:引导合作博弈、实行农地功能分区以及集体集中成片流转经营权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