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9)
2023(9282)
2022(7648)
2021(6958)
2020(5730)
2019(12903)
2018(12553)
2017(22890)
2016(11915)
2015(13682)
2014(13467)
2013(13669)
2012(13121)
2011(12379)
2010(12234)
2009(11255)
2008(10887)
2007(9429)
2006(8683)
2005(8033)
作者
(36301)
(30502)
(30356)
(28943)
(19478)
(14508)
(13737)
(11893)
(11638)
(10783)
(10525)
(10060)
(9787)
(9772)
(9504)
(9380)
(9108)
(8705)
(8696)
(8506)
(7765)
(7294)
(7250)
(6961)
(6876)
(6804)
(6493)
(6190)
(6172)
(6032)
学科
(80925)
经济(80875)
管理(29065)
方法(27643)
数学(25474)
数学方法(25366)
(24382)
中国(20695)
地方(19970)
(16786)
企业(16786)
(15382)
地方经济(14261)
(13495)
(13433)
贸易(13425)
业经(13052)
(13020)
环境(11569)
(11126)
农业(10583)
(10314)
金融(10313)
(10161)
(9873)
(9323)
银行(9303)
(9166)
关系(9018)
(8697)
机构
大学(190206)
学院(186789)
(98943)
经济(97538)
研究(76129)
管理(67208)
理学(57795)
中国(57376)
理学院(57045)
管理学(56339)
管理学院(55977)
科学(42536)
(40464)
(38994)
(38410)
研究所(35124)
经济学(33789)
中心(32041)
财经(31841)
经济学院(30304)
(29316)
(29232)
(26905)
北京(26245)
(25845)
(24695)
师范(24513)
科学院(24422)
业大(24399)
财经大学(23714)
基金
项目(123704)
科学(99337)
基金(93716)
研究(90512)
(82594)
国家(82028)
科学基金(69302)
社会(63370)
社会科(60375)
社会科学(60360)
基金项目(48498)
(44120)
自然(41068)
自然科(40109)
自然科学(40098)
教育(39855)
自然科学基金(39440)
(38356)
资助(38187)
编号(33095)
(29325)
(29114)
国家社会(28884)
重点(28722)
中国(27052)
成果(26968)
(25211)
教育部(25211)
发展(24635)
(24326)
期刊
(111459)
经济(111459)
研究(62534)
中国(36462)
学报(27748)
科学(27519)
(26911)
(26158)
管理(25506)
大学(21282)
经济研究(20306)
学学(20167)
农业(18355)
财经(17467)
(17233)
金融(17233)
(15390)
技术(15061)
问题(14973)
教育(14911)
(14395)
业经(13640)
世界(13395)
国际(13168)
技术经济(11349)
(10666)
统计(10549)
资源(9617)
经济问题(9237)
(9052)
共检索到289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伟  
中国最近 2 0年以来区域经济差距急剧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非均衡的区域开放 ,区域经济差异未来的变化趋向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一步区域开放的推进方式。至少有四个因素将促使中国区域开放进入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区域开放将由片面注重国际转向国际、区际层面并重 ,而在区际开放条件方面 ,内陆地区比之沿海地区毫不逊色。因此 ,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区层次区际开放进程的左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安虎森  周江涛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对南北经济分化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并从投资、消费、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水平、产业结构、制度因素等角度对我国南北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展开研究,发现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和南北经济分化扩大的时间线基本一致,南北差距扩大态势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进一步凸显。南北经济分化源于南北地区在经济增速换挡、动力转换方面的差异,而决定这种差异的是南北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因此,应通过加快北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投资效率、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北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北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使北部经济发展提速,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南泉  
制约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态势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研究会陆南泉按国际上狭义的划分,东北亚区域是由中国的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远东、蒙古、朝鲜半岛(韩国与朝鲜)和日本等国及地区构成。这几年来,有关该区域经济协作问题,成了热门话题,引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云波  
新世纪之初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文章利用山东省城镇住户调查资料,从收入构成的角度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薪收入依然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体,但其贡献率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并且其边际影响为负;借贷性收入虽然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远远小于工薪收入所占份额,但由于分配格局的高度不均等,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在2006年超过了工薪收入,成为了导致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不大,对总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但从发展趋势上看,这两项收入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份额以及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以递增幅度逐步增大,并且边际影响始终为正。因此,我国未来规范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应是增加劳动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政府增加对低收入阶层转移支付的水平及覆盖面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颖  陈银生  
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 ,表明区际差距呈扩大趋势。作者认为 ,造成区际差距扩大的内在原因主要是自然禀赋、物质技术基础差异以及聚集效应等。区际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 ,国家应通过立法确定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和专业化的区域发展机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春梅  
使用1992—2018年27个两位数工业细分行业数据对我国工业区际转移进行测度分析,采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进行测度分析,并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对工业区际转移是否缩小了区域经济差距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2004年以来,我国工业总体处于两阶段的分散转移中,中西部地区是第一阶段分散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劳动和资源密集行业的主要集聚地;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地区是第二阶段分散转移的主要转入地,是技术和劳动技术中度密集行业的主要集聚地。工业转移中,北方地区受惠较少,南北地区工业差距扩大,工业重心日益向南方地区倾斜。(2)2003年以来,东中西地区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但近年来,南北地区间经济差距大幅度扩大,东部地区内部的南北地区间经济差距是近年来我国总体经济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3)工业分散转移缩小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同时,由于承接工业转移的区域博弈中,北方地区受惠较少,也造成了南北地区间经济差距逐步扩大的现实。(4)除了工业,服务业发展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差距的主要因素。服务业发展在缩小东西部、南北地区间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大于工业转移的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余斌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走势以及能否实现年初确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5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2%;1~5月份,全国工业完成增加值7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与全年GDP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白暴力  傅辉煌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收入分配差距偏大的经济现象,其主要因素是劳动收入偏低,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导致了我国宏观经济失衡的一个痼疾——总消费需求不足。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和总消费需求不足是一对孪生子,其产生的核心机制是古典产权制度下的工资市场定价。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行一系列"面对市场"的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渝琳  马晓娜  
针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不同角度,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下,通过超边际分析思想,理论论证了我国现阶段处在半专业化分工结构中人均收入水平非均等化,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与生产技术发展水平、交易效率、制度效率、价格水平有关,而与劳动力人数、学习成本等因素无关。利用1990~2008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生产技术水平、交易效率的差异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影响,制度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适中,商品价格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联度最小。继而,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各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启仿  
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两种因素分解方法,并以江苏省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检验。1978年—2000年,从三次产业的层面来看,第二产业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第一因素,但其贡献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是第二位因素,其贡献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第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化几乎不起作用;从空间层面来看,地带间差距始终是影响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决定因素。文章最后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在中美贸易争端加剧的背景下,市场各方应该坚持财务中性理念,管理好货币敞口风险,把握大趋势,根据经济基本面因素来进行资产负债的币种摆布人民币汇率大幅走低引发市场震动今年前4个月,在国内经济开局良好、中美重启贸易磋商、美元指数高位盘整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消退。境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先涨后跌,中间价累计升值2.0%,收盘价升值1.9%;境内收盘价相对当日中间价偏强的交易日占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幼文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虽历经衰退、危机和滞胀的困挠,但总的来说仍获得了相对稳定的持续的发展。为此,人们自然会提出“资本主义为何垂而不死”的问题。对于当代西方经济发展原因的研究,简单地采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或限于生产关系的概念的探讨是不够的,正确的方法应是从西方国家和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入手,分析其在当代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下笔谈正是根据这一思路而进行的一种探讨。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立群  
2008年以来,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累积成效开始明显显现,经济增长率开始高位回调。该文认为经济持续升温的态势已经扭转,开始进入下行通道;价格涨幅持续攀高的态势也有所缓解;但国内经济的一些新问题如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困难、房地产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居民消费的降温值得重视;美国金融问题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需充分估计;最后文章认为只要把握好宏观经济政策的力度和调节的时机,我国就能够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态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溶沧  赵京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