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8)
- 2023(2523)
- 2022(2078)
- 2021(1766)
- 2020(1412)
- 2019(3279)
- 2018(3003)
- 2017(5942)
- 2016(2704)
- 2015(2994)
- 2014(2929)
- 2013(2794)
- 2012(2579)
- 2011(2423)
- 2010(2382)
- 2009(2063)
- 2008(2152)
- 2007(1848)
- 2006(1605)
- 2005(1418)
- 学科
- 贸(16008)
- 贸易(16001)
- 易(15538)
- 济(15267)
- 经济(15258)
- 方法(8323)
- 管理(7104)
- 数学(6990)
- 数学方法(6967)
- 业(6328)
- 出(5980)
- 出口(5334)
- 出口贸易(5334)
- 口(5334)
- 关系(5078)
- 企(4894)
- 企业(4894)
- 贸易关系(3498)
- 国际(3468)
- 地方(3208)
- 进出(3179)
- 进出口(3179)
- 进出口贸易(3179)
- 概况(3178)
- 农(3155)
- 中国(3140)
- 各国(3103)
- 国贸(3016)
- 财(2959)
- 业经(2945)
- 机构
- 学院(44269)
- 大学(43595)
- 济(26778)
- 经济(26554)
- 管理(16219)
- 理学(14688)
- 理学院(14581)
- 管理学(14438)
- 管理学院(14371)
- 研究(14041)
- 财(10100)
- 经济学(9645)
- 中国(9387)
- 经济学院(9118)
- 贸(8983)
- 财经(8824)
- 经(8118)
- 京(7550)
- 财经大学(6638)
- 科学(6473)
- 所(6231)
- 国际(5953)
- 贸易(5950)
- 商学(5933)
- 中心(5883)
- 商学院(5859)
- 研究所(5692)
- 江(5512)
- 院(5486)
- 农(5218)
共检索到60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永亮 徐勇 苏桂富
本文利用1997和2005年的多重面板数据,从28个省份和8大行业两个层面来获取中国贸易的边界(壁垒)效应。结论是:中国省份层面的平均边界效应在1997~2005年有上升的趋势(去除运输成本、相对产出和价格因素外);中国存在跨时期增长的边界壁垒,且西部区域的边界壁垒要高于东部区域;行业层面上,对商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保护程度最高,农业次之,轻工业的壁垒要低于重工业。本文对影响边界效应的不同因素进行了考察,认为在地方保护偏好下,地方政府对财税自主权的增强以及对经济控制力的加强都是导致省际贸易壁垒(或市场分割)的因素。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强调区域和谐发展,更多的是需要加强区际市场一体化,消除行政壁...
关键词:
区际壁垒 边界效应 贸易流 地方保护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永亮
本文通过引入适合于我国省份层面的国内贸易边界效应模型,利用1997、2002、2005和2006年的相关样本,具体考察了影响我国国内贸易的两个层面壁垒因素。在控制了距离等自然壁垒变量后,实证得出了我国样本期的边界效应值为16.78,且1997-2002年和2002-2005年两个期间平均的省份边界效应具有上升的趋势(其中后个时期上升趋势明显走弱,显示边界效应的收敛趋势),而2005年之后则具有下降趋势;结果认为地方产业结构雷同对区际贸易具有阻碍作用,财政分权下的政府保护偏好是导致贸易壁垒的重要因素,省份的对外贸易对区际贸易具有替代效应,而经济结构和政策壁垒的总体边界效应达3.90。
关键词:
国内贸易 边界效应 政策壁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赜琳 王敬云
文章分别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三次产业的地方保护程度。一方面,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贸易及相关数据,运用边界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八大区域中的总贸易和三次产业地方保护程度,分析了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及区间距离等因素对区际产业贸易的影响,测算边界效应值并运用区域贸易依存度进行了验证和区域分析。另一方面,通过计算产业地区集中度,考察1997-2005年期间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布趋势,以此考察各产业贸易壁垒的趋势变化。研究发现,产业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有一定阻碍作用,因此,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和谐的贸易体制,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降低区际贸易壁垒,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边界效应 贸易壁垒 地方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鹏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经济主体、管理主体是我国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产品市场准入机制的统一、市场质量监管的统一、技术服务网络的统一是克服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而达到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区域筹发展 区际贸易 技术性壁垒 管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雷
区际贸易壁垒会通过影响一国经济整体内部的协调而阻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就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壁垒问题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 ,发现我国整体的区际贸易壁垒虽然仍较高 ,但有降低的趋势 ,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对国内经济协调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我国区际贸易开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无论是产业间的还是产业内的贸易。通过对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及其与国际竞争力相关度的分析 ,发现制度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将大大推进我国区际贸易的协调和全国专业化分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 ,进而可以有效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奇 仲鑫
贸易技术壁垒本身具有针对性和隐蔽性强、一定的合法性以及影响面广等特点,使得贸易技术壁垒成为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之一。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有些贸易技术壁垒措施具有合理性,也为国际贸易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但也有一些贸易技术壁垒措施从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方面入手,披上合法外衣,灵活多变,使得国外厂商难以应付,实际上已经成为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从而影响着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也就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引起不同国家间、集团间的贸易摩擦和冲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振荣
为促进北京市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目前严重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研究,分析了TBT涌现的原因,并结合有关案例,系统地探讨出TBT多方面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技术性贸易壁垒 负面效应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树 陈刚
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经济效应是指一国实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影响,包括对相关国家及本国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失及其变动的影响。TBT对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通过数量抑制和价格抑制两个方面来实现。在短期内,TBT将会阻碍出口国企业的出口,导致生产者福利的损失;但在中长期内,出口国若能对TBT进行合理的管理和利用,则TBT可能会促使出口国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动力,从而对出口国贸易条件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施用海 邵宏华
一、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以技术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就非常大。据有关部门调查,至2001年底,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几乎都遇到过技术壁垒的问题和障碍,每年大约有1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不利影响。入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珊
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步伐,不仅需要我们提高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更需要我们了解国际服务贸易壁垒的特点,充分、灵活利用GATS等赋予的权利,提高抵御能力。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贸易壁垒 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金伟
本文认为,目前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我国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面对技术贸易壁垒,我们要积极做好应对工作,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改革开放和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技术贸易保护工作,结合我国历史、文化、技术基础等方面的特点,规范和完善技术贸易保护体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建立统一协调的制度和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技术法规体系,建立内外一致、统一规范的认证认可体系。对于企业而言,应积极推行绿色管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优化贸易商品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服务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提供者提供和销售服务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即直接或间接使外国服务提供者增加提供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健
从国际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看,反倾销等传统贸易壁垒虽然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继续存在,而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不断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中的主体,成为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和高级形式。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面对现实,迎接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