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47)
2023(12334)
2022(10272)
2021(9141)
2020(7254)
2019(16259)
2018(15566)
2017(29202)
2016(15876)
2015(17212)
2014(17011)
2013(16735)
2012(15837)
2011(14594)
2010(14710)
2009(13156)
2008(12845)
2007(11184)
2006(10136)
2005(9213)
作者
(49429)
(41213)
(41021)
(38338)
(26281)
(19827)
(18295)
(16126)
(15835)
(14319)
(14179)
(13772)
(13422)
(12851)
(12729)
(12673)
(12244)
(12213)
(11956)
(11657)
(10471)
(10032)
(9933)
(9484)
(9368)
(9109)
(9074)
(9014)
(8309)
(8123)
学科
(74381)
经济(74311)
管理(40230)
(38248)
(26983)
企业(26983)
地方(26704)
中国(25588)
方法(23567)
(20890)
数学(20839)
数学方法(20662)
业经(16311)
(15265)
农业(14946)
地方经济(14381)
(13880)
贸易(13868)
环境(13761)
(13318)
(13193)
(12748)
(12074)
金融(12072)
(11604)
(11431)
银行(11387)
(11058)
技术(10693)
(9707)
机构
学院(228324)
大学(225834)
(94389)
经济(92365)
研究(88386)
管理(82779)
理学(70958)
理学院(69947)
管理学(68708)
管理学院(68280)
中国(64618)
科学(57543)
(49638)
(47112)
(46005)
研究所(42191)
中心(39436)
(39380)
业大(38220)
农业(37141)
(34861)
(32692)
(32590)
师范(32261)
北京(31341)
财经(31194)
经济学(28530)
(28348)
(28337)
(28205)
基金
项目(159771)
科学(125674)
基金(115334)
研究(110460)
(104246)
国家(103380)
科学基金(86997)
社会(72266)
社会科(68596)
社会科学(68581)
(63523)
基金项目(61817)
自然(57144)
自然科(55732)
自然科学(55713)
(54653)
自然科学基金(54645)
教育(48269)
资助(45143)
编号(42106)
(41310)
重点(37217)
(33361)
(33169)
成果(32335)
发展(32189)
(31711)
计划(31322)
创新(31211)
课题(30666)
期刊
(108366)
经济(108366)
研究(67762)
中国(48411)
(42894)
学报(41635)
科学(38376)
大学(30149)
管理(29489)
农业(29299)
学学(28864)
(26946)
(21925)
金融(21925)
教育(21800)
业经(19273)
经济研究(17698)
技术(17675)
问题(15788)
(15619)
财经(14691)
资源(13646)
(12787)
科技(12303)
(11650)
商业(11505)
(11501)
业大(11003)
(10963)
现代(10619)
共检索到346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佑淋   余珮珩   王磊   陈奕云  
行政区划调整作为空间治理的制度支撑,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论文基于2013—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探究了区界重组这一特殊的行政区划调整方式对区域均衡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以城市形态多中心为中介变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区界重组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地城市的均衡发展,而且对邻近地区的均衡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机制检验表明,在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优化是驱动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路径。区界重组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形态多中心水平从而减少区域发展的不平等。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城市的区界重组对区域均衡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的区界重组对区域均衡发展的提升作用更显著。区界重组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影响不显著。未来应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条件,审慎开展行政区划调整,因地制宜地推进以区界重组为导向的城市多中心建设,从而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和区域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希才  
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经济区目前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要想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首先必须了解东北经济区的发展演变过程。因此,本文将结合东北经济区经济中心的演变来分析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通过考察该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 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吸收FD I的地区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特征。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收入分配、综合竞争等方面阐述了FD 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泉  
实践表明,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仍然是构成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通过分类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市(区)带动区域城市化发展的不同具体表现形式和状态,不难发现中国保持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必须基于符合城乡发展实践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策略,不断引导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城乡形态进一步合理化,最终通过新型城市形态发展打破旧有城市结构布局,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柳杨  
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对我国关于国土空间开发管理的重大创新举措,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选择方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复杂的博弈关系。文章以湖北省为例,运用博弈论具体分析其博弈过程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文斌   邝嫦娥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综合运用箱型图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空间β收敛模型,分析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和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1年全国及四大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位数以上的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增长主体;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各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全国及四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慢,而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加快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收敛速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近年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各地在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域的实践中进展迅速更是有力推动了这一战略的实现。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本质是一种强调县域内教育资源基本配置的均衡,随着优质均衡理念的提升,这种均衡面临着从强调某一地理区域内的教育均衡转向强调不同群体学生之间的均衡,优质均衡尤其强调要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资源倾斜和帮扶。这就要求政府及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义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生类别,使对其帮扶更有针对性;要建立对弱势群体学生系统的教育资源倾斜和帮扶体系;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巍  郭晓霏  
"营改增"所引发的收入分享比例调整话题颇受热议。比例调整问题不应当仅研究中央和地方的收入格局变化,还应关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目标下,不同地区间采用相同的收入分享比例是否有助于缩小区域间差距问题。本文通过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共享税收入分享比例的调整应当考虑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差异,在满足地方财政支出需要的同时,制定分享比例指导区间,以利于地方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嵩  马树超  王琴  
区域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置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和整个教育背景下进行研究。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区域间发展差距拉大、资源跟不上发展规模、经费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应重点把握协调性和公平性两条主线。本文从保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基础资源的公平配置,以及数量规模发展与质量效益提高的有机统一等三个方面,对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初步探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中正  
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实现区域教育整体性的现代化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学校等的关注焦点,这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拟以上海青浦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为基本依据,对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  曹志梅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图书馆长期的条块分割状态使图书馆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既符合全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也是图书馆众所期望的美好前景。缩小区域差异,提高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程度,是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其采取的策略,以求为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戴先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政策,中央采取了以区域倾斜政策为核心的强倾斜战略和方针,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区域—腹地经济四级开放梯度地区。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也证明,国家实施的地区倾斜政策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它不仅加快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了沿海经济的高速增长,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而且通过示范效应、扩散效应,以区际分工与协作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内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竹莘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龚志民  
笔者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以江苏、浙江两省的民营企业为实例,探讨了民营企业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根源及分化机理,求证区域投资环境对民营企业成长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区域政府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对民营企业成长影响显著,但法制环境、科研专利对于促进民营企业成长影响并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