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7)
- 2023(12123)
- 2022(10141)
- 2021(9098)
- 2020(7705)
- 2019(16978)
- 2018(16731)
- 2017(30962)
- 2016(17303)
- 2015(19284)
- 2014(19076)
- 2013(18349)
- 2012(16716)
- 2011(15062)
- 2010(14870)
- 2009(13854)
- 2008(13612)
- 2007(12110)
- 2006(10561)
- 2005(9484)
- 学科
- 济(61305)
- 经济(61180)
- 管理(53334)
- 业(47747)
- 企(39400)
- 企业(39400)
- 方法(24639)
- 财(21486)
- 数学(21264)
- 数学方法(21015)
- 农(18487)
- 制(17786)
- 中国(16942)
- 学(16341)
- 业经(14871)
- 体(13095)
- 务(12649)
- 财务(12611)
- 财务管理(12583)
- 贸(12549)
- 贸易(12543)
- 地方(12322)
- 易(12190)
- 企业财务(11978)
- 农业(11954)
- 银(11575)
- 银行(11522)
- 环境(11021)
- 行(10947)
- 融(10946)
- 机构
- 大学(243235)
- 学院(243211)
- 济(95122)
- 经济(93061)
- 管理(89461)
- 研究(86341)
- 理学(77192)
- 理学院(76251)
- 管理学(74831)
- 管理学院(74401)
- 中国(64854)
- 科学(56071)
- 京(51365)
- 农(50523)
- 财(47213)
- 所(45014)
- 业大(42108)
- 研究所(41178)
- 农业(39946)
- 中心(39240)
- 江(37419)
- 财经(36766)
- 经(33319)
- 院(32029)
- 北京(31716)
- 范(30311)
- 师范(29821)
- 省(29198)
- 经济学(28934)
- 州(28802)
- 基金
- 项目(171621)
- 科学(133815)
- 基金(125053)
- 研究(118041)
- 家(113517)
- 国家(112613)
- 科学基金(94379)
- 社会(75653)
- 社会科(71618)
- 社会科学(71602)
- 省(66900)
- 基金项目(66747)
- 自然(63220)
- 自然科(61690)
- 自然科学(61663)
- 自然科学基金(60575)
- 划(57650)
- 教育(53534)
- 资助(49519)
- 编号(45580)
- 重点(39727)
- 部(37235)
- 成果(36558)
- 发(36065)
- 创(35769)
- 制(34403)
- 计划(33806)
- 创新(33665)
- 科研(33473)
- 课题(32646)
- 期刊
- 济(103880)
- 经济(103880)
- 研究(68392)
- 中国(50951)
- 学报(48162)
- 农(45041)
- 科学(41491)
- 财(37967)
- 大学(35412)
- 学学(34066)
- 管理(32261)
- 农业(29621)
- 教育(23243)
- 融(21398)
- 金融(21398)
- 技术(18488)
- 财经(18395)
- 业经(17324)
- 经济研究(16871)
- 业(15981)
- 经(15675)
- 版(13919)
- 问题(13824)
- 业大(13278)
- 科技(12588)
- 资源(11280)
- 农业大学(11050)
- 贸(10703)
- 技术经济(10286)
- 商业(10246)
共检索到359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芃
研究目的:评估区片价制度对征地补偿中国家和集体间利益分配的影响。研究方法:资产选择理论、裁定条件模型、实证分析。研究结果:(1)区片价制度提高了村集体在征地补偿过程中的相对利益,但这种优势随地租上升而递减。(2)区片价制度有利于地区间公平,但高产出的土地所在村集体利益相对受损。研究结论:作为从计划向市场的过渡形式,区片价制度对利益分配的改善意义重大,但要最终实现不同征地主体间的利益优化,需完成向市场化的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朝明 陈建文 王宏伟 王冬青 曹建
农民、集体、用地单位和国家机关是现阶段征地法律关系涉及的 4个主体 ,如何协调土地征用前后各主体利益分配关系、保持社会稳定和有限建设资金的合理利用 ,是征地补偿过程中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调研案例为素材 ,在分析征地过程中各方利益分配机制现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要达到合理调整土地征用收益分配的目标 ,应加强国家宏观管理 ,引入市场调节手段 ,理顺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 ,加大集体所有者的占有比例 ,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所有权意识。
关键词:
征地利益分配 征用价格 零和博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涛 施国庆
在我国建设征地中,地方政府、土地开发企业、失地农民及所属集体利益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征地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在当前建设征地过程中,利益分配与保障机制的残缺是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促进征地中相关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政府应从制度和政策上加以保证和引导以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征地 补偿 利益关系 利益协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晓
本文从征地制度的现状出发,引出“公共利益”界定的必要性,并借鉴国外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界定了我国“公共利益”的范围。同时,提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在分析现有的征地制度改革方案优缺点之后,设计出改革的第四种方案——征购返还制。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征地制度 改革方案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晓洁 黄贤金 张晓玲 李如海 钟太洋
研究目的:从政府、企业、农村集体及农户等征地主体行为角度,分析中国征地制度运行中各征地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评价政府行使土地征用权的成本和收益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农户及企业响应的成本和外在成本等。研究方法: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结果: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低标准补偿下农户行为给政府、企业、社会带来了较高的外在成本,导致征地效率损失。研究结论:法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对征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具有政策意义。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征地主体行为 法经济学 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荣晨
在国内土地收益分配涉及的四类利益主体中,地方政府占据收益分配的较大份额,农民(集体)和市民获得一次性补偿,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财富迅速膨胀,金融机构分享土地金融中高额收益,逐渐呈现出阻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推动土地收益分配实质性变革,一是推行土地年租制度,统一管理国有土地;二是破解土地财政依赖,形成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推进"土地换社保",加速农民工市民化。
关键词:
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收益分配 土地财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韩纪江
城市化进程中,围绕土地征用产生了很多土地利益主体,包括失地农民、村组干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用地企业、城市居民等。这些利益主体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分歧。地方政府、用地企业、城市居民是土地需求和利用主体,前两者是得利者,后者是失利者。农民是土地供给主体,属于失利者。土地由农业用途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产生了巨大利益增值,利益主体在这些增值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基于各自势力的不同而获得或多或少的份额。利益矛盾由此不断演变,日趋尖锐。要化解这些土地矛盾纠纷,则必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框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 利益主体 征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天元 李伟芳 钱忆露
在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法律规定主要来自《宪法》、《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我国宪法,虽然赋予国家征用土地的权利,却没有为这种权利的行使划定明确的范围、界限、方式和程序;现行法律中关于土地征用权的规定互相矛盾,从而导致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同时还存在对农民的补偿和安置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文章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探,并提出了完善征地制度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朝华
本文在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过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征地制度对农民利益产生的影响,阐明了征地制度改革与失地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了征地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征地制度改革 农民利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贾莉
国内学者对于在土地征用中是否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存在分歧。实践中,我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失地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资源浪费等,源于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对于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缺乏严格和清晰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确认公共利益,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做法是: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完善公益性用地的补偿制度;开放集体土地一级市场,提供非公益性用地的供给。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土地征收 征地制度改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张珊珊
提出在电子垃圾管理中引入EPR制度,通过确立电子垃圾回收处置的责任主体减少电子产品污染物。针对我国电子产品市场结构进行简化,通过博弈得到政府、电子产品回收市场中合法企业、非合法企业各方的利益,研究各利益主体的行为,提出政府制定何政策能更好地推行EPR制度。
关键词:
EPR制度 博弈 利益 政府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志仪 姚慧玲
用博弈论研究环境税收制度优化问题,分析环境税中各个参与方的利益格局及其博弈过程,对于设计合理、高效的税收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环境税收制度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纳税人、公众以及政府内部的税务部门、环保部门、财政部门之间的利益不尽相同。本文对以上主体可能出现的几种博弈情况做了分析,提出了优化环境税收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环境 税收制度 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伟
目前城市土地二级市场已经完全放开,但一级市场仍由政府垄断,农业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均无法直接进入土地市场,而政府主导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又没有很好地理顺农民、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所以不仅征地拆迁补偿造成的矛盾与冲突屡屡发生,而且导致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紧张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并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利权属,并通过建设用地指标交易及税收调节机制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进行调整,构建农民、政府、企业各主体之间利益均衡的建设用地制度框架,使建设用地制度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淼
现代职业学校制度是职业教育领域一切宏观、微观改革的落脚点。基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性,有必要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进行专门化研究。文章从利益主体关系的分析入手,在界定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内涵的基础上,揭示其民主化、法制化、市场化以及人本化的现代性特征,并对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的体系架构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现代性 职业学校制度 内涵 特征 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