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
- 2023(24)
- 2022(6)
- 2021(21)
- 2020(13)
- 2019(35)
- 2018(29)
- 2017(32)
- 2016(30)
- 2015(62)
- 2014(53)
- 2013(40)
- 2012(33)
- 2011(32)
- 2010(31)
- 2009(34)
- 2008(22)
- 2007(22)
- 2006(23)
- 2005(32)
- 学科
- 教育(207)
- 政治(178)
- 思想(177)
- 思想政治(177)
- 政治教育(177)
- 治教(177)
- 德育(176)
- 中国(55)
- 学校(44)
- 管理(38)
- 济(30)
- 经济(30)
- 地方(29)
- 教学(29)
- 理论(25)
- 学法(22)
- 教学法(22)
- 工作(19)
- 高等(18)
- 研究(17)
- 组织(17)
- 学理(16)
- 学理论(16)
- 科学(14)
- 科学研究(13)
- 业(12)
- 和(12)
- 地方经济(12)
- 概况(12)
- 研究工作(12)
- 机构
- 大学(381)
- 学院(361)
- 教育(128)
- 范(112)
- 师范(111)
- 研究(101)
- 职业(101)
- 京(89)
- 师范大学(89)
- 技术(89)
- 技术学院(80)
- 科学(78)
- 江(77)
- 职业技术(76)
- 州(69)
- 管理(61)
- 教育学(57)
- 北京(55)
- 理学(52)
- 所(51)
- 业大(50)
- 理学院(49)
- 中国(48)
- 中心(47)
- 教育学院(46)
- 农(43)
- 研究所(43)
- 济(42)
- 学学(39)
- 经济(39)
共检索到6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中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立足区域集聚各类高等院校22所、在校青年大学生近30万人的现实,秉承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依托独特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联动驻区高校,将区校共建大学生道德高地工作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新工程扎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心镜
当代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创新教育科学理论体系,规划建构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理论工作者的道德责任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生态动力理论,通过外在的教育和内在的意识转化,建立起大学生道德责任的生成机制,使其能够将自身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大学生是社会生态系统里最具活力的生命主体,又是即将成熟而未成熟的生命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物性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振海 申世园 贾甚杰
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品质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基于国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提出应对措施,构建成功道德品质的培养模式。创新性在于提出成功道德品质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理工科 大学生 道德品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鹏
道德教育有必要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审美的熏陶与指引,塑造充满活力的个性生命与和谐的审美人格,而道德审美教育是适应这一需要的辅助性道德教育模式之一。它主要从教育理念、教育课程、教学方式、教育空间以及教育评价等几个方面来建构。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审美 道德审美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韩建磊 孙传浩
大学生道德作为一种生态是有着外部联系与内部结构的,并且按照"自身规律"在"合目的性"的发展着。外部联系主要是指社会道德与大学生道德之间存在互动,尤指前者对后果的影响;内部结构是指大学生道德是由诸多要素有机构成的。反映在高校德育上,要充分把握大学生道德生态的外部联系与内部结构,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大学生道德向着符合我们意愿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道德生态 德育 大学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映
大学生良好恋爱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为前提。在大学生恋爱道德内化上,道德认同是前提和基础,道德教育是关键,道德体验是保障。正确认识大学生恋爱道德形成中知、情、意、念、行的发展过程,可以提高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切实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恋爱道德品质。
关键词:
大学生 恋爱道德 道德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爱虹 刘明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文章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出发,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特点,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应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完善网络法律和伦理体系,等等。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桂萍
当前部分女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炫耀消费等消费误区,不仅危害了女大学生的发展,也给家庭、社会、生态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不良影响。因此,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消费道德教育,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观,科学合理地进行消费,做一个理性的、有道德的消费者。
关键词:
女大学生 消费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雪梅 有祥君
大学生道德评价是评价者对他人做出的善恶评判,其前提是社会上存在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道德评价的目的性要求评价的结果能够进行量化计算。道德评价是个人根据自身的道德认知对他人进行的评判,因此也同时反映了个体的道德水平。在系统中每个人对他人道德水平进行自我参照的比较判别,通过计算每个人得到的优、相似、差的评价结果的概率,将最大程度上客观显示该个体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
道德评价 通约 道德认知 程度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晶
生态危机导致人的生存危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以提升其生态道德素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意识观念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围绕育人环境下生态道德的内涵和主要内容,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探讨全员育人理念下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
全员育人 大学生 生态道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宁华
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形成,是当代社会经济关系制约和影响的结果。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选择。文化环境开放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有双重作用。道德人格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实践过程中,将特定社会的道德要求经过主体的个性化整合之后,积淀而成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道德化自我。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是指个体作为大学生这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表现出的道德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向荣 杨欣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楠 武昭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但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高校思政教育课缺乏实效性加之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的自身特点致使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行为失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统一,道德选择标准模糊,这些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人际交往。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对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德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重要课题。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预防工作,选好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讲究网络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道德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