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67)
- 2023(17552)
- 2022(14949)
- 2021(13960)
- 2020(11667)
- 2019(26832)
- 2018(26872)
- 2017(49731)
- 2016(27509)
- 2015(30983)
- 2014(31381)
- 2013(30424)
- 2012(28360)
- 2011(25919)
- 2010(26229)
- 2009(24066)
- 2008(23721)
- 2007(21088)
- 2006(18843)
- 2005(17498)
- 学科
- 济(126285)
- 经济(126163)
- 管理(70475)
- 业(65666)
- 企(51994)
- 企业(51994)
- 方法(47763)
- 数学(42163)
- 数学方法(41606)
- 中国(37321)
- 地方(32359)
- 农(32132)
- 财(26809)
- 业经(26306)
- 学(25926)
- 制(22974)
- 教育(22393)
- 农业(21704)
- 贸(20229)
- 贸易(20216)
- 理论(19638)
- 易(19460)
- 融(19060)
- 金融(19056)
- 银(18892)
- 银行(18859)
- 地方经济(18345)
- 行(18221)
- 环境(17932)
- 发(17472)
- 机构
- 大学(388049)
- 学院(386106)
- 济(162328)
- 经济(158826)
- 研究(141386)
- 管理(140525)
- 理学(119516)
- 理学院(117993)
- 管理学(115812)
- 管理学院(115057)
- 中国(103403)
- 科学(84544)
- 京(84199)
- 财(73876)
- 所(72143)
- 研究所(65170)
- 中心(63270)
- 农(62438)
- 江(60801)
- 范(59780)
- 师范(59280)
- 财经(57350)
- 北京(54241)
- 业大(53729)
- 经(51841)
- 院(50606)
- 经济学(50146)
- 农业(48421)
- 师范大学(48177)
- 州(48091)
- 基金
- 项目(249415)
- 科学(196988)
- 研究(187668)
- 基金(177257)
- 家(153919)
- 国家(152533)
- 科学基金(129939)
- 社会(117850)
- 社会科(111511)
- 社会科学(111484)
- 省(99090)
- 基金项目(92731)
- 教育(91424)
- 划(84742)
- 自然(81456)
- 自然科(79519)
- 自然科学(79498)
- 自然科学基金(78035)
- 编号(77807)
- 资助(72489)
- 成果(65245)
- 发(59065)
- 重点(58029)
- 课题(56744)
- 部(56011)
- 创(51836)
- 教育部(48381)
- 创新(48379)
- 国家社会(48104)
- 发展(47456)
- 期刊
- 济(188762)
- 经济(188762)
- 研究(126761)
- 中国(88660)
- 教育(66964)
- 财(57328)
- 农(56974)
- 学报(56791)
- 科学(53125)
- 管理(52850)
- 大学(44053)
- 学学(40088)
- 技术(38745)
- 农业(38565)
- 融(37152)
- 金融(37152)
- 经济研究(30474)
- 业经(29649)
- 财经(28970)
- 经(25128)
- 问题(24404)
- 业(20874)
- 技术经济(19744)
- 统计(19164)
- 贸(19155)
- 图书(17770)
- 职业(17551)
- 资源(17527)
- 世界(17472)
- 坛(17352)
共检索到6069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崔玉平 夏焰
高等教育联动改革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新世纪以来,在政府主导、社会推动、高校参与下,长三角地区通过举办教育论坛、开展校对校交流、签订教育合作协议等,进行联动改革的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等教育联动改革和协调发展有利于教育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我国经济、人才、教育等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推动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俊成
多中心城市经济族群式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与财富积累与增长中心。在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驱动下,以城市为核心的多中心经济板块间的联系与关联性越来越明显。长三角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城市经济多中心化与模块化成为其重要表现载体,如何实现多中心的互动、关联与协调发展成为长三角未来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长三角持续发展的重要因子。多中心共生作为多中心间新的关联形式,有利于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模式。利用城市经济能级、城市经济关联、城市流强度与城市外向功能指数等对长三角16个城市进行定量比较,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经济运行态势,并在诊断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艳君
该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从要素、产业和产出(与生计)三个层面对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表明,要素的差异可以在建立共同市场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解决;产业差异的存在如果是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为基础的,就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产出(与生计)层面上,适度的差异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来实现,因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和重要手段。当然,如果区域经济能够协调发展,反过来也能够促进要素更加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分工、地区优势互补;进一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因此它们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相互的。
关键词:
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长三角地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峰 姜德波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2年的非均衡发展,资源短缺、产业同构、产业过度集聚等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通过产业的向外转移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而国内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则需要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趋势和对策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正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主要是经济社会体系结构性问题,表现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收人分配、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方面;发展不充分主要是经济社会体系总量水平问题,表现在市场竞争、质量效益、有效供给、制度创新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点表现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这种情况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仍然存在。由哈尔滨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姚成胜 李政通 杜涵 王静 白彩全
构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法与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采用静态与动态协调度两个指标,对2004—2012年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进行了测度,并运用Arc GIS软件绘制其时空变化图。结果表明:1从静态协调度方面看,长三角地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比较高的协调阶段,即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2按2004—2012年静态协调度变化趋势,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可划分为逐步上升、逐步下降、先升后降、先降后升和循环波动5种类型;3从动态协调度来看,长三角地区处于优质协调发展阶段的区域覆盖面积不断减少,南京—上海—杭州所围成的三角地区始终属于良好或优质协调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天明 杨桂山 苏伟忠 万荣荣
在城市土地-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对2006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上海、苏州、无锡和杭州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较高,是综合水平双高型协调;南京、宁波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滞后型不协调;镇江、泰州、嘉兴、湖州、绍兴、台州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表现出双低的特征,是综合水平双低型不协调;常州、南通、扬州、舟山城市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矫卫红
为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章利用模型分析法建立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呈现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长三角地区的初始经济状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晓华 冒荣
长三角地区在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作的过程中,面临着高校之间协作不足的困境。长三角地区高校之间的协作不足主要表现在高校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和无序竞争。根据合作博弈理论,高校之间的联合博弈和协调博弈将能有效增进整体收益。为实现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系统整体实力提升,必须将其视为一个生态整体,重构高校之间的博弈规则和结构,创造高校之间合作博弈空间,推进区域集群发展,形成和谐共生的长三角地区高等教育群落。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高校 合作博弈 集群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良
长三角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流域两大发达地带的交汇部,是我国经济格局中的关键区域。坐拥上海、杭州、南京等一批大中城市的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具有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独特优势,不仅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突出地位,而且在全球增长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普遍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是国家战略赋予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要求长三角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率先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仙平 张雪燕
新发展阶段,“公平有质量”是解决好我国老年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的政策指向,其中促进资源配置公平性是老年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政策目标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差异性两个层面检视我国老年教育发展总体情况。其中,主要以熵值法构建老年教育发展评价体系监测老年教育发展水平,以泰尔指数考察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分析老年教育发展差异性。结果显示,县级老年教育发展指数均值为2.6860,市级老年教育发展指数均值为2.2224,老年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老年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来源区域间,且差异性偏大、公平性弱。为此,重点扩大老年教育供给、促进老年教育均衡和强化老年教育监测推动我国老年教育高质量、公平和科学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韬
阐述了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契合机理,并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其物流业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一体化 物流 长三角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刘玉鑫 刘文斐 王山
本文依据城市数据运用二次指派程序,从全样本、分时段、逐年三个角度研究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是否增强了其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1)整个样本考察期间,金融发展对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差距存在正向影响,金融的协调发展有效增强了长三角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2)分时期来看,2008年之前金融协调发展是增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性的主要力量,2008年之后其作用有所减弱。(3)逐年来看,尽管长三角金融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强度呈现波动上升状态,但城市间金融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连年增强。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协调性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葛月凤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迅猛发展,但各城市严重存在各自为展,缺乏合作,竞争无序的现象。因此,开展长三角地区会展业联动发展问题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供长三角相关部门决策,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业相关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形成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的合理布局、错位经营、有序发展,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及参与配合世博会的成功举办。
关键词:
长三角 会展业 联动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