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32)
2023(18119)
2022(14893)
2021(13774)
2020(11620)
2019(26271)
2018(25993)
2017(48436)
2016(27440)
2015(30894)
2014(31114)
2013(30081)
2012(27450)
2011(24589)
2010(24420)
2009(22280)
2008(21846)
2007(19562)
2006(16952)
2005(15088)
作者
(78752)
(66000)
(65897)
(62657)
(41833)
(31958)
(30022)
(25886)
(25400)
(23318)
(22256)
(22224)
(20991)
(20789)
(20668)
(20531)
(20334)
(19707)
(19040)
(18998)
(16538)
(16173)
(16107)
(15136)
(14969)
(14783)
(14710)
(14683)
(13269)
(13246)
学科
(109279)
经济(109163)
管理(74131)
(70597)
(57021)
企业(57021)
方法(52189)
数学(46835)
数学方法(46283)
中国(32976)
(30071)
(28369)
地方(24225)
(23916)
业经(23063)
教育(21672)
农业(20050)
(19732)
贸易(19723)
(19123)
(19020)
理论(18237)
(18036)
财务(17986)
财务管理(17943)
企业财务(17075)
技术(16813)
环境(15774)
(15452)
银行(15394)
机构
大学(386055)
学院(381700)
(148065)
经济(144879)
管理(143150)
研究(129345)
理学(124849)
理学院(123332)
管理学(120911)
管理学院(120198)
中国(92100)
科学(81948)
(81886)
(68702)
(66747)
(65104)
中心(60788)
业大(60576)
研究所(59750)
(58284)
(57168)
师范(56537)
农业(54349)
财经(54177)
北京(51064)
(49478)
(46607)
师范大学(46063)
(46055)
经济学(45754)
基金
项目(264632)
科学(209340)
基金(191327)
研究(189786)
(168999)
国家(167563)
科学基金(143190)
社会(119993)
社会科(113612)
社会科学(113578)
(104683)
基金项目(101296)
自然(94728)
教育(93646)
自然科(92605)
自然科学(92574)
自然科学基金(90915)
(90693)
资助(77701)
编号(76759)
成果(62628)
重点(61251)
(59171)
(57374)
课题(55513)
(55152)
科研(51508)
创新(51482)
教育部(50809)
大学(49621)
期刊
(153267)
经济(153267)
研究(110863)
中国(77449)
学报(65854)
教育(62253)
(61127)
科学(57700)
(52281)
大学(49975)
管理(49376)
学学(46189)
农业(41118)
技术(35604)
(31508)
金融(31508)
财经(26617)
业经(25628)
经济研究(24765)
(22807)
(22215)
问题(21115)
(19519)
统计(18578)
技术经济(17640)
科技(17438)
(17292)
资源(16984)
图书(16907)
商业(16613)
共检索到554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孙哲  王家庭  
本文利用2011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区域高等教育是否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资本培育三个方面提升了"人的城镇化"水平。基于对"人的城镇化"的内涵阐释与指标测度,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促进作用因城市规模而异,科技研发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实现,社会资本培育的促进作用在小城市更强。本文建议构建省内协同发展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大中城市的高等教育注重高级化与普适性,非大中城市注重特色化与实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春阳  黄子骥  
自1995年首个城市商业银行成立至今,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城市商业银行是否有如其成立初衷,对当地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支持作用。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001-2010年间我国4个直辖市和282个地级市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区GDP指数及人均GDP指数在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后显著下降,城市商业银行贷款相对规模对当地经济增长呈非显著关系。同时,地区贷款相对规模、工业企业数目增速和工业总产值增速没有明显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山桂  程道平  
提出了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策略互动行为检验、策略互动行为模式识别、策略互动行为模式影响分析的思路和模型,并利用2008-2014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商服用地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山东省区域内,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的策略互动行为模式与"领导者—跟随者"模式具有较大的相似度;商服用地市场领导者出让量的变动对其他地级市商服用地出让量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据此,建议调控区域商服用地出让不应停留在单个城市层面,而应注意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的策略互动行为模式及其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彭山桂  程道平  
提出了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策略互动行为检验、策略互动行为模式识别、策略互动行为模式影响分析的思路和模型,并利用2008-2014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商服用地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山东省区域内,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的策略互动行为模式与"领导者—跟随者"模式具有较大的相似度;商服用地市场领导者出让量的变动对其他地级市商服用地出让量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据此,建议调控区域商服用地出让不应停留在单个城市层面,而应注意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的策略互动行为模式及其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山桂  汪应宏  陈晨  魏海霞  王健  毋晓蕾  
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07—2012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低价出让财政激励的内在逻辑。同时,从财务和价值两个维度,对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低价出让行为的经济合理性进行了判断。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低价出让具备引资功能,通过土地要素换资本要素的方式能够获取投资的流入;2资本净流入对地方政府税收和商住用地出让金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投资引入将导致地方政府预算内、外财政收入的增长;3工业用地低价出让行为普遍具有财务上的合理性,并非不惜成本的非理性竞争;4工业用地低价出让行为不具备价值上的合理性,价值损失可视为地方政府以土地要素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多淑杰  
目前鲜有文献就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并以我国283个地级城市横截面数据为样本,从城镇化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其对城镇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不利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化质量提升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巍  马慧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基于中国地级市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的实证分析表明: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进入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但该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相对于其他地区和产业,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地区、沿海地区和交通网络中心地区,对交通依赖度较高的"交通密集型产业"、缴税较少和效率较低的"非期望产业",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更强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此外,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开放均能促进企业进入,且两者的吸引企业进入效应是相互强化的。地方政府应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差异性影响,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联动协同;在积极推进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协同改善影响营商环境的其他各种因素;积极对接国家交通网络布局,合理布局本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振华  
在测算地级市层面要素价格扭曲和能源效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要素价格扭曲、FDi和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要素价格扭曲,且劳动价格扭曲大于资本价格扭曲;要素价格扭曲显著降低了城市能源效率,且资本价格扭曲的负向作用大于劳动价格扭曲的负向影响,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资本偏向;FDi通过扭曲要素价格显著降低了城市能源效率,其对资本价格扭曲的效应大于对劳动价格扭曲的效应;分地区估计中,依然表明要素价格扭曲降低了能源效率,不同地区资本价格扭曲和劳动价格扭曲的负向作用存在大小差异。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虹   秦喜亮  
运用我国29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和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可以降低碳排放水平,且存在空间关联效应。横向来看,不同区域的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中西部、京津冀等地区相对较弱。纵向来看,2015年以来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持续收敛,根源在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未来持续推进绿色技术创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薄文广   钱镱   屈建成   谭鑫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城乡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基于2003—2018年中国1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水平及其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和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二者的交互影响及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偏低,但随时间呈现向更高水平的耦合协调类型稳步优化趋势,空间上则呈现沿海地区城乡耦合协调度始终高于内陆地区。(2)乡村振兴水平的提高在当期就对新型城镇化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会持续较长时间;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时滞性和短期波动性,在长期表现为正向带动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发挥的带动作用要强于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相对于低水平发展地区,高水平发展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带动更强,乡村振兴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更弱。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海锋  卢阳禄  李波  胡月明  刘轶伦  
本文基于最新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要求,建立由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GIS空间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4-2013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以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海锋  卢阳禄  李波  胡月明  刘轶伦  
本文基于最新国家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要求,建立由城镇化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诸因素构成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GIS空间分析法和障碍度模型,对2004-2013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以及障碍因子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家庭  张邓斓  孙哲  
城市居民依赖于私家车的出行方式是城市蔓延的典型特征之一,对汽车消费是否加剧了城市蔓延进行实证检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私人汽车消费影响城市蔓延的理论分析,实证检验了我国2010-2012年247个地级市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私人汽车消费显著地加剧了城市蔓延;(2)城市蔓延的交通影响因素在不同等级城市间有不同体现;(3)私人汽车消费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启示:(1)根据城市的增长边界,控制特大城市的私人汽车消费数量;(2)未采取汽车限购政策的城市应谨慎推行,杜绝突袭式限购;(3)适度提高私人汽车的出行成本,大力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海洋  林令涛  黄顺武  
由于中国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强大影响力,政府官员变更可能会影响当地部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的影响机制有:政策不连续性、官员贪腐行为以及政企关系重新调整等。为此,本文收集了中国1999—2009年2000多任地级市市长和市委书记的数据,并与辖区内的企业匹配来识别地方官员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运用Kaplan-Meier乘积限估计方法绘制的生存函数和风险函数图显示,官员变更时企业的生存时间更短、倒闭风险更高。在此基础上运用生存分析模型进行更为精确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官员变更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倒闭风险,并且这一风险存在多期滞后效应;但官员变更引致的退出风险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有所不同,其中,对国有企业、尤其是非中央国有企业的风险增加尤为明显;任期的稳定有助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并且任期对官员变更导致的风险有调节作用。本文还特别关注了官员自身特征对变更引致风险的影响,发现本地晋升的官员、在出生地任职的官员、学历水平较高的官员引致的企业倒闭风险较低。本研究为如何降低官员变更引发的企业经营风险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决策依据,同时为科学制定官员选拔和任用制度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