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00)
- 2023(17187)
- 2022(14756)
- 2021(13825)
- 2020(11553)
- 2019(26647)
- 2018(26323)
- 2017(50385)
- 2016(27834)
- 2015(31071)
- 2014(31124)
- 2013(29938)
- 2012(27519)
- 2011(24729)
- 2010(24554)
- 2009(21887)
- 2008(21096)
- 2007(18488)
- 2006(16003)
- 2005(13710)
- 学科
- 济(112425)
- 经济(112317)
- 管理(75152)
- 业(70910)
- 企(58543)
- 企业(58543)
- 方法(53822)
- 数学(47604)
- 数学方法(46998)
- 中国(31555)
- 农(29278)
- 财(26634)
- 地方(25849)
- 业经(24755)
- 学(24428)
- 教育(23293)
- 理论(20096)
- 农业(19658)
- 技术(18411)
- 贸(18391)
- 贸易(18384)
- 制(17893)
- 易(17727)
- 务(16948)
- 财务(16879)
- 财务管理(16843)
- 环境(16536)
- 和(16317)
- 企业财务(16035)
- 产业(15085)
- 机构
- 大学(386226)
- 学院(381184)
- 管理(150577)
- 济(148461)
- 经济(145222)
- 理学(132292)
- 理学院(130753)
- 管理学(128262)
- 管理学院(127561)
- 研究(126177)
- 中国(86724)
- 京(81852)
- 科学(78218)
- 财(65527)
- 所(61254)
- 范(58650)
- 师范(58181)
- 中心(57296)
- 农(57071)
- 研究所(56371)
- 业大(55969)
- 江(55359)
- 财经(54134)
- 北京(51448)
- 经(49455)
- 师范大学(47675)
- 院(46503)
- 经济学(45193)
- 州(44775)
- 农业(44418)
- 基金
- 项目(270097)
- 科学(215184)
- 研究(201551)
- 基金(195083)
- 家(168731)
- 国家(167279)
- 科学基金(145053)
- 社会(126620)
- 社会科(120010)
- 社会科学(119979)
- 省(107097)
- 基金项目(103400)
- 教育(98247)
- 自然(93843)
- 自然科(91684)
- 自然科学(91663)
- 划(90668)
- 自然科学基金(90000)
- 编号(83275)
- 资助(80428)
- 成果(67673)
- 重点(61515)
- 部(60925)
- 课题(58782)
- 发(58601)
- 创(56209)
- 教育部(53053)
- 创新(52223)
- 科研(51478)
- 国家社会(51338)
- 期刊
- 济(152176)
- 经济(152176)
- 研究(114351)
- 中国(72812)
- 教育(65956)
- 学报(57970)
- 科学(53608)
- 管理(52194)
- 农(49974)
- 财(48054)
- 大学(45512)
- 学学(41535)
- 技术(36766)
- 农业(35131)
- 融(26731)
- 金融(26731)
- 业经(26134)
- 财经(25813)
- 经济研究(24467)
- 经(22088)
- 问题(19906)
- 图书(19896)
- 统计(17951)
- 技术经济(17779)
- 科技(17748)
- 业(17482)
- 理论(17330)
- 资源(16849)
- 商业(16651)
- 版(16626)
共检索到541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丽建
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是高等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一种体现。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区域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调整既受到区域产业结构的制约,又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通过对2000—2012年间福建省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研究,提出福建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建议。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成端 王石薇
运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SPSS20.0软件,对四川省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学与第一产业存在强相关,理学和工学与第二产业分别存在中等程度相关和强相关,历史学、文学和哲学与第三产业呈弱相关、不相关甚或负相关。提升四川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应以政府统筹规划为导向,建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机制;以教育主管部门宏观调控为抓手,做好学科专业优化顶层设计;以高校协同为依托,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和谐共生。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学科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崔永涛
利用动态分布滞后模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长期关系,研究发现,文学学科招生比例变化在长期与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所引致的劳动力需求不协调;经济学学科招生比例的变化长期来看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相适应,但是短期内不协调;其它学科的招生比例变化与产业就业结构变化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长期而言,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需要增加招生比重,而哲学、历史学、农学等学科则需要减少招生比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岳昌君
基于2015年我国17个省份28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地区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经济发展对毕业生行业选择的影响显著。2015年呈现出金融业就业比重上升、制造业比重下降的趋势。第二,存在显著的专业不匹配现象。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三成半的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第三,存在过度教育现象。调查数据显示,有21.6%的毕业生存在过度教育情况。第四,我国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市场需求有错位。在29项个人能力增值评价中得分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 产业结构 高校毕业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崇铁 林恩惠 洪流浩
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以结构变化率为指标分析2005—2012年福建省产业结构、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结构的演变情况和变化特征。并通过分析两者的偏离系数及变化趋势,深入分析和探讨福建省产业结构与中等职业教育分科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两者具有显著相关关系,且两者的结构偏离度呈逐渐变大趋势。为此,提出构建与产业分类相匹配的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分科分类体系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涵 林晓冰 许思琪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通过探究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方法]文章基于福建省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九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呈现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趋势。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同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有所减弱。[结论]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要深化产业结构变革,充分发掘其中介作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优化农业产业链效益,引领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瀑
教育层次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间是双向耦合关系,笔者利用2006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河南省教育层次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教育层次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作用强度不同,教育结构的设计需从本区域出发,与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发展特征相适应。现阶段,河南省需要加强初等教育标准化建设、提升中等教育质量、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
关键词:
教育层次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河南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艳玲
高等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其发展不仅能推动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并会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应不是单向的。文章选取安徽省1992~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En gle-Granger两步法、Granger因果检验、方差分解等实证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林 陈书全 韩科技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协调度下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分学科专业协调度呈"偏振型",学科专业结构平衡度有待增强。鉴于此,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应适应新常态,形成协同调整促进机制;把握新需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教育资源,加强宏观,以提升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适配度、均衡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虹豆 倪士光
高校学科结构调整和优化将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然而深圳新办高校学科设置自主性相对"自由",与产业发展不紧密。本文运用德尔菲法对39名高校教师进行了问卷研究,面向深圳16个重点发展产业,结合深圳市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现状,提出了深圳市高等教育学科发展重点,从而满足深圳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本文进一步探讨了优化深圳高等教育学科设置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学科设置 深圳市 先行示范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余亚亮 刘笑冰
基于2003—2018年福建省林业三次产业产值数据,运用VAR模型分析福建省林业各产业内部集聚与林业各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福建省林业第一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产业向集聚的方向发展,到发展中期对产业聚集会有较小的抑制作用;第二产业在发展前期会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到发展中后期第二产业促进作用减小;林业产业的集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因此,应当促进林业三次产业集聚从而推动林业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虹 魏海丽
天津市的高等教育在2004年已由大众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而高等教育结构是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分别使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并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分析法、VAR模型,研究天津市教育生产函数,发现天津市高等教育已呈现劳动力人数相对过剩以及教育层次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且前一期的高等教育对当期的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关键词: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赐联
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以福建省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福建省产业结构转换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福建省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转换速度和转换方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福建省各市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差距较大,但基本上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产业转换速度层次明显,转换能力与转换速度的相关性不强;产业结构的转换方向正朝合理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产业结构 转换速度 转换方向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璐 李玉清 董维春
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是隶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两者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本文基于系统耦合关系视角,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05-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形成互动与共变,两者的耦合度处于磨合阶段向提升阶段的临界点,处于磨合瓶颈期;协调度跨越低度协调,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两者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在缓慢增进。研究认为:需加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可持续的教育结构调整机制、加强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对接。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结构 产业结构 系统耦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优文 朱德全
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重庆1999-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Eviews 8.0和Stata 12.0软件分析工具,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重庆高职教育发展规模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1)重庆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是引起重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变化的格兰杰原因;(2)重庆高职教育规模发展是引起重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变化的格兰杰原因;(3)重庆高职教育发展与其三大产业发展水平之间还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发展关系。因此,必须基于高职教育供给侧的视角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