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41)
2023(11325)
2022(9607)
2021(8848)
2020(7254)
2019(16930)
2018(16704)
2017(30679)
2016(17795)
2015(20318)
2014(20910)
2013(20250)
2012(19564)
2011(18084)
2010(18621)
2009(16990)
2008(16982)
2007(15692)
2006(13960)
2005(13009)
作者
(52228)
(43643)
(43618)
(41478)
(27715)
(21033)
(20169)
(17110)
(16697)
(15715)
(14778)
(14702)
(13995)
(13936)
(13748)
(13685)
(13622)
(13054)
(12640)
(12548)
(11180)
(11084)
(10682)
(10126)
(9988)
(9859)
(9815)
(9771)
(8896)
(8891)
学科
(78194)
经济(78129)
管理(40849)
(39538)
方法(28960)
(28505)
企业(28505)
中国(27830)
数学(25489)
数学方法(25240)
地方(24819)
(22834)
教育(20759)
(17508)
业经(16425)
农业(15595)
(15374)
地方经济(14280)
(13977)
(13773)
贸易(13762)
理论(13315)
(13210)
(12744)
(12617)
金融(12615)
(12499)
银行(12471)
环境(12288)
(12092)
机构
大学(257143)
学院(255400)
(100876)
经济(98407)
研究(97007)
管理(87659)
理学(73867)
理学院(72784)
管理学(71417)
管理学院(70901)
中国(68194)
科学(59918)
(57790)
(50862)
研究所(46070)
(45543)
(45333)
(45035)
师范(44696)
中心(43223)
(42190)
北京(37819)
业大(36964)
教育(36681)
师范大学(36291)
农业(35663)
财经(35087)
(34406)
(33602)
(31586)
基金
项目(160145)
科学(125595)
研究(123677)
基金(109721)
(94944)
国家(93986)
科学基金(78301)
社会(74887)
社会科(70668)
社会科学(70647)
(65912)
教育(62415)
基金项目(57500)
(56845)
编号(53615)
自然(47637)
自然科(46417)
自然科学(46402)
成果(46145)
自然科学基金(45535)
资助(44514)
(41761)
课题(40569)
重点(38077)
(36080)
发展(33887)
(33286)
(33179)
(32935)
(31357)
期刊
(119779)
经济(119779)
研究(86168)
中国(63090)
教育(58004)
(42420)
学报(39020)
科学(35684)
(33985)
管理(30559)
大学(29632)
农业(29032)
学学(26235)
技术(25841)
(24133)
金融(24133)
业经(20737)
经济研究(18662)
财经(17155)
问题(15956)
(15656)
(14845)
职业(14642)
图书(13118)
(13093)
论坛(13093)
技术经济(12725)
(12327)
(12235)
商业(12144)
共检索到406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丽  
本文运用熵值法,对1998和2007年各省域的高等教育发展实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逐步由沿海与内陆、南部与北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转换为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不平衡。同时运用基尼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等方法,对各省域的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差异进行了定量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庆年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以及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水平的关系视角看,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呈现出许多个性化特征。分析这些模式有助于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振朝  田秀菊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维和  
现代社会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现象是高等学校正在成为一个地方或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地标。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现实合理性。它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提出了新的地方化的要求,反映了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特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肖洒  刘君  
从省域的视角,以省域内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及科技发展水平三组关系为切入点,以30个省份为样本,基于协同学的耦合度计算模型——离差系数最小化耦合度模型,探究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协同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科技的耦合状况不佳;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超前发展与滞后发展并存;经济发展水平、创业型大学数量以及区域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占比三者存在密切联动关系,与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科技发展的耦合度关系密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耀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统计资料,首先,对13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纵向演进分析,并与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做了横向对比;其次,选择了极差测度法、标准差测度法和标准差系数测度法等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极值、极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作为指标,度量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区域经济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最后,对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得出简单的结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振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德胜  吴慧萍  
本研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基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数据,分析地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对高校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直接制约或影响了该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投入,进而对反映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学科水平产生直接影响。生均教育费对高校综合得分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高等教育投入程度越大的省份地区高校综合办学实力整体上越强;地区人均GDP对地方生均教育费与高校办学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面调节作用。基此提出:建立财政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健全高等教育经费多元筹集机制;加强高等教育资金绩效管理;集中财力建设特色优势学科的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显著的地域性。以地域环境(社会性构成的条件性空间)为原点,社会维度(社会承认及合法性的获得)、市场维度(市场化运营)、教育维度(高等教育属性的体现与发展)等为轴线可勾画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其中,原点既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起点,也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在三个轴线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骁  张明  
高等教育需求由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有机构成 ,这种构成随经济社会发展而转换。高等教育供给正是在需求转换的驱动下获得发展的。高等教育供需演变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表明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高等教育的社会性与个人性及其供需特征为基点 ,以国家需求向个人需求转换为契机 ,促进高等教育供给制度变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机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王胜  
文章主要介绍了印尼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并针对印尼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视角展开分析,寻求解决之道,最后对印尼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印尼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晓蒙  
高等教育发展代价指高等教育主体为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所投入的成本、所做的舍弃与牺牲、所承受的消极后果,其根源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去寻找。分析高等教育发展与所需代价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寻求实现高等教育低代价高发展的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倩  王永哲  
借鉴TOPSIS方法测度2010—2019年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具体模型和空间效应选择与相关检验,确定使用时间空间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各影响因素的区域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地区内部对本地高等教育产出发展产生显著直接影响效应的3个因素中,人口规模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最大,人力资源投入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次之,而经济环境发展则产生相对较强的负向抑制作用;对本地以外其他两地也产生显著间接影响效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发展因素表现为较强的正向推动效应。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荔  宋荣  赵晨野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2010-2017年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通过构建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和熵值法测算高等教育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数,运用协调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并进一步验证高等教育、经济发展与其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演变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0-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梯度分布格局明显。第二,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呈下降趋势,大部分城市二者发展不均衡的态势加剧。其中,香港、澳门、深圳高等教育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其余8市高等教育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未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关系,城市之间未能形成显著的合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