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4)
- 2023(17025)
- 2022(14519)
- 2021(13479)
- 2020(11025)
- 2019(25368)
- 2018(25249)
- 2017(47661)
- 2016(26342)
- 2015(29719)
- 2014(30007)
- 2013(29248)
- 2012(27407)
- 2011(25195)
- 2010(25552)
- 2009(23219)
- 2008(22511)
- 2007(19973)
- 2006(17961)
- 2005(16304)
- 学科
- 济(123090)
- 经济(122977)
- 管理(70332)
- 业(65300)
- 企(52224)
- 企业(52224)
- 方法(48616)
- 数学(42444)
- 数学方法(42023)
- 中国(35996)
- 地方(30587)
- 农(29037)
- 学(25891)
- 业经(25069)
- 财(24790)
- 教育(23395)
- 农业(20080)
- 理论(19857)
- 贸(19031)
- 贸易(19017)
- 制(18967)
- 易(18261)
- 环境(17878)
- 地方经济(17721)
- 融(17527)
- 金融(17525)
- 技术(17221)
- 发(17218)
- 银(17033)
- 银行(16991)
- 机构
- 大学(380275)
- 学院(375675)
- 济(155326)
- 经济(151943)
- 管理(142324)
- 研究(134802)
- 理学(122376)
- 理学院(120890)
- 管理学(118880)
- 管理学院(118177)
- 中国(96407)
- 京(83059)
- 科学(80789)
- 财(69662)
- 所(67930)
- 研究所(61573)
- 中心(59055)
- 范(58403)
- 师范(57966)
- 江(56542)
- 农(56279)
- 财经(55504)
- 北京(53874)
- 业大(51704)
- 经(50410)
- 院(48661)
- 经济学(47675)
- 师范大学(47367)
- 州(45641)
- 农业(43488)
- 基金
- 项目(248657)
- 科学(197184)
- 研究(188213)
- 基金(178211)
- 家(153772)
- 国家(152380)
- 科学基金(130637)
- 社会(118552)
- 社会科(112294)
- 社会科学(112268)
- 省(97276)
- 基金项目(93620)
- 教育(91129)
- 划(83139)
- 自然(82224)
- 自然科(80251)
- 自然科学(80237)
- 自然科学基金(78804)
- 编号(77711)
- 资助(73835)
- 成果(65322)
- 发(57228)
- 重点(56787)
- 部(56438)
- 课题(56288)
- 创(51169)
- 教育部(49118)
- 国家社会(48016)
- 创新(47541)
- 项目编号(47317)
- 期刊
- 济(177907)
- 经济(177907)
- 研究(124522)
- 中国(80149)
- 教育(65667)
- 学报(55176)
- 管理(53057)
- 科学(51838)
- 农(50808)
- 财(50388)
- 大学(42791)
- 学学(38944)
- 技术(35912)
- 农业(35502)
- 融(34146)
- 金融(34146)
- 经济研究(29119)
- 财经(27866)
- 业经(27520)
- 经(23910)
- 问题(22546)
- 图书(19620)
- 技术经济(19202)
- 业(17968)
- 理论(17570)
- 贸(17035)
- 坛(16680)
- 论坛(16680)
- 科技(16675)
- 商业(16560)
共检索到575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严全治 苗文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于蕾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总量差异上,而且也表现在速度差异上。这种东中西经济发展速度的递减特征和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相一致,实证数据表明FDI并没有缓解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反而起到了相反作用。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效率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燕飞 曾令华 刘亦文
贷款反映的是投入一个地区的信贷资金量,体现的是对该地区的支持力度。文章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回归分析我们得到两个基本结果:一是贷款余额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贷款能够带动经济的增长。二是贷款的增加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作用呈现区域差异性。对于不同区域,当期贷款带来的影响不一样:东部地区当期贷款每变化一个单位GDP变动0.1776个单位,中部和西部当期贷款对GDP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金融支撑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锐兰 张辉 江波
综观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说,由国家重点投资建设一些高水平学校的呼声一直比较高,且部分高校也确被定为重点高校重点建设、发展,但作为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才正式提及,由《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雁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具体要求,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教育均衡发展包括规模布局、教育机会、资源配置、办学质量四个方面。通过对浙江省11个地区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在规模布局、财政经费投入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强化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扶持力度,紧跟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陆亭
高等教育在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过程中,既需要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也需要其布局的合理性。目前我国“自发主导”倾向的高校扩展形式较多地关注了前者而忽视了后者,因而带来了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不均衡问题。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需要重新认识高校集聚人才的功能,重新认识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意义,重视高校布局的合理性,对目前我国的高校区域布局进行调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区域布局 均衡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小兴
我国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研究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利于解释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制定正确的教育发展政策,提高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缩小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距。本文研究发现,地区教育水平增长受教育资源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均GDP、人均教育事业费、人均可支配收入、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等。
关键词:
教育水平 总量函数 panel data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定勇 杨华明
本文以东西部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实例,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为依据,比较分析了东西部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期逐步缩小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东西部 高等职业教育 骨干院校 比较分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兆平 漆昕 陈玉洁
引用较成熟的顾客满意度理论,提出了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概念。设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构建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分析量化教育受众对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化的满意度,为我国当前教育均衡的攻坚阶段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风雨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风雨
选取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创新性地从空间和结构双重视角实证探讨新世纪以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发展差距主要产生于地区间差距,东部、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的地区间差距最大,而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内部差距最大;产出发展差异是我国高校总体科技创新发展差异的主要结构性来源,不同维度差异的贡献存在地区异质性特征。厘清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时空分异现状与特征,助推高校科技创新均衡发展,是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科技 科技创新 高效发展 治理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漆嘉琦 王斌会
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差异 平均指标 因素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文斌 邝嫦娥
基于2011-2021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综合运用箱型图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法和空间β收敛模型,分析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和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2011-2021年全国及四大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位数以上的城市是数字经济发展增长主体;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各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全国及四大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东北地区收敛速度最快,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慢,而一系列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加快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收敛速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瑾瑜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指区域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区域发展非均衡性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而发展循环经济能够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之间的差距,有助于消除区域发展之间的负外部效应。因此,只有明确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与发展循环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才能构建出适合不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促进不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差异 非均衡性 循环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