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7)
- 2023(10946)
- 2022(9149)
- 2021(8073)
- 2020(6531)
- 2019(14446)
- 2018(14078)
- 2017(26578)
- 2016(14380)
- 2015(15764)
- 2014(15601)
- 2013(15442)
- 2012(14898)
- 2011(13507)
- 2010(13978)
- 2009(12965)
- 2008(12911)
- 2007(11710)
- 2006(10829)
- 2005(10213)
- 学科
- 济(70089)
- 经济(70028)
- 管理(42196)
- 业(40706)
- 企(31290)
- 企业(31290)
- 地方(25172)
- 中国(23469)
- 方法(20680)
- 农(19472)
- 数学(17719)
- 数学方法(17509)
- 业经(16292)
- 技术(16030)
- 地方经济(14964)
- 农业(13756)
- 财(13391)
- 银(13304)
- 银行(13283)
- 制(13110)
- 融(12952)
- 金融(12951)
- 行(12942)
- 学(12652)
- 发(12156)
- 贸(11590)
- 贸易(11574)
- 环境(11563)
- 易(11090)
- 技术管理(11084)
- 机构
- 学院(202462)
- 大学(199708)
- 济(88502)
- 经济(86653)
- 研究(76446)
- 管理(74089)
- 理学(61668)
- 理学院(60892)
- 中国(59988)
- 管理学(59915)
- 管理学院(59508)
- 科学(44530)
- 京(43667)
- 财(41339)
- 所(38566)
- 中心(35091)
- 江(34510)
- 研究所(34363)
- 农(31673)
- 财经(30864)
- 范(29789)
- 师范(29537)
- 北京(28221)
- 院(27954)
- 州(27896)
- 经(27774)
- 经济学(27297)
- 业大(25703)
- 省(25434)
- 经济学院(24441)
- 基金
- 项目(127872)
- 科学(102145)
- 研究(97748)
- 基金(90696)
- 家(78410)
- 国家(77712)
- 科学基金(66737)
- 社会(63916)
- 社会科(60742)
- 社会科学(60733)
- 省(52382)
- 基金项目(46810)
- 教育(43755)
- 划(43107)
- 自然(39545)
- 编号(39154)
- 自然科(38637)
- 自然科学(38630)
- 自然科学基金(37906)
- 资助(36064)
- 发(34907)
- 成果(32718)
- 重点(29781)
- 课题(29182)
- 创(29173)
- 发展(28790)
- 展(28299)
- 创新(27601)
- 部(27244)
- 国家社会(26667)
- 期刊
- 济(109789)
- 经济(109789)
- 研究(69471)
- 中国(51554)
- 管理(31366)
- 财(30755)
- 农(30631)
- 教育(28239)
- 科学(27474)
- 学报(27246)
- 融(25029)
- 金融(25029)
- 大学(21087)
- 农业(20560)
- 技术(19480)
- 学学(19289)
- 业经(18841)
- 经济研究(18029)
- 财经(15178)
- 问题(14051)
- 经(13288)
- 图书(11310)
- 技术经济(11266)
- 贸(11154)
- 业(11077)
- 科技(10857)
- 坛(10482)
- 论坛(10482)
- 商业(10218)
- 国际(10163)
共检索到339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尚群 叶文虎 陈国谦 毛峰 张世秋
本文以区域发展梯度规律为主线 ,以生态环境为主要限制因子 ,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公平、效率和环境统一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的时空和谐 ,严格保护限制环境 ,揭示区域发展共有的特性与规律 ,探索实现区域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关键词:
区域 补偿 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竹莘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华 曹志梅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图书馆长期的条块分割状态使图书馆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既符合全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也是图书馆众所期望的美好前景。缩小区域差异,提高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程度,是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其采取的策略,以求为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双波 张连城
非均衡发展战略促成我国取得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但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已影响我国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央政府提出效率优先、保证公平原则,屡次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后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可以说这既是个制度创新过程,也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文章首先分析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差距,而后建立博弈模型来分析中央政府的区域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博弈 动态一致性 非均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靳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浩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到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推动山东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一要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二要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 协调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马浩
本文主要分析美国、英国及德国等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历程及政策措施等。并从发展战略、政策措施以及产业体系等方面分析国外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对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铁
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的大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由来已久。建国前,我国现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缩小各地区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代敬
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是非常丰富的。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 ,不仅有其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理论和政策 ,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邓小平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既是对毛泽东区域综合发展思想的积极扬弃 ,又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树超 王琴 唐林伟
我国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职业学校发展的均衡性,它伴随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当前正处于从非均衡阶段向协调发展阶段的转型时期。本文提出采取区域推进策略,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实施资源倾斜、质量提升、分类指导、合作发展等战略,提升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
区域职业教育 均衡发展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唐松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是哪一方面的作用,任何忽视区域协调内涵问题,而直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出现。
关键词: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区域协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蒋琳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线是缩小地区差距,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现行分税制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社会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国实施多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实现均等化目标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均等化目标,不利于改革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公共服务 均等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浩
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在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以建设蓝色经济区为契机,提升和明晰山东半岛经济发展战略,对山东省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推动山东省区域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错位发展,应根据市场经济需要,根据各区域的自然特点和发展情况,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强化山东蓝色经济区和半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强化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的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半岛城市群的衔接与发展;发挥蓝色经济区对山东省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山东经济协调发展;重视蓝色经济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蓝色经济 非均衡 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翔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将成为我国经济和政治进一步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在非均衡协调发展中 ,目前亟需解决产业结构方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等问题。而非均衡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必须建立在思想观念解放和制度创新等基础之上。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发展 创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逄杰武 孙凤芝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有限非均衡 协调发展 山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