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1)
2023(9714)
2022(7088)
2021(6099)
2020(4633)
2019(10082)
2018(9897)
2017(19285)
2016(10194)
2015(11610)
2014(11429)
2013(10933)
2012(10190)
2011(8955)
2010(8847)
2009(8024)
2008(7888)
2007(6790)
2006(5981)
2005(5278)
作者
(27576)
(22931)
(22621)
(21709)
(14343)
(10959)
(10526)
(8805)
(8760)
(8167)
(7992)
(7665)
(7343)
(7085)
(6958)
(6831)
(6775)
(6749)
(6571)
(6551)
(5723)
(5550)
(5358)
(5313)
(5037)
(5025)
(5004)
(4953)
(4655)
(4490)
学科
(46854)
经济(46823)
管理(28947)
(24277)
(20974)
企业(20974)
业经(17038)
地方(16538)
方法(13741)
(13040)
中国(12224)
产业(11630)
数学(10350)
数学方法(10219)
信息(9270)
地方经济(9069)
农业(8753)
总论(8666)
理论(8635)
信息产业(8617)
(8569)
(8180)
(7570)
环境(7448)
(7095)
(6474)
贸易(6469)
工作(6407)
技术(6318)
(6136)
机构
学院(142221)
大学(138752)
管理(55535)
(51932)
经济(50575)
理学(47889)
理学院(47246)
管理学(46569)
管理学院(46253)
研究(44765)
中国(33249)
(29002)
科学(27425)
(23589)
(22344)
师范(22202)
(21777)
中心(21522)
(20370)
(19002)
财经(18537)
研究所(18507)
业大(18155)
(18053)
师范大学(17817)
北京(17755)
(17262)
(16584)
技术(15949)
经济学(15443)
基金
项目(100854)
科学(80161)
研究(79516)
基金(70008)
(59718)
国家(59164)
科学基金(51731)
社会(51008)
社会科(48267)
社会科学(48252)
(42242)
基金项目(37287)
教育(35384)
编号(34833)
(34401)
自然(30327)
自然科(29537)
自然科学(29534)
自然科学基金(28943)
成果(28166)
资助(25676)
(23931)
课题(23918)
重点(22718)
(21970)
项目编号(21016)
国家社会(20949)
(20479)
创新(20453)
(20324)
期刊
(60155)
经济(60155)
研究(39532)
中国(29504)
教育(20879)
管理(19201)
(18276)
科学(18029)
学报(17931)
(17079)
大学(14120)
技术(13312)
图书(12893)
学学(12744)
农业(12008)
业经(11591)
(10269)
金融(10269)
书馆(9658)
图书馆(9658)
经济研究(8959)
财经(8459)
资源(8022)
(7837)
论坛(7837)
问题(7826)
(7558)
(7408)
职业(7018)
科技(6957)
共检索到207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红蕾  马岩  郑建明  
总结公共数字文化治理实践经验对探索公共数字文化协同治理的具体范式具有参考意义。文章以广东文化治理实践为例,分析健全资源保障、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科学进行制度建设等推动区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举措,并从标杆管理、信息集群、分权制衡与顶层设计等角度对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提出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提炼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既是将中国鲜活环境治理实践探索进行理论抽象的必要途径,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背景、初始条件情况、基本运行机制、协同组织演变、激励约束机制和治理模式评价”等“六个维度”的分析框架,以前、后两个阶段的京津冀环境治理为案例,深入考察了其所代表的从对等型到权威型演化的任务驱动型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特点。研究发现,任务驱动型模式短期治理效果比较明显,但也存在层层加码等不足,未来需扩大治理主体,引入更多市场激励型手段,并构建长效机制。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是“演化理性”和“建构理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其既有内嵌于制度、文化、习俗的自发性,也具有人为的设计性和诱导的目的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提炼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既是将中国鲜活环境治理实践探索进行理论抽象的必要途径,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内在需要。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背景、初始条件情况、基本运行机制、协同组织演变、激励约束机制和治理模式评价”等“六个维度”的分析框架,以前、后两个阶段的京津冀环境治理为案例,深入考察了其所代表的从对等型到权威型演化的任务驱动型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特点。研究发现,任务驱动型模式短期治理效果比较明显,但也存在层层加码等不足,未来需扩大治理主体,引入更多市场激励型手段,并构建长效机制。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是“演化理性”和“建构理性”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其既有内嵌于制度、文化、习俗的自发性,也具有人为的设计性和诱导的目的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莉  
公共图书馆发展与区域经济间相互影响。文章在分析二者相关性的基础上,采用熵值赋权法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根据2000-2010年广东省统计数据,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公共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增长上升趋势显著。虽然二者的协调度稳步增长,但增长过缓,仍处于低度协调状态。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增加知识的转化力度和以公共图书馆为基础转变经济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促进广东省经济及公共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韦景竹  王政  
[目的/意义]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下,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成为促进公共文化数据开放共享、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重要现实问题,亟须探索其基础理论形式与治理框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主题分析法,探寻数据协同治理的概念核心要素,结合公共文化数据特征,形成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内涵;运用模型构建法,依据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各层次的目标与功能,构建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整体理论框架。[结论/发现]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是多元文化数据主体以数据为驱动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数据治理、协同完成公共文化管理与服务的非线性动态过程,具有公共性、开放性、交互性、工具性。构建了多层次、全过程、多要素的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创新/价值]关于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可深化公共文化数据协同治理理论体系,进一步揭示其运行机理,为探索中国特色治理路径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菊花  柴泽阳  申伟宁  
环境治理的联防联控联治是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提升的有效机制。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地区间的环境治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协同治理机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表明:成本收益比仍然是影响地方政府参与协同治污的重要因素,成本收益比越小,地方政府越有动机维系彼此间的协同关系;通过设定惩戒机制,增加违背协同的机会成本,有利于维持各方之间的协同治污关系;较大的污染物空间溢出性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搭便车”的策略,最终使得协同群体陷入污染治理的囚徒困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菊花  柴泽阳  申伟宁  
环境治理的联防联控联治是实现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提升的有效机制。文章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地区间的环境治理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协同治理机制的污染治理效应。研究表明:成本收益比仍然是影响地方政府参与协同治污的重要因素,成本收益比越小,地方政府越有动机维系彼此间的协同关系;通过设定惩戒机制,增加违背协同的机会成本,有利于维持各方之间的协同治污关系;较大的污染物空间溢出性会导致地方政府采取“搭便车”的策略,最终使得协同群体陷入污染治理的囚徒困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润羊  
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是应对环境外部性和集体行动困境的现实需要和适宜方式。在总结梳理国内外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中外在研究方向上虽有趋同性,但研究主题的侧重点、切入视角却各有不同。目前,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比较广泛,“治理”概念在研究演化中有泛化的现象,既有研究虽有积极进展,但“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涉及的基本问题和深层问题还有待继续深化和系统探究。未来研究需要辨析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内涵、特点和局限,阐明协同治理失灵的现实挑战和理论缘由,在构建理论框架和互动机制的基础上,揭示中国环境治理演进的基本逻辑,并识别和刻画协同治理的模式,实证检验协同治理的效果,进而提出我国环境治理体系的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莹炜  
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首都都市区合作与协同发展迄今已经走过25年的时间,其协同治理体系在长期实践中日臻完善。本文认为,柏林—勃兰登堡首都区域的治理机制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具有政府性质的区域性治理机构和灵活、多层次的治理机制是都市区治理体系运转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另一方面,非政府性质的、公众广泛参与的目的性联盟、论坛、区域协调与对话机制也逐渐成为区域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德国首都都市区与我国京津冀地区具有极为相似的结构性特征,发展基础和发展模式选择也有极强的互通性质,其协同治理经验对京津冀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艳楠  孙蕾  张宏梅  孙娜  
以分权式环境规制为背景,针对聚合式发展的城市群出现的环境激化问题,引入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本、机会成本、治理收益等合作性参数,及中央政府的经济激励、经济补贴等政策性参数,构建一种新的城市群污染跨区域协同治理路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同时分别对不同主体进行策略选择研究,分析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确定系统均衡稳定策略及其存在的条件。通过对不同策略组合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探究分权式环境规制下城市群污染跨区域协同治理路径,提出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联防联控机制、区域一体化协同机制发展建议。研究表明:对于地方政府,选择"合作行为"的概率与其他地方政府选择"合作行为"的概率、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督查"的概率呈正相关;中央政府选择"严格督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选择"合作行为"的概率呈负相关。对于系统稳定策略,主体策略的演化速度会受到自身及其他主体策略选择比例的影响,但无论比例取值如何变化,都不会改变群体的最终策略决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艳  
文章梳理国内外图书馆众筹的研究现状,以公共管理学为理论基础,对图书馆众筹进行认知剖析。图书馆众筹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形式之一,是私人自愿供给公共物品的方式,是社会资本协同治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由传统体制下国家一元供给、管办合一、高度集权的文化管控模式,向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治模式渐进转型的可选路径。文章从众智、众筹、众扶三个角度理解图书馆众筹的治理机制,对图书馆众筹未来发展路径提出了四条举措:构建图书馆众筹的垂直平台、以负面清单模式降低准入门槛、以责任清单模式理顺各方职责、以权利清单模式规定各方权益。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文军  赵黛青  
减排和适应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任务。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承受能力特别脆弱,同时面临着减排和发展任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促使适应和减排联合行动能发挥协同效应,降低减排和适应成本,取得增量社会效益。适应分为增量型和发展型活动。在国家规定的减排和适应重点活动领域中,挑选出能源领域减排与增量型适应活动进行协同效应分析,至少有4个强协同效应和10个弱协同效应发生。以广东省为例,增量型适应活动和能源领域减排措施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工程性适应项目建设与低碳能源生产、消费的关联效应,提高能效有利于工程性适应项目的建设;海岸带适应措施增加碳汇和节约减排成本;城市绿化建设通过有目的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