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1)
- 2023(15594)
- 2022(13251)
- 2021(12010)
- 2020(10396)
- 2019(23557)
- 2018(22944)
- 2017(43346)
- 2016(23779)
- 2015(26389)
- 2014(26176)
- 2013(25620)
- 2012(23401)
- 2011(20696)
- 2010(20733)
- 2009(19330)
- 2008(18732)
- 2007(16155)
- 2006(13610)
- 2005(11749)
- 学科
- 济(97734)
- 经济(97632)
- 管理(69099)
- 业(65706)
- 企(54548)
- 企业(54548)
- 方法(49061)
- 数学(43460)
- 数学方法(42958)
- 财(26809)
- 农(24651)
- 中国(23568)
- 业经(20584)
- 学(20404)
- 地方(20007)
- 贸(17966)
- 贸易(17953)
- 易(17461)
- 务(17386)
- 财务(17340)
- 财务管理(17264)
- 农业(16806)
- 企业财务(16438)
- 制(16424)
- 技术(15529)
- 环境(14684)
- 和(14087)
- 理论(13521)
- 融(13431)
- 金融(13428)
- 机构
- 大学(335756)
- 学院(335057)
- 济(134714)
- 经济(132087)
- 管理(131608)
- 理学(115821)
- 理学院(114549)
- 管理学(112463)
- 管理学院(111863)
- 研究(108981)
- 中国(81281)
- 科学(70874)
- 京(69395)
- 农(63231)
- 财(61003)
- 业大(55769)
- 所(55627)
- 中心(52120)
- 研究所(51004)
- 农业(50508)
- 财经(49876)
- 江(48864)
- 经(45523)
- 北京(41592)
- 范(41449)
- 经济学(41353)
- 师范(40873)
- 院(39331)
- 州(38446)
- 经济学院(37768)
- 基金
- 项目(239468)
- 科学(188571)
- 基金(176074)
- 研究(165728)
- 家(156884)
- 国家(155653)
- 科学基金(133274)
- 社会(106645)
- 社会科(101321)
- 社会科学(101285)
- 省(94366)
- 基金项目(94060)
- 自然(89778)
- 自然科(87742)
- 自然科学(87713)
- 自然科学基金(86153)
- 划(80083)
- 教育(76707)
- 资助(71289)
- 编号(64966)
- 重点(54681)
- 部(52563)
- 成果(50853)
- 发(50634)
- 创(50520)
- 科研(47625)
- 创新(47314)
- 计划(46374)
- 国家社会(44885)
- 教育部(44639)
- 期刊
- 济(133092)
- 经济(133092)
- 研究(86700)
- 中国(61233)
- 学报(60323)
- 农(54828)
- 科学(52328)
- 财(49237)
- 大学(44422)
- 管理(44219)
- 学学(42428)
- 农业(37295)
- 教育(27735)
- 技术(27633)
- 融(25065)
- 金融(25065)
- 财经(23893)
- 经济研究(22564)
- 业经(22109)
- 业(20696)
- 经(20448)
- 问题(18069)
- 版(17508)
- 统计(17002)
- 科技(16235)
- 技术经济(16196)
- 策(15924)
- 业大(15469)
- 财会(15429)
- 商业(15104)
共检索到466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欧阳华生 戴方怡
借鉴美国GAO进行审计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我国审计署审计绩效报告中的相关指标,从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和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两个维度,选取我国30个省份(直辖市和自治区)2007—2013年的审计环境、财政状况、财政透明度的面板数据,对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审计环境越好的地区,即市场化指数越高的地区,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越好。(2)财政状况较好的地区,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越好。(3)财政透明度较高的地区,审计人均处理问题绩效越好,但对审计人均发现问题绩效无显著影响。研究为提高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绩效提供了经验数据。
关键词:
审计绩效 审计环境 财政状况 财政透明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宝华 刘东皇
文章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区域的低碳经济效率,同时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时空演变特点,随后基于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分析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存在区域低碳经济效率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第三产业占比、研发投入都与低碳经济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能源结构中煤炭的使用占比对我国区域低碳经济有显著的负向关系。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杨婧 田小溪
本文旨在探究影响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因素,运用SPSS技术、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2003~2007年已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同级政府干预和地方财政状况皆为影响审计处理执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萍 赵瑞雪 尤宇 方曦
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案例样本,基于组态思维,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从学术基础、科学基础、技术基础、产业基础、政府支持5个维度探究创新策源能力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新策源能力下5个变量的不同组合会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区域内的产业基础、技术基础是取得高创新绩效的必要条件;产生高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有4条,根据政府的参与程度,可将4条路径分为两类,即非政府主导型合作创新和政府主导型关键技术创新;还发现两种创新条件组态会创造非高创新绩效,且两类组态均以弱产业基础与弱技术基础为核心条件。地方政府可根据自身发展特点,选择不同路径来提高区域创新绩效。研究首次将创新策源能力与区域创新绩效联系在一起,分析其内在影响机理,且分析结果与我国各区域发展情况吻合,刻画的4条产生高区域创新绩效的路径对不同地区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策源能力 QCA 创新绩效 区域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金焱纯 代伟
研究目的:通过区域间农地流转的农户行为和特征差异对比分析,寻求影响农地流转的内在社会经济根源,为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提供实践经验。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计量模型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结果:样本回归表明村集体的作用、非农收入比重、人均土地面积、家庭抚养指数等对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存在显著影响,促进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对溧水、常熟、盐都三地的模型检验发现,村集体作用在三个地区都显著,而非农收入比重和人均土地面积仅溧水和常熟显著,说明农户非农就业水平较高时,市场对农地流转的作用才能发挥。研究结论:推进农地流转离不开村集体作用,但要防止村集体的强行干预;农地流转内在动力来自农户的非农就业发展,农地流转必须建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宗和 彭昌奇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理论界尚未系统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在阐明技术创新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经过改进的格瑞里茨和杰菲的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2005—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三大技术创新主体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并把市场化因素首次设为虚拟变量引入模型考察其作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技术创新二次产出存在多样化差异,R&D在技术创新主体之间和内部的配置,以及创新主体内外制度性因素对技术创新的绩效有重要影响。因此,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优化R&D配置和进行技术创新主体的体制机制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汤小莉 冯均科 逯颖 陈舒红
本文利用我国31个地方审计机关2008~2012年的审计年鉴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其绩效的主要因素,并采用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和DEA模型从效果和效率两个维度对其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审计决定处理处罚及其落实情况、移送处理及其落实情况依次成为影响地方审计机关绩效的主要因素,而被审计单位数、审计意见数及审计意见被采纳情况不影响审计机关的绩效评价结果;相对北部和西部地区,南部和东部地区审计机关的绩效水平更高;导致我国审计机关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率而非规模无效率。以上研究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或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权重赋予时的主观性,也为合理评价我国地方审计机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钟章奇 张旭 何凌云 陈博文
区域间碳排放转移对区域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建模方法,在计算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后统称"省区")区贸易隐含碳结构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探讨了为减轻区域间贸易对省区碳排放核算及其减排责任划分的影响,以及中国各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应对碳减排的问题,由此在减排政策层面上提出了"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减排比单个省区独自应对更为有利,同时考虑到在区域合作中各个省区的获益程度可能会有所差别,采取资金补助等方式有助于推动区域合作减排"的政策建议。这对完成中国整体减排目标、提高区域减排效率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宝娟 张立华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IE)评价指标体系,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5—2019年IE水平进行测度。用核密度函数分析2005—2019年我国IE分布位置、分布形态、分布延展性,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IE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差异贡献和来源等,用分位数回归探究IE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指标得分与动态排名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平稳提升,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梯度分异特征,但省际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产业生态化水平绝对差异呈现扩大和两极分化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空间分异 驱动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史宝娟 张立华
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IE)评价指标体系,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我国2005—2019年IE水平进行测度。用核密度函数分析2005—2019年我国IE分布位置、分布形态、分布延展性,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IE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及差异贡献和来源等,用分位数回归探究IE驱动因素。研究发现,从综合指标得分与动态排名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生态化水平总体平稳提升,呈现东中西递减的空间梯度分异特征,但省际非均衡性特征显著;产业生态化水平绝对差异呈现扩大和两极分化态势,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产业生态化水平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空间分异 驱动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倩 王永哲
借鉴TOPSIS方法测度2010—2019年京津冀高等教育产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和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具体模型和空间效应选择与相关检验,确定使用时间空间双向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各影响因素的区域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地区内部对本地高等教育产出发展产生显著直接影响效应的3个因素中,人口规模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最大,人力资源投入发展的正向拉动效应次之,而经济环境发展则产生相对较强的负向抑制作用;对本地以外其他两地也产生显著间接影响效应的人力资源投入发展因素表现为较强的正向推动效应。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产出发展 空间面板模型 京津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游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中央财政通过各项转移支付致力于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依然较大。以义务教育为例,对中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差距进行测度与分解,以此揭示差距所存在的重点区域,同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影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菠阳 李俊玮 刘红光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类型区划分为综合增长型、优化调整型、适当保留型和综合转出型四种类型,根据实证研究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分为宏观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地区产业政策、市场核心因子等四个方面,为定量化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永达 陆文香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区域化、聚集化的特征。高科技产业通过空间上的聚集产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细化分工协作,从而提高了生产率。高科技的产业聚集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国高科技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逐渐走上以园区为核心,通过技术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的高科技产业相关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发挥我国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科技产业 聚集优势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永达 陆文香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明显呈现出区域化、聚集化的特征。高科技产业通过空间上的聚集产生竞争优势,并进一步细化分工协作,从而提高了生产率。高科技的产业聚集已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中国高科技产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逐渐走上以园区为核心,通过技术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文章通过中国30个省市的高科技产业相关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发挥我国高科技产业聚集优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新科技产业 聚集优势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城镇居民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基于中国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耕地种植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多元路径——基于30个省份案例区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绿色工艺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30个省份工业的实证分析
中国区域间民生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基于k-壳结构的产业波动区域间扩散效应研究——以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为例
基于PVAR的住宅房价与区域间人口流动相互影响分析
社会网络视角下跨区域技术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我国30个省区关系数据的实证检验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区域间知识溢出分析
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教育对区域间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