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9)
- 2023(11624)
- 2022(9685)
- 2021(8564)
- 2020(7033)
- 2019(15623)
- 2018(14917)
- 2017(28507)
- 2016(15329)
- 2015(16667)
- 2014(16173)
- 2013(16249)
- 2012(15364)
- 2011(14045)
- 2010(13955)
- 2009(12954)
- 2008(12294)
- 2007(11001)
- 2006(10065)
- 2005(9088)
- 学科
- 济(87573)
- 经济(87501)
- 管理(40779)
- 业(38513)
- 方法(30197)
- 数学(27225)
- 企(27105)
- 企业(27105)
- 数学方法(27038)
- 地方(23339)
- 农(20914)
- 中国(20482)
- 学(18187)
- 财(16372)
- 业经(15854)
- 农业(15794)
- 地方经济(15484)
- 贸(13044)
- 贸易(13038)
- 环境(12611)
- 易(12560)
- 制(11846)
- 融(10516)
- 金融(10513)
- 和(9798)
- 产业(9720)
- 发(9568)
- 银(9538)
- 银行(9486)
- 体(9173)
- 机构
- 大学(230393)
- 学院(228797)
- 济(108007)
- 经济(106233)
- 研究(88929)
- 管理(82912)
- 理学(72259)
- 理学院(71297)
- 管理学(70075)
- 管理学院(69665)
- 中国(64432)
- 科学(55840)
- 京(48406)
- 所(46825)
- 农(46518)
- 财(44127)
- 研究所(43029)
- 中心(38325)
- 业大(37836)
- 农业(36867)
- 财经(35800)
- 经济学(35533)
- 江(33772)
- 经(32652)
- 院(31966)
- 经济学院(31835)
- 北京(30172)
- 范(29067)
- 师范(28613)
- 科学院(28299)
- 基金
- 项目(159639)
- 科学(125858)
- 基金(118877)
- 研究(108045)
- 家(107961)
- 国家(107130)
- 科学基金(89800)
- 社会(73668)
- 社会科(69895)
- 社会科学(69876)
- 基金项目(62897)
- 省(60757)
- 自然(58577)
- 自然科(57205)
- 自然科学(57184)
- 自然科学基金(56190)
- 划(52371)
- 资助(47513)
- 教育(47310)
- 编号(39385)
- 重点(36926)
- 发(36694)
- 部(34938)
- 创(32743)
- 国家社会(32434)
- 科研(30913)
- 创新(30897)
- 计划(30882)
- 成果(30743)
- 教育部(29275)
- 期刊
- 济(121282)
- 经济(121282)
- 研究(68681)
- 中国(44396)
- 学报(44263)
- 农(41695)
- 科学(39339)
- 大学(32481)
- 财(32093)
- 学学(31459)
- 管理(30385)
- 农业(28022)
- 经济研究(21687)
- 财经(18910)
- 融(18789)
- 金融(18789)
- 技术(17119)
- 业经(17110)
- 经(16525)
- 问题(15910)
- 教育(14673)
- 业(14612)
- 技术经济(12773)
- 贸(12249)
- 资源(11808)
- 业大(11737)
- 世界(11506)
- 版(11495)
- 统计(11470)
- 国际(11149)
共检索到342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本文利用一个30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根据中国实际劳动力流动规模,并考虑了汇款、外地与本地劳动力工资差异、人口流动滞后于劳动力流动等多种因素,定量分析了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的经济影响。结果显示,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可以有效改善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增速缩小地区间生活水平差距,但由于在一国内部资本流动性很强,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现象,因此并不能缩小人均GDP的地区差距。虽然劳动力迁移显著提高了输出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但单纯的劳动力输出并不能缩小同发达地区人均产出的差距。
关键词:
CGE 劳动力迁移 地区差距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会导致显著的收敛效果,但国外的经验研究表明,有些国家的区域间劳动力迁移缩小了地区差距,而有些国家劳动力迁移反而扩大了地区差距,对这一经济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的矛盾("迁移谜题")目前还缺乏很好的解释。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通过引入资本的外部性、劳动力的不完全流动性以及城市经济学中的拥挤效应,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由于存在"资本追逐劳动"的现象,区域间的劳动力迁移可能缩小、也可能扩大地区差距,这主要取决于资本的外部性和拥挤效应的相对大小,以及农村和城镇居民的技能差异,从而为"迁移谜题"提供了一个较合理的理论解释。本文的模型说明劳...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地区差距 条件收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贾伟
农村劳动力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方式,且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构建四地区六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根据2000和2007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与区域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已由2000年的1.054%增加到2007年的5.565%,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增长的幅度最大,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正在由负向正转化;相对于区域内转移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差距,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使东中差距、东西差距、西中差距分别增加5.738%、6.668%、12.627%,比2000年各地区的差距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各地区非农产业部门附加值上升,农业部门附加值下降,其中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服务业部门的影响较大,对西部地区重工业部门的影响最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史桂芬 黎涵
本文首先在内生人口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人口迁移变量,将劳动力结构内生化,探讨人口迁移是如何通过劳动力结构的变化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其次,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中国2001~2015年31个省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迁移通过改变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空间配置,在数量上,改善了地区之间劳动力供需量上存在的不匹配问题;在质量上,重塑了中国各地区的劳动力结构,使得各地区劳动力结构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姜德波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通过考察地区间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及相应的潜在产出"外溢与滴漏效应"冲击,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地区差距的结论。作者还估算了近年来劳动力省际流动状况,并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地区经济差距 缩小论 拉大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献雨 睢党臣
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2006—2018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人口迁移、劳动力供给和经济增长动态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显著影响人口迁移,正向驱动作用具有滞后性,人口迁移对经济增长亦具有正向驱动作用,滞后期较长;经济增长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显著为正,在滞后1期达到峰值,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其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劳动力供给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短期显著为正,长期不显著,人口迁移对劳动力供给的正向驱动作用较小且具有滞后性。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要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突破口,引导人口流动,减少人口流失,而非以人口迁移为抓手,去作用于经济增长和劳动力供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高国力
区域经济发展与劳动力迁移南开大学经研所博士生高国力劳动力迁移作为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影响因素很多,客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和心理状态(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都是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在影响劳动力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严超 常志霄
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本文检验发现中国1995年至2005年间大规模的省际劳动力迁移对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各省区实际人均收入的趋同都有正向的影响,其中移民汇款对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经济平衡作用。因此,迁入地和迁出地的政府都应当充分认识劳动力迁移的经济意义,积极采取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省际劳动力迁移 经济增长 条件趋同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鹏
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就劳动力流动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市化 工业化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皮亚彬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地区效率差异和劳动力迁移成本的两部门两地区模型,研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时,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的福利效应及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缩小地区效率差异以促进产业转移,或降低迁移成本以促进劳动力流动,都可以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并提高经济总体产出;由于劳动力迁移成本异质性,低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产业转移,而高迁移成本劳动力偏好劳动力转移政策,因而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类政策不能相互替代;当工业化水平提升或地区效率差异扩大导致劳动力流动需求增加时,如果不进一步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地区间收入差距会扩大,从而形成劳动力迁移与地区差距扩大同时发生的“谜题”。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流动两类思路并不存在内在逻辑冲突,不应将二者对立,需要采取降低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提高欠发达地区发展潜力相结合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连阁 钟搏 王学渊
劳动力因技能水平不同而存在异质性,异质性劳动力的迁移与集聚会能够对地区收入差距产生重要影响。基于NEG模型,本文采用我国2002至2011年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异质性劳动力集聚、人口迁移壁垒对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各省市的高技能劳动力资源分布严重失衡,高技能劳动力与普通劳动力之比上升能显著提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普通劳动力面临的迁移壁垒是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华臣 卢华
本文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64个地级市数据,从地市内迁移、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三个维度检验了劳动力迁移对城乡收入差距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力地市内迁移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省内其他地市迁入和外省迁入对迁入地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但影响均不显著。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稳健性检验表明:在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劳动力地市内迁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沈坤荣
本文从劳动力供给视角出发,将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引入跨期模型来揭示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质量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运用中国1995—2012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经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会导致初始财富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制约劳动力质量的提高。由于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具有不同的生产效率,较低质量的劳动力只能在传统部门从事生产,这不仅不利于传统部门自身生产效率的提升,而且也减少了进入现代部门从事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劳动力质量影响了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质量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毕先萍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资源有效配置、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根本保证,在就业保障体系缺失情况下劳动力流动有可能导致就业安全感下降、抑制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本文运用2000-200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估计地区劳动力流动规模,构造相关指标,实证检验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综合影响。研究显示,劳动力流动对下一期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而对本期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就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紧张度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应在确立适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力全面自由流动,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就业保障 地区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