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8)
2023(15485)
2022(13061)
2021(12625)
2020(10646)
2019(24771)
2018(24148)
2017(44857)
2016(24487)
2015(28159)
2014(28245)
2013(27905)
2012(25985)
2011(23215)
2010(22982)
2009(21494)
2008(21726)
2007(18823)
2006(16030)
2005(14431)
作者
(69105)
(58261)
(57774)
(55476)
(36748)
(27850)
(26568)
(22790)
(22043)
(20543)
(19775)
(19692)
(18486)
(18219)
(18163)
(18074)
(17505)
(17284)
(16663)
(16644)
(14261)
(14233)
(14005)
(13231)
(13105)
(13042)
(12749)
(12708)
(11733)
(11621)
学科
(105400)
经济(105298)
管理(70874)
(65894)
(53414)
企业(53414)
方法(49947)
数学(44520)
数学方法(43936)
(37803)
中国(30741)
(27522)
地方(21645)
(20819)
(20662)
贸易(20655)
业经(20535)
(20290)
(20146)
(19166)
财务(19116)
财务管理(19057)
农业(18091)
企业财务(18071)
(16114)
银行(16080)
(15544)
金融(15541)
(15461)
(15253)
机构
大学(350552)
学院(346947)
(148997)
经济(146209)
管理(132733)
研究(120194)
理学(114655)
理学院(113360)
管理学(111294)
管理学院(110649)
中国(93065)
(74167)
(73706)
科学(72647)
(60480)
(55863)
中心(55854)
财经(55716)
研究所(54766)
(50774)
(50709)
业大(49455)
经济学(47237)
北京(46830)
(45254)
师范(44818)
农业(43955)
(43077)
经济学院(42695)
财经大学(41286)
基金
项目(232598)
科学(183804)
基金(171661)
研究(168347)
(149884)
国家(148704)
科学基金(127480)
社会(108719)
社会科(103149)
社会科学(103119)
基金项目(89858)
(87778)
自然(81896)
自然科(80041)
自然科学(80018)
自然科学基金(78590)
教育(77861)
(75106)
资助(71392)
编号(67078)
成果(55159)
(52823)
重点(52712)
(49373)
(47522)
国家社会(46399)
课题(45686)
教育部(45474)
科研(45303)
创新(44677)
期刊
(157774)
经济(157774)
研究(103318)
中国(68146)
(61504)
学报(54971)
科学(50186)
(49192)
管理(47290)
大学(41988)
学学(39326)
教育(34342)
农业(33867)
技术(30467)
(30029)
金融(30029)
财经(28078)
经济研究(26966)
(24240)
业经(22839)
问题(20993)
(19973)
(19287)
统计(19002)
技术经济(17471)
图书(17326)
国际(17315)
(17222)
世界(17105)
(16604)
共检索到520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骁  赵艾凤  陈建东  林谦  
本文采用多种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核心成因。首先利用基尼系数分解法,考察了2003-2010年各类财政收入来源对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贡献,发现在此期间区域间人均GDP差异呈现出先增加后缩小的趋势,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虽呈现出收敛态势,但仍然非常显著,远大于人均GDP差异,导致该现象的关键因素是营业税。由于营业税主要源于第三产业,本文继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讨论了产业发展对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的影响,得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区域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核心原因的结论。该结论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的政策选择有启发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杨宇轩  赵艾凤  
根据以往我们按照不同收入来源对中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分解,营业税是中国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的关键因素。基于此认识,本文根据31个省(市、自治区)数据,主要运用基尼系数分解法,对营业税做进一步分析,从而研究我国区域财政收入差异的主要成因。首先考察了收入水平、地区排序及人口份额对区域间营业税收入差异变化的影响,得到收入水平是差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讨论了产业间、行业间、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营业税收入水平差异,得出结论:各地区不同的行业差距是营业税收入水平差异的首要原因,也是区域间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该结论对缩小区域财政差异的政策选择有启发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海涛  曾康华  
本文在数理分析省际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基础上,利用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GDP的数据,构建三线段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四次财政体制改革对30个省、市、自治区政府人均财政收入变动的影响和人均财政收入差异形成的轨迹。研究的结论是:中国财政体制改革有利于缩小省际人均财政收入的差异,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焱  蒋秀峰  陈建东  
文章利用泰尔指数,对2005-2010年间安徽省区域间人均财政收入差异进行了测度,并与同期人均GDP差异进行了对比;同时,运用截面数据模型考察了三次产业对人均财政收入的影响。进一步,通过对与二、三产业高度相关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的地区差异的剖析,得出组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改善组间差距。据此,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克强  胡海生  刘红梅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省际土地财政收入①增长的影响因素,分别利用动态效应模型和阈值效应模型进行了估计,探究各因素在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阈值效应下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一个地区财政压力较大、事权和财权不平衡程度加深、房价上涨会导致该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这些影响又会有所不同。因此,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陶然  袁飞  曹广忠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与政府间行政管理、财政体制安排对地方政府大规模协议出让土地的激励,并讨论了区域间政绩竞争和地方禀赋条件对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基于1999~2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我们考察了地方政府协议土地出让对地方财政的当期和滞后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差异。本文还对目前中央在土地征用与出让体制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评估,指出了现有政府反应的局限性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甘  李唐  杨威  
利用1998—200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结合Pooled OLS方法、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我国各省教育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结果显示:各省的财政教育支出对各省的教育水平具有稳健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开放度越高,这种正向影响越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祥建  钟军委  邵明伟  
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税收竞争具有相互联动的内生影响机制。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和财政学交叉的视角,从分析空间集聚和区域间税收竞争的相互影响机制出发,运用联立方程的估计方法对我国2000-2013年的省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空间集聚对区域间税收竞争的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存在"天花板"效应,Tiebout的税收竞争的"逐次理论"在我国并不成立。研究还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的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市场挤出效应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税收竞争对空间集聚具有拉动效应。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夏成孝  徐晓丽  
利用滤波技术提供的处理数据的优点,建立波动与增长计量经济学模型,以研究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并运用现代流行的图形分析和矩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和验证,认为在1979年以前,波动对增长有负的溢出效应;1979年~1990年作为改革开放政策的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各地区的波动与增长关系先后发生改变;1990年以后,波动对增长具有正的溢出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静文  
借鉴军民融合度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以投入法和产出法作为省域军民融合度测度与估计方法。在分析军民融合度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军民融合度估计方法和估计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产出法省域军民融合度估计样本数据和动态模型拟合结果为依据,对28省2010-2016年军民融合度排名、动态变化和融合效率等进行分类、评价。针对各省所属不同军民融合度类型,提出省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铄  杜浩然  
本文利用2011年CHNS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分位数分解和反事实分析深入探讨影响区域收入差异的"回报影响"和"变量影响",发现"回报影响"对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人均收入差异有抑制作用,而"变量影响"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本文尝试给出了减小区域间收入差异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跃生  程华  
利用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实证研究出口退税、城市贸易开放程度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出口退税最终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并且这种影响在贸易开放程度越高的城市中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贸易开放水平高的城市中,出口退税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存在两种影响,一是出口退税本身会带来财政收入的减少,二是出口退税通过促进出口贸易间接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但最终的影响结果是正向的。因此,在中央政府实施出口退税政策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当积极提高本区域的经济开放程度,以扩大出口退税政策的影响效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以及全国各区域城乡人口等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广义熵的引进、计算与比较,揭示和论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不尽如人意。对此本文指出应重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公平性目标,并对有效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规模、优化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提出对策建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指区域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上所承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功能。从工业化与城镇化2个方面,通过极差、极差倍数和离散系数等指标揭示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特征。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地带性特征是其最明显的空间特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在空间指向上具有一致性,但绝对量与增速之间存在"倒挂"关系。基于政府层级体制和行政指令的资源分配机制与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是不相关的。由于资源配置与效率的背离必然会损失效率,进而探讨通过建立跨区域交易制度和相应的补偿机制以实现对建设用地资源更有效率的空间配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玉晶  黄湛冰  姚宇  
本文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引入到对我国医疗财政支出的研究中。从社会福利和资本积累两个角度,以2001-2010年的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三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医疗财政支出的规模效应是促使总效应持续增长的主导因素,强度效应为抑制总效应增长的主导因素。据此,提出优化医疗财政支出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