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2)
- 2023(13160)
- 2022(10971)
- 2021(9735)
- 2020(8272)
- 2019(18751)
- 2018(17907)
- 2017(34582)
- 2016(18483)
- 2015(20739)
- 2014(20799)
- 2013(20905)
- 2012(19708)
- 2011(18249)
- 2010(18694)
- 2009(17939)
- 2008(16924)
- 2007(15311)
- 2006(13696)
- 2005(12524)
- 学科
- 济(100898)
- 经济(100819)
- 管理(52376)
- 业(47921)
- 方法(38116)
- 企(38049)
- 企业(38049)
- 数学(34221)
- 数学方法(33949)
- 中国(28536)
- 融(27245)
- 金融(27243)
- 地方(26257)
- 银(24996)
- 银行(24973)
- 行(24154)
- 农(21935)
- 财(21922)
- 学(19026)
- 业经(18804)
- 制(18397)
- 农业(15456)
- 地方经济(15422)
- 贸(14947)
- 贸易(14936)
- 环境(14709)
- 易(14370)
- 务(13524)
- 财务(13493)
- 财务管理(13463)
- 机构
- 学院(277825)
- 大学(277598)
- 济(128066)
- 经济(125430)
- 管理(102706)
- 研究(99168)
- 理学(87847)
- 理学院(86774)
- 管理学(85326)
- 管理学院(84795)
- 中国(80346)
- 科学(59074)
- 京(57973)
- 财(57081)
- 所(50777)
- 中心(46786)
- 研究所(46101)
- 财经(45893)
- 农(44865)
- 经济学(42125)
- 江(42019)
- 经(41527)
- 业大(38290)
- 经济学院(38035)
- 北京(36644)
- 范(35926)
- 师范(35627)
- 农业(35196)
- 院(35163)
- 财经大学(34029)
- 基金
- 项目(181324)
- 科学(143247)
- 基金(132808)
- 研究(131510)
- 家(115631)
- 国家(114755)
- 科学基金(98050)
- 社会(86537)
- 社会科(82347)
- 社会科学(82320)
- 省(70340)
- 基金项目(70183)
- 自然(61420)
- 自然科(59878)
- 自然科学(59859)
- 划(58966)
- 自然科学基金(58796)
- 教育(58720)
- 资助(54268)
- 编号(52230)
- 成果(42188)
- 发(41514)
- 重点(41468)
- 部(40351)
- 创(37136)
- 国家社会(36945)
- 课题(35852)
- 创新(34944)
- 教育部(34565)
- 科研(34472)
- 期刊
- 济(143687)
- 经济(143687)
- 研究(84855)
- 中国(52728)
- 财(43976)
- 学报(41627)
- 农(39819)
- 融(38964)
- 金融(38964)
- 科学(38707)
- 管理(35982)
- 大学(30738)
- 学学(29139)
- 农业(25967)
- 经济研究(24405)
- 财经(23806)
- 技术(22915)
- 教育(20836)
- 经(20623)
- 业经(20588)
- 问题(18883)
- 技术经济(15616)
- 统计(15169)
- 资源(14710)
- 贸(14555)
- 业(13720)
- 理论(13584)
- 策(13522)
- 商业(13030)
- 世界(12659)
共检索到422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将经济增长指标分解为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最终消费需求、净出口值、进出口值、财政收入、技术创新等,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实证比较分析了中国四大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与经济发展各指标空间差距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非均衡配置 经济效应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王认真 陈祖华 白义香
采用Moran指数等空间工具分析了金融资源与GDP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源与GDP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各省份之间形成了较强的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初期和当期金融资源对当期GDP具有显著的正的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金融资源空间配置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各省应加强与相邻省域的区域金融合作,促进区域金融协调发展;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低的地区应加快金融改革发展,尽快提高金融资源空间配置得分,促进金融资源空间均衡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非均衡配置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恩义
文章利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各省市各年度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综合得分,发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空间非均衡配置非常显著;实证检验发现金融资源空间非均衡配置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入控制变量的稳健性检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金融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认真
文章从要素禀赋因素、空间经济学因素和市场化因素等方面构建14个指标体系,采用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中国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非均衡性。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配置 非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青 韩素华 葛少华
文章以湖北省16个城市的金融资源为研究对象,基于DEA模型测度其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通过效率的空间关联、空间差异以及空间转移的定量分析,验证了湖北省金融资源的非均衡分布的特征。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呈现稳步发展态势,且通过空间莫兰指数发现其在经济距离上存在集聚的正相关特征,湖北省各市的金融资源空间分布差距较大的问题并未得到缓解。通过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发现,湖北金融资源发展呈现"高水平垄断"与"低水平陷阱"的特征,各市金融资源发展的空间非均衡容易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形成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的马太效应。因此在缓解各市金融非均衡发展的问题上,需要有空间视角的考量,通过空间互动、空间关联的方式有效配置地区间金融资源。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空间分布 空间差异 空间转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绍基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严重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必须解决以社会资金配置不均衡为特征的区域金融非均衡问题。当前拓宽中西部地区经济开发的融资渠道 ,加快中西部金融政策调整 ,是实施中西部开发 ,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非均衡 金融深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婷
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差异的根本原因,并就此展开理论分析及经验研究。理论模型从金融机构风险预期角度出发,揭示了在歧视性金融资源配置行为下,区域非均衡发展造成了区际金融发展差异并不断得以固化的机理与路径;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判断,基于2000~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在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以及开放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区域金融资源配置差异有着显著影响,而且社会发展程度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可能更加深远。最后给出研究的政策含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海燕
本文以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区域信息为考察对象,对二元结构进行简要概括,并借鉴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以区域金融发展的二元结构演进假说、区域金融发展的梯度推进假说以及区域金融发展极假说来阐释区域金融结构非均衡性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区域金融 金融结构 非均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张家界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通过对欠发达地区的市、县域和乡村三层次金融生态的结构性比较研究,探讨各层次金融生态的特征差别,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市域层次,产业结构和政府投资冲动是影响金融生态的主要变量;第二,在县域层次,金融机构自身的“无为”和信用脆弱造成了金融生态与金融发展的恶性循环;第三,在镇以下乡村,经济基础薄弱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是金融运行的主要问题;第四,三层次结构性金融生态差异是当前金融资源非均衡配置现状的重要解释变量;第五,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需要在市域、县域和乡村三层次按不同重点优化金融生态。
关键词:
金融生态结构 金融资源配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胜民
本文在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分析税收结构与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运用我国1997-2006年29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税收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在三大地区间的差异。本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的主要有两点:一是实证分析中考虑了政府预算约束;二是同时考察了收入不变和收入增加时的税收结构变动。研究表明,我国所得税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并没有阻碍经济增长率的上升,但税收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在三大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所得税份额的上升扩大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而财产税份额的上升却缩小了东西地区间的差距。为促进经济均衡增长,今后税收结构调整方向应为在不降低所得税份额的情况下提高财产税份额。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巴曙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二元金融 门槛效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源; 谢家智;
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研究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收敛的内在机制是二元金融结构研究的新视角。笔者在二元结构框架下,从城乡金融互动的角度探讨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的内在机制,提出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存在"分化—收敛"门槛效应的理论假说,并利用2003—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金融发展存在由农村金融促进城市金融发展向城市金融带动农村金融发展演进的"门槛效应";城镇化和市场化因素对缩短城乡金融收敛过程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结论解释了城乡金融非均衡发展过程对于外部干预和矫正不敏感的原因,并进一步证明了金融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内在关系。因此,城乡金融均衡发展有赖于经济结构优化调整而不是仅仅通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来实现。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城乡二元金融; 门槛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加军 段景辉
文章立足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利用二元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型,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现象极为显著,最后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解决我国二元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非均衡 增长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