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138)
2023(21886)
2022(18726)
2021(17173)
2020(14777)
2019(33630)
2018(32900)
2017(62868)
2016(34404)
2015(38363)
2014(38089)
2013(37697)
2012(34796)
2011(31619)
2010(31764)
2009(29606)
2008(28472)
2007(25415)
2006(22168)
2005(19740)
作者
(102378)
(85682)
(84893)
(80971)
(54298)
(41362)
(38676)
(33521)
(32570)
(30435)
(29069)
(29000)
(27324)
(27042)
(26759)
(26474)
(25792)
(25396)
(24709)
(24682)
(21406)
(21109)
(20852)
(19547)
(19398)
(19051)
(19006)
(18757)
(17470)
(16925)
学科
(148523)
经济(148370)
管理(97635)
(92664)
(77047)
企业(77047)
方法(64362)
数学(56357)
数学方法(55668)
中国(39355)
(37698)
(36810)
(33384)
地方(32856)
业经(31494)
(30282)
金融(30278)
(29174)
银行(29085)
(28327)
(27848)
(25590)
贸易(25575)
农业(24895)
(24744)
(24562)
财务(24479)
财务管理(24424)
企业财务(23234)
理论(22330)
机构
大学(492027)
学院(490723)
(200200)
经济(195976)
管理(187698)
研究(169366)
理学(162588)
理学院(160717)
管理学(157616)
管理学院(156765)
中国(129252)
科学(107884)
(104300)
(90698)
(88531)
(87218)
研究所(79946)
中心(78079)
业大(78000)
(74845)
财经(73152)
农业(69938)
(66397)
北京(65199)
(62666)
师范(61867)
经济学(61449)
(61122)
(58572)
经济学院(55318)
基金
项目(336613)
科学(262291)
基金(243685)
研究(236868)
(215737)
国家(214006)
科学基金(181955)
社会(148868)
社会科(141163)
社会科学(141119)
(132561)
基金项目(128935)
自然(121294)
自然科(118480)
自然科学(118443)
自然科学基金(116321)
(111817)
教育(108660)
资助(101515)
编号(94855)
重点(76455)
成果(76131)
(73097)
(72157)
(69370)
课题(65765)
科研(65452)
创新(64926)
计划(63320)
大学(61990)
期刊
(217000)
经济(217000)
研究(139926)
中国(91043)
学报(87116)
(78931)
科学(75632)
(70252)
管理(67312)
大学(64228)
学学(61078)
农业(52946)
(51840)
金融(51840)
教育(46319)
技术(41643)
财经(36323)
经济研究(35737)
业经(34120)
(31164)
问题(27891)
(27266)
技术经济(24371)
(24178)
统计(23952)
科技(23352)
图书(23199)
理论(22854)
业大(21948)
(21761)
共检索到719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敏  袁云峰  
与国内外大多使用Wurgler(2000)模型不同,本文以1996-2008年浙江1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随机边界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分别研究了浙江区域金融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及其区域特征。研究表明,从区域整体来看,浙江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现有的金融结构不利于浙江经济效率的提升,但是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意识到在金融体制不做根本性变革的前提下进行纯粹的金融结构调整无益于生产效率的提升。此外,在实施金融改革和施行金融政策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地区性的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水土  江乐  
以民营企业为基础的产业集聚群是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然而产业集聚的形成依赖于一定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对于资金的需求和金融结构有特殊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浙江11个市2000-200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不同的金融结构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区域金融结构、促进浙江产业集聚群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玲玲  许敏  刘莹  
文章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以江苏省为例对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苏南、苏中、苏北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苏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而苏北地区金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只有重视这一区域差异化,才能在当前的金融体制改革中走得更稳更远,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崔远淼  李昌克  
引言及文献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对于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安排金融发展优先次序具有非常重要的政策内涵。如果金融发展具有"供给导向"功能,则改善金融结构与提升金融规模的政策安排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倘若金融发展对金融增长的作用仅限于"需求跟进",那么政府强调发展金融或许对经济增长而言变得相对次要。针对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建锋  曾冰  
新常态下,实施大国金融崛起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金融发展效率意义重大,而其对区域经济敛散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3-2014年的金融发展效率进行了测度,并据此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省份金融效率与区域经济敛散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东西部地区金融效率较高,中部地区集体塌陷;(2)2003-2014年,金融效率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与收敛,但作用程度大小不一。本研究结论对新常态下重新思考我国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具有一定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文丽  郝万禄  夏球  
本文基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1999—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各区域科技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推行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区域化战略,在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实施有差别的科技金融政策;重视中部和西部科技金融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协调,构建中部和西部经济与科技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科技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鹰  
本文利用浙江省11个地市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出发,对浙江各市及浙东北和浙西南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在各个区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章立  余康  郭萍  
本文利用浙江省的农户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户农业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时间推移农户农业经营的技术效率逐渐提高,正规教育与耕地细碎化对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农户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的提高与银行信贷支持给农户农业经营的技术效率带来了负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乐一  李良  杨云  
金融发展与经济波动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者关注的焦点,但从金融结构角度对经济波动进行探讨的文献尚不多见。笔者基于中国2001年~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国样本范围内,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动抑制了经济波动,且金融结构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具有滞后性。在分地区讨论中,沿海地区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大于内陆地区金融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平抑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金秀  
本文运用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进口贸易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各城市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很大的差异。总的来说,大部分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起到促进作用,对进口贸易起到抑制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占兵  
企业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来源的组合状况,它受到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通过对2001~2008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代表性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企业融资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中,我国东部地区企业偏重于内源性融资方式,而西部地区企业偏重于外源性融资方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文胜  柴用栋  
本文以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但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西部地区由于金融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加快西部金融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的政策建议:做好区域金融体系的选择;发展区域金融货币政策;完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构建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实现区域金融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杜磊  
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经济模型,运用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政府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等影响因素均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彭浬  谢梦园  
依据中国大陆31个省(市)级行政区2013年1季度至2015年3季度的面板数据,构建单因素、多因素、交互效应的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量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滞后性,生产者价格指数对其影响最大,且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敏感度最高,金融市场预期对金融结构具有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