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0)
- 2023(8641)
- 2022(7050)
- 2021(6142)
- 2020(5045)
- 2019(11086)
- 2018(10400)
- 2017(20819)
- 2016(10489)
- 2015(11366)
- 2014(11307)
- 2013(11395)
- 2012(10804)
- 2011(9875)
- 2010(10356)
- 2009(10125)
- 2008(8734)
- 2007(7854)
- 2006(7342)
- 2005(7054)
- 学科
- 济(71971)
- 经济(71938)
- 管理(28001)
- 业(26851)
- 融(25424)
- 金融(25423)
- 地方(22620)
- 银(22366)
- 银行(22354)
- 中国(22005)
- 行(21753)
- 方法(21126)
- 企(20950)
- 企业(20950)
- 数学(19285)
- 数学方法(19205)
- 地方经济(14532)
- 财(14104)
- 制(13355)
- 业经(13173)
- 农(13024)
- 学(11911)
- 中国金融(11109)
- 产业(10143)
- 体(10107)
- 农业(9939)
- 环境(9088)
- 务(8830)
- 财务(8816)
- 财务管理(8805)
- 机构
- 学院(156171)
- 大学(154070)
- 济(83027)
- 经济(81625)
- 研究(58892)
- 管理(55190)
- 中国(51131)
- 理学(46726)
- 理学院(46153)
- 管理学(45554)
- 管理学院(45254)
- 财(36702)
- 科学(31803)
- 京(31281)
- 所(29239)
- 财经(29167)
- 经济学(29003)
- 中心(27544)
- 经(26387)
- 研究所(26297)
- 经济学院(25973)
- 江(23370)
- 财经大学(21630)
- 院(21059)
- 农(20885)
- 融(20035)
- 北京(19948)
- 金融(19705)
- 州(18981)
- 范(18910)
- 基金
- 项目(98652)
- 科学(78908)
- 研究(73555)
- 基金(73088)
- 家(62694)
- 国家(62224)
- 科学基金(53756)
- 社会(51236)
- 社会科(48981)
- 社会科学(48972)
- 省(38364)
- 基金项目(37866)
- 教育(31532)
- 划(31139)
- 自然(31104)
- 自然科(30361)
- 自然科学(30357)
- 自然科学基金(29837)
- 资助(29828)
- 编号(27866)
- 发(24708)
- 重点(23094)
- 国家社会(22569)
- 成果(22371)
- 部(21813)
- 发展(20974)
- 展(20699)
- 创(20511)
- 课题(19707)
- 创新(19439)
共检索到2517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踪家峰 熊行 周聪
通过对1994—2006年间中国各省的经验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其与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各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随着各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平均规模较大的地区,TFP随着金融机构融资占比的增大而减少;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TFP随着金融机构融资占比增大而减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银行为主的融资占比结构的逐步下降将更适应于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银行主导 市场主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越强 蔚立柱 沈迎春 雷建
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背景下,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以及面板门槛模型详细检验了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两者具有协同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存在"双门槛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一个最优调整区间,呈现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因此在协调不同政策时,应注重金融开放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和门槛效应,发挥"1+1>2"的政策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妙燕
金融发展与经济运行的关系问题一直处于不断的研究积累过程中。文章将金融行业细分成银行、证券、保险三个子行业,并选取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ADF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后,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再对变量之间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以检验银、证、保三者在长期中是否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金融结构中,保险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于银行业与证券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冲击下,以广东省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面临迫在眉睫的经济结构调整。从可持续发展需要看,外需萎缩已成必然,内需提振有待时日。在中央出台若干宏观总量性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广东省必须在微观结构上寻求突破,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各类产业中,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富田
政府和资本市场是动员金融剩余投入生产再循环的两种手段,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和资本市场在配置金融资源中所起作用不同,通过对不同区域实证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的增强,长期的经济增长则要依靠金融深化程度的提高,东部地区应当扩大政府规模和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中西部地区应当抑制政府规模、适度提升区域金融深化水平。
关键词:
金融剩余 区域 增长 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富田
政府和市场是动员经济剩余投入生产再循环的两种手段,但是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不同。该文通过对1997-2010年各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短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规模扩张增强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能力,长期的经济增长则要依靠区域内金融深化程度提高。东部地区应当扩大政府规模和提升金融深化程度,中西部地区应当抑制政府规模、适度提升区域金融深化水平。地方政府依然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控制经济剩余的投向,个体人力资本的提升日渐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金融深化 政府规模 经济增长 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红 叶耀明
经济学家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和金融的关系,往往试图借鉴金融发展理论的观点,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金融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区域间的金融资源流动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已成为金融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金融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易形成金融集聚或金融中心,经济学家往往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研究该问题,得出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和机制等,最近国内也有研究者从金融资源的角度探讨金融集聚,提供了较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综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廖林
金融的稳定与发展对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利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并指出这种动态的关系更加符合现实的经济运行状况,更加深刻地反映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规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晶 卢家昌
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总量研究 结构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艺 李林 李斌
文章研究把金融活动的空间集聚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金融产业本身的特征,分析了金融活动空间集聚的内涵及经济性质,并系统研究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为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支持,论文的研究既是对企业集群理论的完善,也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拓展与深化。
关键词:
金融集聚 金融地理 产业经济 区域经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慧芳 邱力生
本文利用有关核算资料对近十几年中国四大区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考察。通过从总量、结构和贡献率等角度,并辅之于部分省际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的分布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分布一致,金融业增加值向东部地区高度集中,区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是东部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值得关注的是,在区域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中,区域金融业贡献率最低,且呈平稳的下降趋势。
关键词:
区域金融业 经济增长 贡献率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查奇芬 王亚娜
在分析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方法,从中观层面上对我国区域经济与金融间互相作用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区域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作用关系的差距,剖析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成因,提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区域金融业发展应予区别对待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刚 张亨溢
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是助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文章从省际面板数据中截取了2011—2019年的部分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区域创新、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普惠金融和区域创新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分区域探讨的情况下,回归结果依然具备较强的稳健性;(2)数字普惠金融能进一步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3)随着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发生改变,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4)分区域来看,不同地区数字普惠金融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有所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西部、中部、东部;而创新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则相反,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罗汉祥
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具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且该激励效应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路径间接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增长;该路径隐含着更为细致的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因果链条传导路径,即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研发投入的增加,研发投入的增加是创新产出水平提升的重要诱因,创新产出的增加与应用实现了区域整体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作为重要驱动力显著激励了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链条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辉 冉光和 张冰 李军
要实现以金融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厘清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基于2002~201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全国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金融集聚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不同区域金融集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金融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实体经济增长,且东部地区金融集聚的经济效应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实体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