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0)
2023(13017)
2022(11253)
2021(10593)
2020(8787)
2019(20071)
2018(19768)
2017(38256)
2016(20583)
2015(23194)
2014(23042)
2013(22823)
2012(20827)
2011(18568)
2010(18648)
2009(17316)
2008(15789)
2007(13797)
2006(12032)
2005(10465)
作者
(57914)
(47976)
(47580)
(45263)
(30413)
(22886)
(21806)
(18891)
(18313)
(16969)
(16638)
(15878)
(15033)
(14989)
(14939)
(14525)
(14179)
(14177)
(13750)
(13482)
(11792)
(11703)
(11547)
(10795)
(10766)
(10592)
(10583)
(10551)
(9577)
(9385)
学科
(81585)
经济(81500)
管理(58508)
(55394)
(46996)
企业(46996)
方法(37539)
数学(32787)
数学方法(32416)
(26824)
金融(26821)
中国(26628)
(24833)
银行(24799)
(23943)
(21546)
地方(21293)
(20289)
业经(18199)
(17293)
(16451)
(14883)
财务(14819)
财务管理(14794)
理论(14583)
企业财务(14119)
农业(13941)
(13392)
贸易(13380)
(12975)
机构
学院(282237)
大学(282218)
管理(113978)
(110297)
经济(107770)
理学(99251)
理学院(98158)
管理学(96330)
管理学院(95839)
研究(92393)
中国(74295)
(59491)
科学(57958)
(50858)
(45471)
中心(44385)
(42105)
研究所(41748)
财经(41399)
业大(41128)
(39384)
北京(37667)
(37572)
(37249)
师范(36921)
(34204)
(33533)
经济学(32982)
农业(32876)
财经大学(31032)
基金
项目(199533)
科学(156926)
研究(147370)
基金(144098)
(124852)
国家(123812)
科学基金(106850)
社会(91706)
社会科(86989)
社会科学(86966)
(78651)
基金项目(77000)
自然(69524)
自然科(67870)
自然科学(67858)
教育(67157)
自然科学基金(66575)
(66050)
编号(61006)
资助(59491)
成果(48835)
重点(44685)
(43287)
(42999)
(41684)
课题(41651)
创新(38837)
科研(38275)
项目编号(37909)
国家社会(37280)
期刊
(114363)
经济(114363)
研究(82148)
中国(51364)
学报(42759)
科学(39859)
管理(39631)
(37237)
(37133)
(36570)
金融(36570)
大学(32212)
教育(31538)
学学(30333)
农业(25621)
技术(24078)
财经(19030)
业经(18711)
经济研究(18392)
(16080)
理论(16004)
图书(15216)
实践(14997)
(14997)
问题(14360)
科技(13702)
技术经济(13092)
资源(12756)
(12677)
现代(12421)
共检索到406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董迪  
本文从平稳性及抗压性两个维度对2016年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性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构建区域金融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计算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性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性主要受到区域宏观经济发展情况、金融机构运营情况、金融市场运行情况和财政政策等四个因素影响。同时,中国区域金融稳定性表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金融稳定性指数得分较高,东北地区最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攀峰  张文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中国金融稳定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冲击和影响,关注和评估金融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机构内部经营、金融市场环境、国内宏观经济、国际环境冲击四个方面选取不良贷款率等16个指标,采用HP滤波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中国金融稳定状态指数(FSCI)。得到如下结论,FSCI指数对金融稳定描述的准确性受基础指标权重影响很大,且权重差别大,波动性差别也大,得到的FSCI指数最近虽然上升,但波动性同时也上升,说明金融稳定性整体上升,但不确定性因素同时也上升。为此提出加强金融稳定监测,并对其监测方法进行改进,建立重点指标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银行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房地产市场基础建设,完善各个市场的制度体系,增强各个市场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强外债和外汇储备管理,优化其构成结构,建立多元化的外交关系等一系列措施。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竞择  
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金融稳定性评估成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大量权威文献或者对金融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或者对金融稳定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考察金融稳定性丧失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成本。金融稳定性的应用评估,可分成单一机构、子部门、区域和国家四个层次,分别进行定性的诊断式评估和定量的状态或趋势评估。以中国为例,采取结构化方式构建金融稳定指数和金融稳定判别区间,在单个金融机构稳定性参数分析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权重,可以计算区域、金融子部门(行业)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加总状况。本文最后提出了中国金融稳定性评估的应用模式和可操作实践框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玉侠  
从1996年至2005年,发布金融稳定评估(FSR)的央行从1家增加到40家。研究表明金融稳定评估有助于金融整体稳定,提高当局对金融稳定的责任心,并加强各有关方面的合作。在过去,银行危机的发生、人均收入和欧盟成员提高了FSR发布的可能性。中央银行在提高金融稳定指标公众可用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星  
压力测试衡量资产损失分布超过风险价值的部分,可以发现金融机构和系统在极端市场情形下的风险传导机制和风险承受力,是金融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风险价值和压力测试的关系、压力测试在宏观金融分析中的实施步骤、压力测试模型和压力测试系统的应用,并对金融稳定性风险压力测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文英  
幸福是一种心理现象,从每个受访者个体依据自我评估标准给出的幸福等级或分值加总平均计量的幸福,具有两大缺陷:不稳定和不可靠。文章借鉴经济学消费者行为理论对效用的计量,给予幸福计量的启发是:主观性指标客观化。客观化的具体途径可以仿效基数效用论到序数效用论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将主观心理评价转变为客观的选择,建立客观内容的指标体系;第二,用几何图形或量表直观表达弱化指标体系的复杂性;第三,建立幸福函数,使幸福指数成为一个稳定确切的数值。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明东  刘晓星  
宏观压力测试在各国政策当局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深入分析了宏观压力测试核心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常用方法,并对实践中的典型系统IMF和World Bank的FSAP压力测试系统、英格兰银行的TD系统和奥地利银行的SRM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我国未来利用宏观压力测试方法评估金融系统稳定性提出了5点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士取  杨福明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正面临着经济下行周期的不确定性因素,从欧美银行压力测试的实践来看,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压力测试框架,并把压力测试方法纳入现有的金融稳定性评估之中,对于新资本协议的实施,以及缓解新资本协议的顺周期性都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正辉  曾得利  
文章梳理了关于金融稳定性的定义、效应、形成原因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文献,然后从IMF、主要发达国家、风险预警的数理模型、中国的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四个方面说明了金融稳定性评估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文献析出金融稳定性评估方法论的演进过程,最后从金融稳定性内涵、动力机制、评估指标、金融稳定性的控制等方面对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进行评析和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郜丽敏  王海龙  
本文从"金融稳定"的概念入手,结合郑州中支近两年开展定量评估的实践,就如何做好区域金融稳定定量评估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探索,对定量评估既要看到其科学性和客观性,又要看到其主观性;既要重评估结果,更要重评估过程;要根据客观环境的变化定期进行评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立勋  周之奇  
文章立足于"银行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一思想,选取用于测度金融稳定的核心指标,用熵值赋权重法构建了金融稳健指数FSI,用于度量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稳定性。通过计算2003~2012年每年第二、四季度的FSI及其变化趋势,对金融稳定性作实证分析,从微观宏观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并通过金融稳健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作出分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梁彦庆  赵莉  刘静鹏  梁爽  纪树颖  
研究区域城市地价系统稳定性,有利于深化和丰富城市地价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为协调区域城市间地价、制定差别化城市地价政策、加强土地市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冀北地区张家口市、承德市为研究区域,从系统论出发,利用AHP法及线性回归法,构建包括城市区位与环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社会发展水平3个准则层15个指标层的城市地价系统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对冀北地区2004—2014年地价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地价系统稳定度为5.222,处于中度稳定状态,对其影响最大的指标为供水总量,权重系数为0.278;承德市地价系统稳定度为6.386,处于稳定状态,对其影响最大的指标为城镇化率,权重系数为0.349。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余韵  武文慧  
我国金融风险管控的范畴逐渐下沉至区域和地方,因而厘清影响省域层面金融稳定的关键指标对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熵值法构建2015—2020年的我国省域金融稳定指数,并在时空上对比各省指标权重和指数的变化趋势,从而得出省域金融稳定差异来源。研究表明:省域金融稳定状况呈现由“中间低—四周高”向“中部集聚”迁移的空间格局;各地区风险因素总体集中在省级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率和企业部门杠杆率;各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稳定程度呈现负相关趋势;东北地区的金融稳定指数可能存在地缘性风险辐射;空间分级后影响同一层级金融稳定指数的因素集中于地方政府债务、银行业流动性和工业企业负债3个指标;时间序列上影响指数均值和离散程度的指标为省级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率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波动率。基于以上结论,从宏观、区域、省域层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伟  
一、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与公允价值计量(一)相关性与可靠性之争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为利益相关各方进行经济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这些会计信息必须符合一定的质量要求,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以下简称FASB)于1980年5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娟  
本文将金融稳定性的内涵归纳为金融发展、金融脆弱性和金融稳健性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包含10个基础指标的金融稳定性指数,以我国1986-2008年间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当前的金融稳定性状态进行了全面的测度。测度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我国金融体系没有出现高度不稳定的情况,基本上保持了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