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92)
- 2023(17865)
- 2022(15331)
- 2021(14246)
- 2020(11949)
- 2019(27603)
- 2018(27002)
- 2017(52398)
- 2016(28066)
- 2015(31605)
- 2014(31420)
- 2013(30762)
- 2012(27863)
- 2011(25003)
- 2010(25188)
- 2009(23478)
- 2008(21765)
- 2007(18921)
- 2006(16434)
- 2005(14082)
- 学科
- 济(114827)
- 经济(114711)
- 管理(82600)
- 业(77539)
- 企(65458)
- 企业(65458)
- 方法(57210)
- 数学(50643)
- 数学方法(49854)
- 中国(32618)
- 财(29382)
- 农(29038)
- 融(28443)
- 金融(28439)
- 银(26757)
- 银行(26719)
- 地方(26152)
- 行(25636)
- 业经(25185)
- 学(23539)
- 制(21230)
- 理论(20293)
- 农业(20014)
- 务(19921)
- 财务(19829)
- 财务管理(19784)
- 环境(19767)
- 贸(19043)
- 贸易(19028)
- 企业财务(18829)
- 机构
- 学院(392716)
- 大学(392052)
- 管理(157994)
- 济(154317)
- 经济(150941)
- 理学(138101)
- 理学院(136623)
- 管理学(133817)
- 管理学院(133123)
- 研究(125085)
- 中国(97834)
- 京(82136)
- 科学(78592)
- 财(70136)
- 所(61029)
- 农(60523)
- 中心(59596)
- 业大(58856)
- 财经(57699)
- 研究所(56131)
- 江(55512)
- 经(52545)
- 北京(51406)
- 范(50892)
- 师范(50381)
- 农业(47368)
- 经济学(47257)
- 院(46279)
- 州(46093)
- 财经大学(43321)
- 基金
- 项目(277927)
- 科学(219357)
- 基金(201989)
- 研究(201350)
- 家(175886)
- 国家(174474)
- 科学基金(151290)
- 社会(126750)
- 社会科(120309)
- 社会科学(120276)
- 省(109331)
- 基金项目(106742)
- 自然(99709)
- 自然科(97404)
- 自然科学(97384)
- 自然科学基金(95584)
- 教育(93999)
- 划(91894)
- 资助(84536)
- 编号(81999)
- 成果(64546)
- 重点(62610)
- 部(60863)
- 发(59096)
- 创(57817)
- 课题(56425)
- 创新(53909)
- 科研(53438)
- 教育部(52421)
- 国家社会(52136)
- 期刊
- 济(157065)
- 经济(157065)
- 研究(108501)
- 中国(69976)
- 学报(61033)
- 科学(55980)
- 管理(55619)
- 农(53012)
- 财(52790)
- 大学(46891)
- 学学(44299)
- 教育(42712)
- 融(42546)
- 金融(42546)
- 农业(36632)
- 技术(36533)
- 财经(27350)
- 业经(26441)
- 经济研究(25525)
- 经(23264)
- 统计(20502)
- 问题(20024)
- 技术经济(19109)
- 图书(19097)
- 业(18981)
- 策(18889)
- 理论(18581)
- 科技(18516)
- 资源(18215)
- 版(17788)
共检索到554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庆明 谢月华
本文借助SFA模型,以四省七个中小城市为样本,对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和模式分类,进而论证不同金融生态类型与经济增长效率的相关性,并为探索金融生态建设模式、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提供了一个新的决策思路和依据。
关键词:
金融生态 经济增长效率 SFA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朝明 廖林 涂瑞
金融生态环境概念是我国金融学术界的首创。金融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全新的理论范畴,其区域空间属性还是一个探索性的初创领域。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原则,通过采用状态空间系统分析方法,把区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达为一个集合即开放性、闭路循环性、根植性和可持续性;并通过采用结构分析方法,揭示了上述基本特征范畴的因果关系路径和测量方程。相对于以往文献的描述性方法而言,本文从提出概念假说到推导立论均体现了一种逻辑论证的科学方法,从而保证了所得出命题及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珅 岳上植 蒋书彬
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PVAR)模型分析方法,从林业资金投入、人员投入、造林面积和涉林产值四个指标变量出发,动态分析了我国9个国有林区2003~2012年涉林产业数据。研究表明,我国国有林区是一个具有短期自适应性的动态系统。四个指标变量中,林业资金投入和造林面积的相互影响不明显,这说明现有林业金融支持对林区发展的贡献不显著。为了促进国有林区经济发展、增强国有林区金融支持效果,从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等角度提出我国国有林区生态系统金融支持体系的优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钒 张君宇 邓明亮
基于传统生态位适宜度模型进行改进修正,采用PCA分析法对生态因子赋权以解决评价指标共线性问题,提炼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协同性、演进性与成长性、可持续性等固有特征,从特性角度重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从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对省域和城市两个不同层次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研究表明,模型与指标适合评价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度;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度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培育优化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久久为功,突出新增长极,形成内生动力,促进创新行为者融合共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戚湧 王昊义 王明阳
金融生态系统对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为实体经济"充血供能"起重要作用,而新创企业的成长离不开金融"血液"的持续供给。以我国283个地级市为对象,基于"态、势、流"系统理念构建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在资源论及战略适应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新创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2—2015年金融生态系统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金融生态系统、企业规模、企业成立年限和政府补贴变量都与新创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但新创企业绩效的相关系数大于企业规模、大于企业成立年限、大于政府补贴。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胜 廖林
文章通过采用空间系统分析方法,把金融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表达为一个集合即开放性、闭路循环性、根植性和可持续性;通过采用结构分析方法,提出了上述基本特征范畴的测量方程和评价模型。相对于以往文献的描述性方法和个案研究而言,本文从提出概念假说到推导立论和指标设计均体现了一种逻辑论证和系统分析的科学方法,从而保证了理论命题的准确性和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晓炼 樊健
为探究"一带一路"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演化机制,本文在引入协同学理论对系统协同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哈肯模型,利用2008~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省域的基础数据,从子系统和次子系统层面进行实证,进一步探析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水平差异。结果表明:在子系统层面,金融生态环境是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金融主体发展具有协同增效应。在次子系统层面,金融主体子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是银行业;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是对外开放程度、人文环境和诚信文化,并且对外开放程度与人文环境、诚信文化存在竞争关系,人文环境和诚信文化呈协作关系,3个序参量通过合作与竞争共同主宰金融生态环境的有序演化。在此期间,沿线省域金融生态系统协同水平差异较小且呈缩小态势,同时具有阶段性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平星 樊杰
生态系统脆弱性受到自然与人文因素双重影响。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例,采用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25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开展脆弱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不脆弱区、一般区、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分别占11.31%、22.63%、27.60%、24.39%和14.07%,东西部地区脆弱性较高,中部地区脆弱性较低;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区主要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人为因素主导的脆弱区分布于中部盆地的城镇及其周边;经济带约53%的建设用地分布于很脆弱区和脆弱区,未来新增建设用地需要重点向不脆弱区和一般区转移。根据分区结果和诱因差异,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开发与保护的相...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孔伟 张贵 李涛
为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把科技创新转化为区域增长的动力,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方法,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苏、广东、北京位居中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综合排名前三甲,且东部省份是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最强的地区,同时还发现各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在其系统结构、系统要素竞争力方面的差距要小于在其系统环境、系统功能竞争力方面的差距,并提出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竞争力 竞争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颜利 王金坑 黄浩
本文根据联合国OECD和UNEP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和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通过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福建省诏安东溪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选取人口密度、GDP年增长率、人均拥有水资源量、年降雨量、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等能够充分反映流域压力、状态和响应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参考湿地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和相关标准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赋值;再次,提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最后,把流域生态系统健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燕青 姚远 徐菁鸿
文章将生态位适宜度的相关理论推广到创新生态系统评价问题中,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空间(资源环境)和时间因素对其生长评价的影响,引入加权弱化缓冲算子弱化系统外部环境资源和时间因素对系统数据的干扰;引入生态位优先模型明确生态因子对系统内部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占有。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汤露 彭耿
借鉴自然生态构建金融生态系统,采用耦合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实证检验了2006~2019年中国31个省市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中国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水平整体较低,多处于磨合耦合阶段,这说明金融生态内部协调发展能力较弱,金融运行质量不高。(2)中国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水平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区域间的差距是其内部耦合差距的主要来源,且呈扩大趋势;但整体、区域间及区域内的基尼系数较小,这说明区域间金融生态系统内部耦合质量与区域金融风险的关联度不大。
关键词:
金融生态 内部耦合 区域差异 金融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峰 庞玉萍 金萍
文章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估模型,并对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以及港澳台外)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分别从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展开,从创新群体、创新资源、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选取25个实测指标,运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比较我国区域创新生态适宜度的差异。然后运用定量研究,根据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的实证分析,计算出各省的适宜度值与进化动量值。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总体来讲区域之间差距较大,最优生态位的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提出了因地制宜和培育我国重点区域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位适宜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峰 庞玉萍 金萍
文章依据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估模型,并对我国30个省份(除西藏以及港澳台外)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分别从描述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展开,从创新群体、创新资源、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四个方面,选取25个实测指标,运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比较我国区域创新生态适宜度的差异。然后运用定量研究,根据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的实证分析,计算出各省的适宜度值与进化动量值。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总体来讲区域之间差距较大,最优生态位的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提出了因地制宜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位适宜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小燕 李晓娣
准确识别、判断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并推动其共生式发展,是区域创新获得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在揭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发创新、应用生产与商业化种群互动共生规律的基础上,构建共生关系指数与共生水平指数模型,利用我国内地30个省区市相关数据,综合共生水平指数和共生关系指数,对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性进行分类评价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研发创新活动与应用生产活动间互动态势最优,应用生产活动与商业化活动间互动态势最差;②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整体共生性态势恶劣,除广东、上海、湖南为互惠共生外,其余省市创新生态均呈寄生与反向抗生型,且不同省市共生水平差距悬殊。基于此,提出应切实提高研发创新效率,不断提升应用生产综合能力,持续拓展商业化宽度与深度,深入推进三者同步协调与有效对接,这是弱势地区提升创新生态共生性的核心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