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52)
2023(17984)
2022(15394)
2021(14221)
2020(12049)
2019(27285)
2018(26598)
2017(51329)
2016(27664)
2015(30725)
2014(30308)
2013(29770)
2012(26883)
2011(24010)
2010(23760)
2009(21798)
2008(20302)
2007(17298)
2006(14830)
2005(12653)
作者
(79101)
(65888)
(65201)
(61957)
(41587)
(31811)
(29728)
(25854)
(25116)
(22973)
(22378)
(22084)
(20638)
(20617)
(20462)
(20061)
(19839)
(19632)
(18884)
(18803)
(16405)
(15973)
(15828)
(14998)
(14760)
(14529)
(14446)
(14363)
(13141)
(13132)
学科
(107276)
经济(107161)
管理(80383)
(78532)
(66553)
企业(66553)
方法(52320)
数学(46514)
数学方法(45966)
(31471)
中国(31079)
(28221)
金融(28218)
(27603)
(26435)
银行(26367)
(25328)
地方(24213)
业经(23979)
(22366)
(22174)
财务(22101)
(22094)
财务管理(22065)
企业财务(21135)
(19195)
贸易(19182)
农业(19062)
(18648)
理论(17224)
机构
学院(381235)
大学(381136)
管理(152450)
(149842)
经济(146707)
理学(133869)
理学院(132420)
管理学(129955)
管理学院(129289)
研究(123739)
中国(96298)
科学(79076)
(79030)
(68631)
(65658)
(61337)
业大(60871)
中心(58546)
研究所(56524)
财经(56496)
(52775)
农业(51907)
(51635)
北京(48951)
(47440)
师范(46837)
经济学(45470)
(45312)
(43747)
财经大学(42648)
基金
项目(274343)
科学(215233)
基金(200275)
研究(193827)
(176795)
国家(175370)
科学基金(150787)
社会(122689)
社会科(116501)
社会科学(116470)
(107316)
基金项目(107186)
自然(101042)
自然科(98750)
自然科学(98723)
自然科学基金(96937)
(90880)
教育(89027)
资助(82199)
编号(77743)
重点(61716)
成果(60326)
(59671)
(58075)
(57549)
创新(53761)
科研(53453)
课题(52566)
计划(51089)
教育部(50922)
期刊
(150053)
经济(150053)
研究(103997)
学报(66016)
中国(65916)
科学(57954)
(57934)
(52923)
管理(52725)
大学(49554)
学学(47343)
(43014)
金融(43014)
农业(39365)
教育(35655)
技术(31297)
财经(27070)
业经(25344)
经济研究(24671)
(23039)
(19806)
问题(19518)
科技(19126)
(18605)
理论(18124)
业大(17340)
技术经济(17104)
商业(16865)
图书(16750)
实践(16614)
共检索到533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军  夏婷  方红英  曾萍  
以沪深A股2006~2018年的企业数据为样本,研究区域金融深化对企业产融结合倾向的影响,以及从产融结合动机差异的视角实证考察区域金融深化对产融结合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金融深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了企业进行产融结合的倾向;异质性影响表明区域金融深化会加深战略型产融结合深度、抑制投机型产融结合深度。研究结果能够帮助监管机构更好地监督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行为,为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并且为上市公司经营者做出产融结合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蔺元  
本文以2001-2007年间参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动因、参股金融机构前后业绩变化以及参股金融机构类型、比例对产融结合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实施产融结合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成长能力;产融结合后,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恶化;参股券商或提高参股比例对上市公司业绩改善有显著正向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曾春华  闫明  
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8年数据,从融资约束和代理冲突两条路径考察产融结合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进行产融结合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更低;产融结合对现金持有水平的负向作用在民营企业中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大的环境中更加显著;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检验,发现产融结合降低企业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这些都验证产融结合主要通过融资约束路径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文贵  蔡雍蓉  
文章以2007—2016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持股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上市公司主业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第一,持股金融机构虽然可以显著缓解企业投资不足问题,但也会显著抑制主业投资率;第二,当以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衡量企业创新时,持股金融机构与创新活动显著负相关。以上研究结论说明持股金融机构抑制了主业的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使经济面临"脱实向虚"的威胁,为产融结合抑制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证据,拓展和深化了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对监管部门如何引导产融结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彦鑫  刘娅茹  杨有振  
选择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越大越能够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但也加剧了投资过度;相较于持股其他金融机构和非上市金融机构,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以及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缓解投资不足,但也加剧了投资过度问题。进一步考虑代理问题发现,伴随代理问题的上升,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导致了更严重的过度投资问题。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把握产融结合程度和选择产融结合的类型,为进一步合理利用产融结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亮  朱慧敏  
本文选取2002-2016年我国沪深两市公告进入金融业的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和事件研究法,分别考察上市公司进行产融结合的财务效应和股票市场反应。实证研究发现,参股金融业后上市公司取得正的财务效应,表现为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均明显增长。同时参股金融业会带来正向的市场反应,公司市值得到提升。但上市公司介入不同类别的金融牌照产生不同的市场反应。涉及主要金融牌照的产融结合比涉及类金融牌照的市场反应更为显著,而不同金融牌照的切入在短期和长期的市场反应具有差异。本文的研究证实了产融结合在提升公司效应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会  夏志林  马佳  
本文选择2011—2019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的产融结合模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机构持股不仅能够显著缓解实体企业投资不足,也能够抑制实体企业投资过度;调节效应检验表明,随着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的增强,金融机构持股缓解企业投资不足的作用越强,当企业承担代理成本增大时,金融机构持股抑制企业投资过度的作用越强。本文厘清了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的产融结合模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理,丰富了产融结合的研究内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本文通过对2007年至2011年我国A股615组配对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债务资金,包括短期债务资金和长期债务资金,而且有利于企业改变负债结构,即提高融资成本较低的短期债务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较高的长期债务。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民营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更有利于改变其债务融资水平与债务结构。进一步区分金融机构类型后发现,持股金融机构对企业负债融资和债务结构的影响主要来自于持股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传忠  王飞  蒋伊菲  
本文以2003~2012年间中国参股上市金融机构的工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序列DEA方法分析了这一产融结合方式的基本动因及效率表现,进而使用Tobit回归模型考察了被参股金融机构的类型、参股比例对产融结合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需求、资产保值、发展转型等是中国工业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的主要动因,被参股金融机构类型及参股比例对工业企业产融结合效率影响显著。为此,应进一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培育资本市场,适度提高结合程度,加强对产融结合的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春海  
本文选取2008—2016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对产融结合、金融发展环境与企业成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产融结合能缓解制造业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制造业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对其成长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持股上市金融机构不存在这种效应;产融结合对企业成长能力的促进作用在金融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筝  李茫茫  刘放  
研发投资的信息不对称性和高风险性,致使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足量研发资金支持。在资本市场发展不足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相互参股所形成的产融结合模式对促进实体企业技术创新和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手工搜集所有类型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数据,选择2009—2017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研究样本对产融结合如何影响实体企业技术创新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实体"的产融结合模式显著促进实体企业技术创新,且这种促进效应在融资约束更大、监督作用更强的企业中更显著,而"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产融结合模式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主要通过融资约束与风险分担两个机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相对于融资约束机制,风险分担机制的促进作用更强。这表明,产融结合特别是金融机构持股实体企业这一模式成为正式金融发展不足的一种有效补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于冰  李雪轶  
基于实体企业持股金融机构的经济实践,文章以2010—201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产融结合能够提升企业绩效,而且在治理相嵌的调节作用下,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增强;具体而言,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企业剩余负债能力是产融结合提升企业绩效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检验发现,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这种影响会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成长性水平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应。文章有助于阐释产融结合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进企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子航  李天钰  辛宇  
本文以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区域同群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同群效应下目标企业模仿学习的基准选择倾向。研究发现:企业产融结合具有明显的区域同群效应,并且产融结合的区域同群效应,主要存在于持股银行以及持股财务公司这两种融合模式;在模仿学习的标杆选取上,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模仿学习区域内规模较大企业的产融结合行为,但盈利能力未成为区域内企业选取产融结合仿效对象的基准之一,并且同群行为局限于相同产权属性企业之间;进一步发现,市场竞争以及市场化进程水平提升,均会加强上述同群效应。本文揭示了企业产融结合同群效应的存在性以及学习机制,同时为公司金融化现象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园园  张广冬  王风华  
以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是否持股金融机构、类型和程度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从融资约束视角分析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持股金融机构显著缓解了投资不足、抑制过度投资,提高了公司投资效率,融资约束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在全样本和过度投资样本中,持股银行的公司投资效率显著更低;随着持股金融机构程度的加大,缓解融资约束和投资不足、提高投资效率的程度更显著;在非国有企业中,持股金融机构程度和类型对投资效率的作用更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文凯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的逐渐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开始进入金融领域。随着产业资本向金融领域的渗透不断加深,产融结合,作为资本市场上的一股新的潮流正引起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问题。本文结合温州民营企业发达的特点,主要以产融结合中民营企业参股金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法人金融机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州民营产业资本参股金融业方式、动因、影响及存在问题,提出稳步推进和规范产融结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