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9)
2023(13465)
2022(11475)
2021(10437)
2020(8891)
2019(20097)
2018(19445)
2017(38068)
2016(20833)
2015(23100)
2014(23218)
2013(22929)
2012(21666)
2011(19620)
2010(19999)
2009(18823)
2008(18233)
2007(16636)
2006(14588)
2005(13246)
作者
(60950)
(51200)
(50676)
(48703)
(32486)
(24607)
(23523)
(19781)
(19241)
(18428)
(17347)
(17124)
(16255)
(16118)
(16108)
(16027)
(15687)
(15099)
(14924)
(14608)
(12655)
(12655)
(12440)
(11717)
(11607)
(11419)
(11385)
(11352)
(10347)
(10346)
学科
(86892)
经济(86813)
(57547)
管理(57379)
(45775)
企业(45775)
方法(38507)
数学(34594)
数学方法(34200)
(27937)
金融(27935)
中国(27905)
(26537)
银行(26497)
(25594)
(24760)
(24676)
地方(22024)
(19388)
业经(18147)
(17849)
(17281)
贸易(17271)
(16800)
农业(16660)
(15715)
财务(15677)
财务管理(15644)
企业财务(14944)
理论(13035)
机构
学院(298667)
大学(296765)
(125772)
经济(123026)
管理(111686)
研究(103582)
理学(95899)
理学院(94768)
管理学(93134)
管理学院(92565)
中国(83218)
科学(63559)
(61653)
(59671)
(54294)
(53401)
中心(49675)
研究所(48622)
财经(47077)
(45910)
业大(45129)
农业(42983)
(42635)
经济学(39513)
(38905)
师范(38517)
北京(38431)
(36889)
(36828)
经济学院(35884)
基金
项目(197593)
科学(155577)
研究(143358)
基金(143331)
(125274)
国家(124228)
科学基金(105773)
社会(91047)
社会科(86517)
社会科学(86490)
(78106)
基金项目(75271)
自然(68045)
自然科(66462)
自然科学(66441)
教育(66011)
(65824)
自然科学基金(65317)
资助(59361)
编号(58106)
成果(47987)
重点(45263)
(44093)
(43907)
(41283)
课题(40752)
创新(38697)
科研(38083)
(37717)
国家社会(37663)
期刊
(134954)
经济(134954)
研究(87756)
中国(57302)
(48937)
学报(47825)
(46026)
科学(43236)
(43200)
金融(43200)
管理(38222)
大学(35621)
学学(33848)
农业(32190)
教育(29966)
技术(24274)
财经(23392)
经济研究(22413)
业经(21666)
(20071)
问题(17791)
(16834)
(15235)
理论(14702)
技术经济(14667)
统计(14438)
(14314)
商业(13482)
(13373)
实践(13248)
共检索到44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华红梅  
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区域金融失衡现象日益突出。文章结合我国区域金融失衡现状,首先分析了区域金融失衡的政策性因素,然后论证了实行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本文针对当今我国政策性金融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即在立法规则、监督机制、资本补偿机制、职能定位、资产负债规模、区域开发、组织体系、业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一直存在的十大结构性失衡问题,认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不能偏离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的宗旨及质的规定性,要遵循七大基本原则,强化政府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支持和监督考评,把政策性银行办成名副其实的真正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秀光  
我国的区域经济失衡已经比较严重,而区域经济失衡是为非均衡发展战略付出的代价。改变这种状况,传统的财政政策的调控虽然有效,但作用也有限,起根本作用的是西部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状况,解决西部地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除了继续加强传统财政政策手段的力度以外,通过"区域经济调节税"扩展传统财政政策手段是现实生产率与历史贡献相统一的具体体现。通过区域经济失衡的货币性因素分析,有助于正确选择解决区域经济失衡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郭纹廷  王文峰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失衡,东部地区金融深化与发展的程度较大,西部金融增长速度较快而效率较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较为落后。经济发达水平、金融政策及外部金融环境是决定金融发展纵深度的主要原因。调节和改造这种金融发展失衡需要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地方政府、银行与经济相关的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协调运作。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伟  魏含  
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不仅需要从经济有效性视角进行一般分析,还需要从社会合理性视角和经济社会学视角进行探索研究。本文采取跨学科交叉性研究方法,运用新经济社会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将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运行和发展置于其所在的社会网络背景之中,从而在社会网络的制约与影响中进行研究。本文认为农村社会金融网络场域为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载体,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以农村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嵌于社会网络中的社会资本需求对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具有间接的拉动作用,并提出了构建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的途径和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云辉  
本文以我国股市2001~2004年间6个具有代表性的政策事件为样本,利用事件分析法对各政策事件发布前后股市流动性的变化进行考察,分析政策事件从整体上是否影响股市流动性的走势。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政策对股市流动性有显著影响。当利好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明显上升,而当利空政策出台后,股市累积异常流动性大幅度下降。同时也证明中国股市存在信息提前泄露,以及中国股市的流动性具有非常大的波动性等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黎翠梅  陈宇佳  
在对我国粮食主销区、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我国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特殊的制度安排和职能定位下,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但信贷结构趋同,而且农业政策性金融仅对主产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要结合区域农业经济特色,制定农业政策性金融区域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润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发展日趋合理,但综合考量,当前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中结构性失衡现象依然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应实行差异化的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实行差异化的市场准入政策;加大扶植型区域金融结构调整政策的力度;完善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维持我国金融的健康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春  王伟  
研究分别运用DEA和SFA方法对我国三家政策性银行2000-2014年的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研究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资产规模、人力资本质量对政策性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政策性银行的综合效率整体上偏低,除个别年份外,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国家开发银行的综合效率相对较高,农业发展银行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回归结果表明:权益净利率、资产规模、人力资本质量与政策性银行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则表现的相关性较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慧娟  
从广义上说只要政府干预金融机构运营,将资金配置给特定的产业即为政策金融,因此我国以国家控制为特点的金融制度也可称为政策性金融制度,它呈现独有的“二重结构”特点。1994年后,政策金融随着三大政策性银行的建立成为金融的一个独立分支,但“二重结构”的金融制度导致了政策金融的一系列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资金来源问题、商业化问题。本文分析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在我国二重结构金融制度下,政策金融体系定位不清,它只是作为国家实施金融控制的副产品的形式出现、存在和发展,缺乏独立的体系和规范。而要摆脱这种种的困境,国家应逐渐放松对政策金融的微观控制,但在活动宗旨、基本原则、政策上要建立起较健全的框架,以保持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双锐  
一、对政策性金融的界定 政策性金融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东西;在西方,特别是那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存在政策性金融。政策性金融通常成为国家干预经济、支持重点产业的一种手段。 在我国,政策性金融业务主要包括国家银行办理的行政管理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和政策性贷款业务等三部分内容。行政管理业务,指国家银行代理的流动资金管理、消费基金管理和现金管理等业务。政策性存款业务,指出于政策性需要而对国家银行经营有明显影响的存款业务,如保值储蓄业务,就是在国家为稳定储蓄、抵御挤兑风潮的特定情况下而开办的政策性存款业务,它的实施是以银行利率倒挂、亏损经营为代价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钦先  
政策性金融具有政策性、优惠性和有偿性特征,是配合国家特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而进行的资金融通行为,是政府进行资源配置的工具之一,以贯彻政策意图为主而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杜迎伟  
本文通过建立金融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模型,认为金融分布的差异主要是初始条件、市场机制、政府作用、生态环境等因素直接或间接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在不同时期和条件下,各个因素的作用有较大的差异。通过对各因素所产生的平行效应、势能效应、趋异效应以及政策效应的合理引导,可以有效矫正我国区域金融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并进而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有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  
西部大开发最缺的是资金,最难解决的也是资金。通过对四川与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沿海省市在金融发展总量、速度、结构、效益及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见四川金融发展和改革及资本市场发育与全国和东部沿海省市相比仍有极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在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还在明显扩大。而四川是西部金融发展最强的省份,其他西部省份就可想而知了。这种差距是东西部差距的一个方面。事实上,金融资源区域配置的失衡已成为制约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强调,宏观经济调控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考虑西部大开发因素,考虑区域经济因素,并对西部省区金融发展、改革与创新提出对策性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望  胡国文  何乐  秦丽  
西部大开发最缺的是资金 ,最难解决的也是资金。通过对四川与上海、浙江、广东、山东等沿海省市在金融发展总量、速度、结构、效益及环境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可见四川金融发展和改革及资本市场发育与全国和东部沿海省市相比仍有极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在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还在明显扩大。这种差距是东西部差距的一个方面。金融资源区域配置的失衡已成为制约西部欠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强调 ,宏观经济调控包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收到良好的效果 ,必须考虑西部大开发因素 ,考虑区域经济因素 ,并对西部省区金融发展、改革与创新提出对策性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