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04)
- 2023(19519)
- 2022(16461)
- 2021(14923)
- 2020(12509)
- 2019(28268)
- 2018(27606)
- 2017(52546)
- 2016(28586)
- 2015(31946)
- 2014(31758)
- 2013(31553)
- 2012(29588)
- 2011(27102)
- 2010(27562)
- 2009(26071)
- 2008(25386)
- 2007(22954)
- 2006(20543)
- 2005(19128)
- 学科
- 济(130519)
- 经济(130364)
- 管理(81625)
- 业(79568)
- 企(62669)
- 企业(62669)
- 方法(47305)
- 数学(41227)
- 数学方法(40866)
- 中国(39584)
- 农(35534)
- 财(34171)
- 地方(33101)
- 融(30144)
- 金融(30138)
- 银(29510)
- 银行(29438)
- 制(29231)
- 业经(28532)
- 行(28362)
- 学(27721)
- 农业(24579)
- 贸(23173)
- 贸易(23155)
- 易(22390)
- 务(20478)
- 财务(20427)
- 财务管理(20378)
- 环境(19728)
- 体(19406)
- 机构
- 学院(415169)
- 大学(414285)
- 济(178792)
- 经济(175060)
- 研究(152473)
- 管理(150663)
- 理学(127970)
- 理学院(126368)
- 管理学(124244)
- 管理学院(123456)
- 中国(120084)
- 科学(93533)
- 京(88587)
- 财(84820)
- 所(79980)
- 农(78199)
- 研究所(72256)
- 中心(69850)
- 财经(65729)
- 江(65463)
- 业大(63157)
- 农业(61301)
- 经(59410)
- 北京(56191)
- 经济学(56125)
- 院(54401)
- 范(53956)
- 师范(53291)
- 州(51625)
- 经济学院(50369)
- 基金
- 项目(270042)
- 科学(211230)
- 基金(195244)
- 研究(192989)
- 家(172729)
- 国家(171271)
- 科学基金(144270)
- 社会(124012)
- 社会科(117591)
- 社会科学(117557)
- 省(106502)
- 基金项目(102980)
- 自然(92556)
- 自然科(90349)
- 自然科学(90320)
- 划(89954)
- 自然科学基金(88713)
- 教育(87055)
- 资助(79206)
- 编号(76670)
- 成果(63227)
- 发(63067)
- 重点(62391)
- 部(58971)
- 创(56192)
- 课题(54324)
- 创新(52821)
- 科研(51940)
- 国家社会(51907)
- 制(50523)
- 期刊
- 济(208123)
- 经济(208123)
- 研究(128339)
- 中国(89971)
- 农(72212)
- 学报(70749)
- 财(66761)
- 科学(63381)
- 管理(56224)
- 大学(52491)
- 融(52271)
- 金融(52271)
- 学学(50011)
- 农业(47551)
- 教育(40218)
- 技术(34204)
- 经济研究(34029)
- 财经(33713)
- 业经(32435)
- 经(29073)
- 问题(26998)
- 业(25078)
- 贸(21639)
- 技术经济(21151)
- 版(20476)
- 国际(19570)
- 世界(19444)
- 理论(19151)
- 科技(18950)
- 商业(18944)
共检索到649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泽想 张龙
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其影响机制具有非线性迁移特征,不同经济区域下的影响效果也具有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构建面板平滑迁移模型PSTR并基于金融总体发展和区域金融发展两个层面分析其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区制迁移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的资金利用效率却没有中西部高。从全国角度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非线性影响特征,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由低区制平滑地过度到高区制,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由微弱的负向影响转向为显著地正向影响;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均存在着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作用,东部地区迁移速度最快,中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的迁移过程最为缓慢;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均呈现显著增强的态势,但中部地区的影响作用要强于西部地区,可能的原因是,中部地区受到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辐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逯进 华玉飞
基于广义可加模型,文章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近10年金融生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二者关系的稳定性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虽然各区域金融生态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由于各区域金融生态水平存在差异,使得区域间金融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差异明显。而从金融生态的各个分指标看,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其中东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和文化环境、中部地区的金融主体以及西部地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保障等指标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广义可加模型 金融生态 经济增长 非线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范志国 郑文龙 段文婷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逐渐放宽了对人口迁移的限制,无论是对于迁入地还是迁出地,迁移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主要针对我国迁移人口进行现状分析,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和净迁入、净迁出、迁入迁出都存在的省际人口迁移来探索省际人口迁移与各地区GDP的关系,并对建立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从而提出人口迁移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金全 徐宁 刘达禹
本文利用PLST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能够有效拉动农业经济增长,但提高农村金融相关率会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而当农村金融相关率超过门槛水平后,提高农村金融相关率则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表明二者的作用机制会随着普惠金融的推进而不断演变。因此,政府和财政部门在支农政策选择上要确保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支持策略,进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农村金融体系,为"新常态"时期内的宏观经济发掘新的增长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龙威
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金融发展门限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门限值以下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之,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门限值以上时,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并不显著。此外,收入增长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依存关系同样具有显著影响。当收入增长高于门限值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现阶段我国应当注意控制金融发展的速度,同时注重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门限回归 收入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凯宇
本文将经济增长、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纳入VAR模型之中,通过对浙江19862014年的数据进行动态对比,并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以分析浙江省经济增长在制度变迁、金融发展的冲击下而显现的不同特征。结果表明,浙江的制度变迁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更大,前期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反应有适应性的调整过程,之后逐渐产生稳定上升的正响应,而制度变迁的红利主要释放在前期,虽然会引发后面各时期经济的增长,但增长的弹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保持平稳的规律。
关键词:
经济增长 VAR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左晓慧 张兴军
本文将金融发展作为一个独立解释变量引入,构造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模型,运用面板数据以1994年为分界点分两阶段实证分析了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1985~2003年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影响的差异性,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各地区之间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部分解释其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振全 薛丰慧
本文针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问题,采用对Greenwood-Jovanovic模型修正后的产出增长率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信贷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股票市场的作用并不明显。笔者认为信贷市场的贡献是通过国内信贷总量的不断扩张实现的,而融资利用效率低下和资源的逆配置导致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效应。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信贷市场 股票市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基于中国1990—2014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就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25%时,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倒U型"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信贷/GDP)低于130%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三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市场化的金融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
关键词:
财政支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李书舒
基于中国1990—2014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就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当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低于25%时,增加财政支出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样存在显著的"倒U型"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信贷/GDP)低于130%时,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削弱经济增长;三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市场化的金融手段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由于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更多地依赖财政投入。
关键词:
财政支出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红倩 席旭文 庄晓季
在数理分析基础上,文章利用28个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平滑门限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实证结果显示,公共债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门限"效应,该"门限值"约为150%,并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从公共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因看,其作用系数的大小受投资比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但作用系数对投资比率的变化更为敏感。文章进一步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目前公共债务规模较为合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正向效应,但近年来部分地方债务的快速增加和较高负债率需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春生 李珊
本文基于投资和消费的双重视角系统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将会以非线性的方式显著影响农业投资和农民消费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农业投资和农民消费对于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不显著的,但是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投资将先阻碍然后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而农民消费则直接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并且后者对于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要低于前者,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将首先通过促进农民消费进而拉动农业投资的方式来影响农村的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婧 孟娟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鉴Hansen(1999)提出的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城镇化水平下FDI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显示: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呈现出倒"U"型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城镇化水平超过特定的门槛值时,FDI与经济增长才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另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FDI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将放缓。
关键词:
FDI 城镇化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闫爽
本文基于交通运输水平视角,系统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异质性,其中,电子商务发展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是导致这种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因素,当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较低时,电子商务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当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超过门槛值时,电子商务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提高。因此,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地方政府必须要着力提高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水平。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区域经济增长 交通运输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段会娟
笔者从集聚程度和集聚类型两方面描述制造业在我国各区域的分布特征后,基于2000年~2008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GMM)检验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集聚程度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与多元化相比,专业化的集聚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企业规模过小引起的激烈竞争已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分行业研究时发现,不同技术含量的行业集聚效应是不同的,目前高技术行业集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尚没有充分发挥。
关键词:
产业集聚特征 经济增长 系统广义矩估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