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1)
2023(14912)
2022(12059)
2021(10981)
2020(9003)
2019(20095)
2018(19522)
2017(37222)
2016(19822)
2015(22091)
2014(21984)
2013(21761)
2012(20493)
2011(18483)
2010(19286)
2009(18399)
2008(17824)
2007(16439)
2006(14972)
2005(14135)
作者
(57814)
(48012)
(47906)
(44886)
(30782)
(22999)
(21808)
(18597)
(18279)
(17238)
(16357)
(16256)
(15688)
(15204)
(14925)
(14751)
(14214)
(13949)
(13809)
(13651)
(12180)
(11858)
(11665)
(11166)
(10892)
(10726)
(10723)
(10654)
(9631)
(9600)
学科
(97073)
经济(96972)
(84843)
(77370)
企业(77370)
管理(72122)
方法(34199)
业经(32599)
中国(31221)
(29147)
(28837)
(27261)
金融(27260)
地方(26453)
(25298)
数学(25282)
银行(25282)
数学方法(25037)
(24665)
(21647)
农业(21155)
(20620)
财务(20587)
(20574)
财务管理(20558)
贸易(20555)
技术(20322)
(20041)
企业财务(19474)
理论(17325)
机构
学院(292550)
大学(285660)
(126973)
经济(124446)
管理(114280)
研究(97964)
理学(96283)
理学院(95214)
管理学(93919)
管理学院(93366)
中国(83427)
(61217)
(60749)
科学(56657)
(49446)
(47254)
(47096)
财经(46922)
中心(46339)
研究所(43928)
(42390)
北京(38768)
经济学(38501)
业大(38457)
(38324)
(37008)
师范(36664)
农业(36496)
(35059)
经济学院(34758)
基金
项目(182007)
科学(145903)
研究(137706)
基金(132090)
(112867)
国家(111754)
科学基金(98020)
社会(90109)
社会科(85632)
社会科学(85616)
(73297)
基金项目(69337)
教育(61419)
自然(60322)
(59305)
自然科(58996)
自然科学(58982)
自然科学基金(57995)
编号(56095)
资助(53177)
成果(45123)
(44729)
(41494)
重点(40756)
(39554)
(39003)
课题(38599)
创新(37946)
国家社会(37408)
发展(36938)
期刊
(153499)
经济(153499)
研究(91018)
中国(64748)
(50002)
管理(49336)
(45580)
(42022)
金融(42022)
科学(38959)
学报(38694)
农业(30738)
教育(30687)
大学(30497)
学学(28777)
技术(28155)
业经(26965)
财经(24261)
经济研究(23593)
(21060)
问题(19674)
(18196)
(18159)
技术经济(17375)
国际(16465)
世界(15220)
现代(14967)
商业(14709)
经济管理(13712)
科技(13399)
共检索到4724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晓红  刘伟巍  
本文利用中国2001至2012年的制造业数据,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在外资企业知识溢出效应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只有当区域金融效率超过一个临界值后,当地内资企业才能获取外资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相反,金融深度的加深会降低当地企业吸收外资知识溢出的能力,由此反映出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现状。另外,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吸收外资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能力更容易受到当地金融发展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云  孙林岩  
对于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现有的研究侧重于转移成熟技术方面,而外资企业自身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研究尚属新的课题。该文首先从技术创新、外部性和机制体制角度界定溢出效应的内涵,然后详细分析了各种溢出效应,最后讨论了增强外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以及有效利用的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又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进步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发展起步比较晚,因此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与外资企业的产业技术方面的合作促进我国产业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我国的后发优势。本文主要研究了外资企业产生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外资企业技术溢出以促进我国产业技术进步的几个对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少东  徐宗玲  李非  
在对公司绩效的研究中,大多采用产业组织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认为产业结构、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是决定公司绩效的基本因素,而忽视了制度环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从新制度理论的视角研究区域制度发展对外资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对分布于40个城市的675家台商5年的纵向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制度发展水平对大陆台商的绩效水平和台商间的绩效差异都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本文认为,在转型经济中,一方面,制度在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制度发展有助于台商绩效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市场日益规范,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由于台商自身竞争优势和管理当地制度环境能力的差异,大陆台商之间的绩效差异日趋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淑英  张水娟  王文坡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以传统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研究框架,引入R&D投入作为新生产要素,将金融发展作为调节变量,利用计量经济学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内地30个省份2006-2015年R&D投入和区域创新能力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金融发展为调节变量,R&D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溢出效应;同时,在金融系统发展支持下,R&D人员投入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起消极作用,而R&D资金投入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加快金融系统发展,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有效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国文  
内部工程审计是企业监督辅助生产工程建设质量的一种有效措施。对内部工程审计外包的模式、组织方式、以及外资企业内部工程审计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通过某外资企业以工程审计合作外包形式进行专项审计、建筑与装饰工程审计、安装工程审计的实际应用分析,表明企业内部工程审计合作外包不但对控制工程维修成本,提高企业内部经济效率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国歌  邓峰  王一飞  向仙虹  
文章在测度数字经济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该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通过偏微分分解发现,在科研人员溢出空间权重矩阵下,直接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科研资本溢出空间权重矩阵下,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直接效应的影响不显著。拓展性分析显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U”型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涛涛  白晓晴  
为了深入探索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产生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要素,本文针对反映行业特征的四类指标形式进行了系统化的辨析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用于反映行业内"内外资企业的能力差距"这一行业特征的"相对差距型"指标,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指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准确性。这一结论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FDI溢出效应领域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有效的政策制定提供了一个具有操作性的监控指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威  吴宏  
本文通过对内外资企业生产及研发合作中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内外资企业间的生产与研发合作,是影响FDI技术溢出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不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下,内资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大小会对FDI的技术溢出和行业产量产生影响;而在合作研发条件下,内外资企业合作生产所产生的FDI技术溢出量和行业产量,均比不进行合作生产时要大。在内外资企业生产及研发合作时,外资企业为追求更高收益,会选择与其技术差距更大的内资企业合作,而内资企业则希望通过缩小技术差距获益。因此,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内外资企业的生产与研发合作,以提高FDI的技术溢出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林  李维邦  
本文采用全国1895个县(市)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从空间关联视角实证检验了县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以及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在县域内和县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县域金融发展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地理上相邻或相近的县域具有相似的金融发展水平,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周边县域金融发展水平具有促进作用。空间关联视角下政府干预对县域金融发展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其中政府干预对本县域金融发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而财政分权条件下政府之间的竞争使政府干预对其他县域金融发展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鹤丹  韩晓琳  
在区域创新网络中,企业主要利用知识溢出这一重要途径对外部知识进行获取,促进企业知识的持续性创新。文章在对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溢出的来源与渠道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知识溢出的平衡机制进行探究,进而提出通过完善与商业秘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建立各种防范机制来保障知识溢出的均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鸣  段梅  陈福生  
从我国金融发展中的银行业发展、股票市场发展和保险业发展三个方面,依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考察了1993~2010年间我国金融发展与外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外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显著影响,但以银行存贷款余额、股票总市值和保费收入所代表的银行体系、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对外资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雪  吴福象  竺李乐  
基于中国2006—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发展水平、知识溢出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全国样本中,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说明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省份之间的知识溢出都是地区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推动知识溢出的创新促进作用。分样本中,一方面,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东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和知识溢出对其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而中西部地区的这种效应却不明显。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知识溢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效应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却不存在。为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在推进互联网发展时,也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禀赋条件实行差异化的互联网创新战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学勤  
产业的发展和动态演进与知识溢出密不可分。不同的知识溢出方式对产业聚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面板数据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产业发展效应不是通过专业化和多样化效应,而是通过波特效应即竞争效应体现出来。竞争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产业向发达地区的转移,从而加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明确区域间产业分工的布局,改善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方式,提升企业知识水平和吸收能力来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岑  张彩云  沈扬扬  
工资作为劳动报酬的主要组成部分,缩小企业间工资差距是从初次分配领域着手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就FDI技术溢出对我国内外资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将FDI的水平溢出效应和垂直溢出效应对东道国企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纳入统一理论框架,从而得出若干可供检验的理论假说和推论。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工资分解结果表明,水平溢出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对内外资企业间工资差距的作用均由扩大变成缩小,后向关联效应虽然对工资差距的贡献依旧为正,但贡献度已大幅下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FDI技术溢出有助于强化生产率对企业工资的提升作用,但来自非港澳台地区FDI后向关联效应通过影响企业生产率水平进而提高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路径并不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如何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升共同富裕的水平有所启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