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03)
2023(21161)
2022(18185)
2021(16941)
2020(14369)
2019(33156)
2018(32865)
2017(63356)
2016(34476)
2015(39010)
2014(39181)
2013(38757)
2012(36109)
2011(32697)
2010(33191)
2009(31070)
2008(30316)
2007(27120)
2006(23986)
2005(21873)
作者
(101438)
(84377)
(83888)
(79793)
(53626)
(40565)
(38475)
(33154)
(32127)
(30270)
(28598)
(28435)
(26872)
(26858)
(26173)
(26155)
(25260)
(24952)
(24282)
(24154)
(21177)
(20891)
(20530)
(19271)
(19117)
(18833)
(18829)
(18808)
(17169)
(16865)
学科
(144209)
经济(144048)
管理(97360)
(94997)
(76514)
企业(76514)
方法(62435)
数学(54375)
数学方法(53700)
中国(43963)
(40128)
(37849)
地方(34354)
业经(31945)
(31056)
(31049)
金融(31045)
银行(30988)
(30468)
(29782)
(29634)
农业(27273)
(26788)
贸易(26767)
(25939)
(23611)
财务(23520)
财务管理(23462)
理论(22843)
企业财务(22265)
机构
大学(494738)
学院(493523)
(199811)
经济(195340)
管理(189289)
研究(170393)
理学(162299)
理学院(160389)
管理学(157402)
管理学院(156511)
中国(132984)
(106733)
科学(105359)
(94836)
(87276)
(83287)
研究所(79074)
中心(78667)
财经(74722)
(74375)
业大(73166)
北京(68240)
(67673)
(65977)
师范(65329)
农业(65005)
(61637)
(60658)
经济学(60414)
财经大学(55325)
基金
项目(326149)
科学(254821)
研究(237516)
基金(234459)
(204658)
国家(202933)
科学基金(172912)
社会(147897)
社会科(140073)
社会科学(140035)
(127806)
基金项目(123661)
自然(112454)
自然科(109792)
自然科学(109761)
教育(109562)
(107833)
自然科学基金(107774)
资助(97988)
编号(97888)
成果(80459)
重点(73595)
(71908)
(71721)
课题(67905)
(66881)
科研(62526)
创新(62474)
教育部(61009)
大学(60388)
期刊
(222467)
经济(222467)
研究(147935)
中国(99130)
学报(78875)
(75826)
(72774)
科学(71515)
管理(69497)
大学(59357)
学学(55666)
(55495)
金融(55495)
教育(55450)
农业(51449)
技术(43402)
业经(36682)
财经(36454)
经济研究(35547)
(31200)
问题(29271)
(26743)
图书(25988)
理论(24210)
技术经济(24119)
统计(23610)
(23276)
(22630)
科技(22405)
商业(22371)
共检索到746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光谱  
文章利用1995年到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的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信贷数量的扩张,而东部经济增长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浩瀚  徐娟  
本文利用泰尔指数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的地域间差异长期主导着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整体差异,而地域内差异在近年来有所上升。基于东中西部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协整理论和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实证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互动影响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新生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本文通过构建反映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指标,并基于全国1980-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划分出三类经济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收敛法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别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依据经济增长的收敛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成收敛趋势,但是东中西各个区域发展依然存在差异,同时产业结构、投资率、对外贸易、就业,特别是产业结构是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今后的对策是:继续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步伐,缩小地区差距;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内需;注重政府支出效率,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田祥宇  
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我国31个省1978—2009年数据的面板模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东、中、西部划分标准,采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分别对这三个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不论在东部、中部还是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接下来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宏  汪洪波  
本文采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转型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如何受到社会资本水平的制约。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构成不完善制度的有效替代,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发展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善,但社会资本与非正规金融的交互效应降低了非正规金融对收入分配的不利影响,并且制度越不完善,这种效应所起的作用越强。因此,应该注重培育与维护社会资本的健康发展,深化金融发展,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方浩  梅洪常  
选取2009—2014年中国中西部19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分析中西部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人消费需求增长已经成为中西部城镇化进程中碳排放的主要来源;(2)中部得益于产业结构优化,其城镇化对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西部地区,进一步验证了城镇化水平越高,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就越强;(3)中部地区的碳排放强度高于西部地区,主要是因为中部地区人口生产和生活过于集聚,导致对能源的巨大消费需求。针对中西部未来的城镇化发展,文章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朱博  
本文基于200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城镇化率、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和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缩小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社会资本对理解转轨情境下的当代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十分重要。采用中国东、中和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中国转轨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社会资本、金融发展及其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正规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发展的联合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非正规金融与社会资本的联合效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制度越完善,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因此,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社会资本结构优化和平衡,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绳周  
运用1980—2004年间相应经济指标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更多的依靠信贷规模扩张来推动经济增长,而东部地区更多的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旭  姜颖  张彤进  
文章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个区域,并将银行信贷分为中长期信贷和短期信贷,采用2005到2011年各区域的银行信贷数据、GDP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总体上中西部银行信贷对中西部GDP增长的贡献度要大于东部银行信贷对东部GDP的贡献度;中长期信贷对中西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东部,而短期贷款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高于中西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珂  
文章使用2006年-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指标和金融发展指标,分析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短期时滞,但越来越重要。在对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时,考虑到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本文将各地区划分成经济发展水平高、中等、和低三组分别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某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金融发展才会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门槛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冉光和  李敬  熊德平  温涛  
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厘清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本文基于中国东部和西部的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纠正模型,对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明显差异: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区域条件约束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无稳定一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敬水  赵倩倩  
文章界定了收入分配公平的内涵,从初次分配公平和再分配公平两大方面构建了分配公平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的测度方法,基于1985~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面板数据,对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初次分配公平度大于再分配公平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收入分配总体上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初次分配处于比较公平状态、再分配处于相对公平状态,中部地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依次处于非常公平和比较公平状态。从三大地区比较看,收入分配公平度总体上相差较小。其中初次分配公平度和再分配公平度,中部地区相对较高,东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敬水  赵倩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